小公司里有条宽大的路

时间:2022-09-13 08:18:23

小公司里有条宽大的路

刚踏入社会的职场新人有谁不意气风发,一心想往高处走?几年的大学生活为他们构造了坚实的知识结构,也打造了他们由内而外的“狂傲”。然而,社会并不像学校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大公司里工作,听着豪气,看着风光,可是却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在大公司里工作,有些人甚至被大公司束缚了手脚。当你也遭遇到这种无奈的时候,奉劝你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到小公司里实现自己的抱负吧,因为在机制灵活的小公司里也有条宽大的成功路。

你为什么选择小公司?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新人都愿意放弃大公司,屈就于小公司,对此他们当然有自己的理由―――

宁当“鸡头”不做“凤尾”

有事发生:明轩刚毕业时和许多同学一样,一心想进名气响、薪水高的大公司。几番打拼过后,同学们有的进了微软,有的进了中国电信、海尔、联想这样的大型企业。偏偏自己事与愿违,在这些大公司的招聘中铩羽而归。最后明轩无奈进入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医药保健品公司,成了市场推广部的一员。

这家公司属于那种高新科学技术的朝阳产业,规模不大,但是发展前景不错。明轩的名校学历背景,深得老板的器重和同事的青睐,他也不负众望,凭着出色的表达能力和新奇的创意,成功地把公司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推向了本地的消费市场。第一次新产品成功的推广,使他在该公司的市场部给自己找到了个满意的位置,他被老板提升为该产品的品牌经理。接下来的日子里,明轩又负责了整个产品在国内的销售工作,在他的努力下,该产品在国内同类保健品市场上的占有率始终名列前茅。

进入公司的三年后,公司就成功上市了。明轩作为公司开创时期的元老功臣之一,分得了不少的公司股份,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而他的那些同学尽管进入了大公司却都难有作为,当他开着自己的帕萨特去参加大学同学的聚会时,引来了不少羡慕眼光。至于他的职业地位,也在这短短三年里,从一名普通职员升到了公司的副总经理。由于参与了很多公司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事务,使他又具有了不少管理方面的经验。现在的明轩,成了猎头眼中炙手可热的精英人物。经过对自己职业人生的经验总结,明轩知道他的选择很正确。

如果小公司有不错的行业背景和发展潜力,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选择这样的小公司,往往可以让自己和企业共同前进,最后成为“双赢”的结局。

在大公司里,总是优秀人才的集中地,如果不是特别的优秀,总难以脱颖而出。在小公司里,有着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往往更有机会独当一面,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提高自身的能力。经过这样的锻炼和考验后,个人职业综合素质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满足更高层次管理职位的需求,就像明轩一样,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在小公司里的职业发展线路也可以成就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且,伴随着公司成长的人才,为公司发展作出贡献的员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重视和重用的。

天高才能任鸟飞

有事发生:毕业于上海某知名大学的晓飞,四年学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后通过层层筛选和面试得以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半年时间就用自己的工作成绩使得上司对他嘉奖有加。但是国企的业务和技术操作都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对于已经在工作上驾轻就熟的晓飞来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就不能够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和对专业技术的实践的要求了。他希望可以多做一点事,想来这可是一件好事啊。

其实不然,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岗位的设置有它的一些不足之处,每个人都是死死地钉在一个地方,不能越雷池半步,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领导的忠诚。如果超越了自己被设定的范围,那么不仅上司不会满意,认为你不安分做好自己的事,还会招来周围异样的目光:“你这小子,是有意讨好上司还是抢我饭碗?!”晓飞在一两次失败的尝试后就发现了这样的“怪圈”。

万般不解与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放弃这份工作,跳槽到一家小公司,并且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短短时间就成为公司的技术经理。当成功的他向同事传授经验时,只说了一句:“天高才能任鸟飞!”在晓飞眼里,虽然大公司可以增加自己的见识,但小公司更能锻炼他的能力。

在大公司做一个小人物,无疑是尴尬的:首先,你是个新人,若处处争强难免被认为急功冒进,即使做好了工作也难得到同事友谊;其次,大公司部门分工比较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职责,一旦跨越本职工作,常常会吃力反倒不讨好;最后,有些大企业僵化的管理观念拒绝接受革新,让想一展鸿图的新人无法开展工作。

若你正处在这样境地,最忌讳的就是怨天尤人,总是抱怨工作的员工是最不受老板喜欢的,无论最后结果是你炒他还是被他炒,都不要指望他会在你的工作评价表和推荐书上写赞扬的话。你要做的是充分利用时间充电学习,在你掌握了足够多的经验后,工作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老板自然会重视你―――即使不被重视,学到的这些东西在你跳槽后开展新工作也会起到莫大作用。

晋升不用论资排辈

阿彩从那所著名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来到这家报社做记者,一开始也是不乏雄心壮志的。这是本地最大的一份报纸。但是阿彩从报到那天起,却一直在社会版的一个小角落里无声无息地坐着。报纸规模大,校对也有专人负责,旁人插不上手。别的同事都忙,部门主任也没有给她派什么具体的任务,他只是在阿彩报到后的第一次部门会上向众人介绍了一下阿彩。叮嘱她“要多跟各位前辈学”,然后就很少露面。于是阿彩每天的工作就是拆阅读者来信并回信。

三个月后,阿彩仍然被主任教导熟悉报社情况,她终于意识到自己被上司和同事当成了不存在。怎么办?原来报社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论资排辈,没商量。早来一两年的都是“前辈”,晋升不是用业绩来衡量,而是由工作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经过慎重考虑,阿彩辞掉了这份工作,到一家创意文化小公司应聘连名气都没有的布艺杂志的编辑,很多朋友都弄不明白,有人还讥笑她一定是脑子里进了半桶水,晃糊涂了。但阿彩觉得趁着公司人员不多,各种规章制度也都还不全面,正是她脱颖而出的好机会。

如阿彩所愿,没过多久,老总就郑重地宣布:“下一期杂志,由阿彩担当执行主编。”做了执行主编后,阿彩整天都在磨刀磨枪地兴奋着。她要研究掌握前几期杂志,要进一步熟悉布艺行业,还要不停地从时尚刊物中寻找灵感和素材。对她来说,那段时间,半夜三更独守公司的电脑已是家常便饭。当她做执行主编的第一期杂志出来了,图案精美,文章传神,连排版和印刷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老总捧着杂志如获至宝,对阿彩下达任命,下一期执行主编的位置她又坐稳了。

大学生求职时普遍存在一种心态:希望去大公司工作,比较看重“福利好、培训机会多”,可大公司组织庞大,繁文缛节也比较多,运作不如小公司灵活。新进员工必须从最底层的工作岗位做起,竞争对手众多且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所以,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很难。而小公司则可以让你在“身兼数职”的打拼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进小公司工作,个人的发展空间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大公司的招牌可以让人的履历闪闪发光,小公司没有这种优势所在,但不要有自卑情结。不要在大公司工作的人面前自觉低人一等。对方可能在大机器里做一个小齿轮,而你已经位高权重了。

小公司之生存调查

“秋水伊人”发帖:

我原本就是抱着当领导的想法进了那家私人旅游公司的,但是,我应聘的是导游,每天要做的工作却是门市接待,老板解释说,这里都是身兼数职的,但更让我恼火的是,连收发传真、订外卖,打扫经理室的工作都落到了我头上。拜托,我学的是国际旅游,为什么来为这些“无用功”忙得四脚朝天?我一气之下辞职了。

精彩回帖:拜托,你是公司的职员,自然老板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了!你不满意?那么你去大公司,那里分工自然是明确的,只需要在前人所建立的框架里行事。你大可以拿着《分工条例》对不合理的要求鼻孔朝天,但是你进的是小公司耶!很多框架是不固定的,都是由老板说了算的,在他看来,新人不多做谁做?

心态指南:同舟共济。小公司往往在创业阶段头绪多、事情多,作为员工应事无巨细地都要做,甚至身兼数职成为一个“多面手”,对此,不要抱怨,也不要委屈,在看待或处理问题时要以“合伙人”的角度对待,给老板“同舟共济”的感觉。

“碧螺春”发帖:

我求职时把定位放在了旅游文案上,进的是某家旅游传播公司,给旅游项目做策划,但是试用期过后,我发现别的员工的底薪都是800,而我只有500,别的员工出差补贴是报销房费的60%,我只给报40%,而最近一连几个文案都是我主笔,为此我还自己掏腰包请客吃饭贴进去很多钱,我觉得不公平。跟老板说老板总是说知道了,会考虑的,我感觉老板是在和我“打太极”,一气之下,我就开始钻空子,迟到、早退、请假……到后来和老板“相看两厌”,于是拜拜。

精彩回帖:你可真幼稚,老板不给你好处你就和他对着干?和上司斤斤计较,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老板也有他的难处,僧多粥少,但老板不是瞎子,在创业期建立的感情,每位老板都会在今后以补偿或论功行赏的方式进行的!当时你如果坚持下去,说不定现在已经是比较出色的文案了!

心态指南:自觉自律。小公司在管理方法,操作规程等方面肯定不尽人意。如经常性加班、没有出差补贴。在此情况下,作为员工不能太计较或钻空子,而应予体谅,积极主动工作,自觉自律地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把自身的经验、能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邦德女郎”发帖:

我最新丢的一份工作,是因为在那家小公司呆下去非变成神经病不可,上司老问我“某某是不是刁难过你?”心无城府的我就说没有,过了几天,“某某”找到我,一脸烦恼地诉苦:“求求你,如果老板问我,你就说我不好,不要说我对你怎么好,人家会以为我们拉帮结派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发现午饭时候,上司总是让同事们轮流给他带外卖,但是从来没见他给过钱,这天轮到我带外卖,偏偏我没带钱,只好开口要,上司的脸色明显不悦,搞得我手里本来想报销的差旅单子都不敢递上去,拖到后来忘记了,月末做帐的时候,财务部发现账目核对不清我才报上去……

精彩回帖:人与人之间是有一堵无形的“墙”的,作为老板或员工都想长时间地合作,但由于这堵墙的存在往往“结婚不久便离婚”。这种现象在小公司里尤甚,因为平时与老板、同仁们经常接触,很容易从细节上来判断一个人。

心态指南:置之死地而后生。既然成为公司的一员,就应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乐观豁达的姿态去工作。不宜过多地猜疑或权衡,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要对与己无关的事说三道四等等。否则也容易造成老板对你的“不放心”。这样积累的经验教训对自己来说也是笔不小的财富。

上一篇:如果你真的累了,真的不想做 下一篇:比我小一岁的男友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