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肢体语言在初中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3 08:01:55

浅析肢体语言在初中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

人的五根手指有长有短,班上学生的表现有好有后进。对于后进生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棘手但同时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初中的后进生教育。初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阶段。说其重要是因为这是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刚开始树立的时期,我们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时的教育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未来。说其特殊,是因为此时的学生既不同于可以用灌米汤或是小小的吓唬等方式就能听从教师的小学生,也有别于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信任教师的高中生。这些后进生大多是活泼、自我表现力很强,纪律性不强,学习不感兴趣,是非荣辱界限模糊的孩子,他们的一些表现让教师啼笑皆非,甚至忍无可忍。但我们又不能抛弃他们。那么怎么才能改变这些后进生呢?我认为正确的、恰到好处的利用肢体语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研究指出,情感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表情动作,这说明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语言来传达。而“非语言的体态语言”就是通常说的肢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它具有直观性、真实性、多样性、客观性、夸张性等特点。它会产生视觉、感觉和触觉等多种效果,让人处于一种积极地、兴奋地状态。下面谈谈肢体语言对转化后进生的意义。

一、肢体语言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构建和谐氛围

很多时候,我们一提到后进生,脸上表情或是无奈或是漠视或是气愤,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成绩,给教师脸上抹黑,自然而然的对待后进生,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了,这样教师不愿看他们,他们不喜欢教师,彼此关系疏远、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和谐相处是很难的,如果我们能利用肢体语言,让我们教师的架子放低一点,脸阳光一点,笑容甜美一点,声音柔和一点,就可以改变这种局势,平时有时间和学生打成一片,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运动做游戏,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摸他们的头,刮他们的鼻子,拉他们的手,拍他们的肩膀,对他们做鬼脸,向他们适当的撒撒娇、受伤时或搀扶或跑腿等等,这些看似普通、微不足道的举动其实大有作用,在这简单的接触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喜爱和关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对你设防,愿意靠近你,和你交流,因为在他们心中,你不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而是没有架子的、和蔼可亲的、和他们平起平坐的朋友,他们也可以像你一样的无所顾虑地看你,笑你,打闹你,在这样的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里,这些学生能体会到来自教师的爱,这样师生之间感受到的不仅是彼此的温度、笑容、快乐,还有彼此心灵上的亲近、共鸣,心里距离缩短了,关系融洽了,在这样一种愉悦的、健康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岂不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吗?

由此看来,肢体语言可以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和关心,可以改善以前师生间紧张的关系,制造融洽、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肢体语言让后进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自信

作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毫无疑问的,而由于每个学生的禀赋天资、学习基础、用心程度等不同,他们平时的表现、学习成绩是不相同的,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后进生各有所长,如果教师靠平时的观察分析,对每个后进生的特性、长处了然于心,并且及时让他们展示,那效果是非同小可的,有时甚至可以成为他们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因为作为学生都想得到教师的亲睐,认可,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仔细留意,会发现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有些后进生不肯参与课堂学习讨论。有些虽参与了,但却是哗众取宠,引起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不参与有的时候是他们的确不会,但很多时候却是不敢,原因是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担心被其他学生嘲笑,从而伤害其尊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的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尊严,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自己的、学生的肢体语言呵护学生敏感的心灵,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根据不同的课型,让学生借助于肢体语言将内容直观化,便于认知、理解、接受。在讲析散文时,可以让那些喜欢讲话的学生朗读课文的精彩部分,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表现作者的爱与憎,再现流淌在文中的情感;讲析小说时则让那些手脚比较好动的学生上台表演一些动作性很强的细节,增强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就可以让学生演示;欣赏诗词时,则可让那些有绘画爱好的学生借助于颜料彩笔将内容具体化,如课外资料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十二个意象则可让有美术天赋的学生好好地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对于学生的种种表现,教师一定要做适当的点评,尽量肯定、鼓励,或微笑,点头肯定,或用眼神鼓励,或是摇头,停下来做思考状,然后与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师生肢体语言的交流,这些后进生能够在众人面前得到教师的认可,那种高兴,自信会自然而然的洋溢在脸上。毋容置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后进生的一些肢体语言难免会引起同学的哄笑,此时教师要灵活运用手势、眼神、语言等阻止其他同学,保护这些后进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让他们大胆的展示自我。

由此看来,师生间的肢体语言:简单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眼神,一表情,一手势不仅让他们展示教师上课的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是让他们展示了自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激发了他们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学习兴趣,体会到做人的快乐,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

关心后进生,就要让他们在充满爱的、轻松的、平等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们教师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师生的肢体语言,就可以营造这样的环境,这样,过去让我们头疼的后进生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而师生间的步调就会逐渐一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学成绩将会更上一个台阶,而人格魅力将会散发出更迷人的光辉。这是双赢的手段,我们何乐不为呢?

(作者单位:416400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

上一篇: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下一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