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第12期

时间:2022-09-13 07:15:35

孙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协和医院医务处副处长

医疗专长:擅长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特别是糖尿病足)的治疗。在甲状腺疾病、脂代谢疾病和痛风等各种内分泌代谢病诊疗方面亦有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问:我父亲最近因脚趾痛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痛风。我很纳闷,父亲平时身体一直不错,怎么会得痛风的?

孙晖: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疾病。在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叫尿酸。尿酸在人体里没有什么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1/3由大肠排出。各种原因导致的尿酸生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就会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痛风。如治疗不彻底,痛风反复发作,会导致关节肿大、变形、僵硬,肾结石,痛风性肾功能衰竭,痛风性冠心病等多种。你父亲已被确诊为痛风,应立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莫耽搁。

问:我最近参加了一次体检,化验报告提示血尿酸高。听人说,尿酸高就是痛风,是这样吗?

孙晖:血尿酸高并不等于患了痛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若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中被发现有血尿酸水平升高(男性>420微摩/升,女性>360微摩/升),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不算痛风。痛风是由于长期存在高尿酸血症,导致人体组织与器官发生病变并出现相应症状,如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等。可以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很难预测高尿酸血症是否或何时会转变为痛风。

需要提醒的是,单纯高尿酸血症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并不代表人体组织与器官未受到尿酸盐沉积的影响,只是目前这种影响还比较轻微。一般地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久,患痛风的机会就越大。检测血尿酸水平对痛风的早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现在患痛风的人越来越多,不知哪些人比较容易患痛风?

孙晖:长期嗜肉,有饮酒习惯,患有肾结石、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有痛风家族史者,属于痛风的高危人群,应主动去医院做有关痛风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问:听人说,患了痛风以后,需要忌口的东西很多,是这样吗?不知生活上还需注意什么?

孙晖:痛风在西方被称为“帝王病”。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它是一种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同时,痛风也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饮食起居调理对控制病情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要求如下:①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急性期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以牛奶、鸡蛋、谷类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缓解期可正常平衡膳食,但禁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肉类、豆类等。②戒酒,尤其是啤酒。③多吃细粮,少吃粗粮。细粮含嘌呤少,痛风病人应多吃细粮,如精白大米、精白面、精制挂面、白面包及饼干等。粗粮(如玉米、小米、高粱、黑面粉、糙米、中熟米、荞麦、燕麦、山芋等)的嘌呤含量大大高于细粮,痛风患者应限制食用。④多食碱性食物,如蔬菜、土豆、奶类、柑桔、西瓜等。⑤多喝水,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出。⑥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冷、受湿、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⑦保持理想体重。

问:我舅舅几天前因膝盖肿痛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痛风,医生给他开了点消炎药,现在好多了。不知接下来该怎么治疗?需要再吃药吗?

孙晖:痛风分急性期和缓解期两个阶段,治疗方法有所差异。急性期以止痛、缓解症状为主;缓解期以降低尿酸、防止复发为主。

急性期的治疗越早越好,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需要提醒的是,痛风属于无菌性炎症,抗生素作用不大,且如果应用了不合适的抗生素,反而会加重病情。

缓解期主要应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如丙磺舒、苯溴马隆等)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如别嘌呤醇)。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肝肾功能、尿尿酸排泄量等)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上一篇:黄斑变性 第12期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