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9-13 06:58:19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公路路基的施工作为公路建设施工中一项较为重要的环节,其施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期施工中路面的稳定性及公路的施工周期。软土路基是公路路基施工中较为困难的路基情况。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公路受到的压力,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抗压性以及耐久性。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尽管在设计时就对软土地基尽可能进行了规避,但是有时仍不可避免地遇到软土地基,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公路质量不合格,出现路基沉降过大,导致路面坍陷,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加强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是十分必要的。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的主要是由有机质土、孔隙较大的泥炭、松软土以及松散砂土等形成的土层结构,在这些土层结构中,主要包含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所以,这就使得软土地基固结慢、变形大、强度低。软土地基较大的含水量,使得施工标准达不到应有的压实要求和技术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稳定性与承载力的问题;其次,沉降问题;最后,另外,还有可能发生基坑渗水、管涌等现象,进而破坏到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在路面和桥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性质是各不相同的,通常情况下,会因地而异、因层而异,造成极大的不可预见性。所以,在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施工,一旦疏忽,就有可能发生不必要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如:在了解是软土地基的情况下,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在进行施工前的勘查中,落实不到位,对于相关的调查不详细,数据也缺乏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后期的设计问题;施工不当,措施不当,路堤失稳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预期的效果。

二、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

1、地基换填土法

(1)开挖法分析

软土地基的地质结构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极不稳定性,且地基路段的厚度较小,一般可以采用人工开挖作业的方法。在软土地基开挖施工中,基地的坡脚位置要保持软土的清洁性,以强化地基的强度。并将坡脚范围做成规则的阶梯状,以便于后期的良好土质的回填施工。在对于较大收缩性的软土地基施工中,需要在路基与软土层之间修筑一道护坡,以隔开路堤与软土层。同时,在处理极为疏松的软土地基时,可以在路基之外修筑一条便道,供人工开挖或机械作业,以清理地基坡脚残余的软土。

(2)填筑和压实的施工技术

在填筑施工中,要特别注重填筑的充实性和渗水问题。据此,施工中,要基于地基状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一边开挖一边换填的方法,也就是挖与填的施工是跟进式的;而先地基开挖处理后填筑的施工方法,也广泛运用于填筑施工之中。同时,在施工处理的过程中,要做好排水工作,构建完善的排水系统,以防止过量积水而导致地基受腐蚀。并且,填筑的砂质多以砂乐土为主,提高改善后的地基强度。

2、排水固结法

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排水,具体有两种措施。首先,对于含水量较少的软土,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热化处理,将土体中的水分排除,进而提高土层的固结程度,加强土层的自身强度,其施工方法简便,但是限制较大,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层作用不大。其次,在软土路基中加入排水管道,并在土层上部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土中过量的水分“挤”出来,通过排水管道逐渐排除,从而减小土壤的空隙比,使得软土地基固结变形,强度得到加强。这种施工方法必须关注两个部分,即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排水系统的构建可以通过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来实现。目前,通常使用织物袋装砂井,成本较低、施工简单、排水效果也较好。塑料排水板是在软土层插入塑料排水板作为渗水的通道,可以有效地加快排水的速度。加压系统较为常见的是在软土上进行预压。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预先对软土施加压力,使其沉降,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施加的压力可以与公路通车后的承载能力相同,也可以适当超出。对于黏土层较薄或者浅层土可以用单独堆载的方法。

3、砂垫层法

公路路基施工中的砂垫层的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排水,因此施工中最好选用粗砂进行施工填筑,砂粒径小于0.074毫米的砂的含量不应该超过15%的含量。应首先由测量组精确放出砂垫层的精确边界在进行适当的灌注。同时应把路基的沉降量考虑在内。施工的初步宽度要做好。防止路基沉降之后导致路基的宽度不到标准。在沿线用盛满沙子的编织袋排好做成挡砂堤。挡沙堤的高度要控制在和砂垫层的高度保持一致。在沙堤的外部设置相同的斜坡保证汽车卸砂时能够准确到位。同时使用推土机进行配合平整,施工工程中应做好相应的检测,每隔2到3米设置一个检测站进行及时检测。砂垫层的厚度控制上要控制好松铺系数,其松铺系数应该控制在1.10为最好。

4、机械夯实法

在对软土路基的土层进行处理和强化时,机械碾压和夯实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主要是利用压路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碾压和夯实,进一步提升土层的强度和抗压能力。但是,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成本,并且对于地形条件和施工环境的要求较高,对工程的限制较大,适用范围较小。

5、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指通过在土层中注浆来加固地基。采用高压设备,将黏度较大的泥浆或可以实现固化的浆液注入软土层中,对土体的物理性质进行改善,当浆液凝固时,会连带周围的土体共同凝结,从而实现加固地基的效果。一般常用的浆液是水泥浆,适用深层搅拌机,在软土路基深处对软土和水泥浆进行搅拌,凝固后地基的强度得到提高。

6、化学加固法

指根据施工地区的土壤特性,在土层中加入适当的化学物质,对土体进行催化,通过发生的化学反应,使土体相互黏结在一起,从而改善土层的整体性质,实现强化土层承载能力的最终目的。

7、抛石挤於法

在鱼塘和常年积水的洼地可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进行施工。主要使用在软土的厚度较薄,软土的表面没有硬壳的地方,厚度4m以下的软土,片石能沉到水底的泥沼就可采用抛石挤淤法。向路基底部抛投下一定数量的片状石块,将淤泥挤压出基底的范围,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这是抛石挤淤法经常使用的手段。对于施工中出现的积水可以使用水泵或自然排水方法将处理范围内的地表水抽排入自然排水体系内,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围堰的方法进行排水。同时要做好挖换范围内的排水沟和节水沟设施。可以使用挖掘机自另一端或两端向中间挖除上部3米的软土以避免再次积水,将土运到指定的弃土场内。

8、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在化学注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一种源于日本的用于加固松软土体的技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我国引进。这种加固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利用一定的钻孔设备如钻机等先钻至规划的深度,然后利用由特别喷嘴(安装在钻杆的一端)在高压作用下喷出的水泥浆液喷射流切割搅动土体,于此同时控制钻杆随着旋转而不断的上升;在水泥浆与土粒混合凝固硬化后最终形成一个均匀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圆柱状水泥土固结体,从而实现对地基的加固处理以及止水防渗的目的。

结束语

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不可或缺的施工环节,在公路施工当中遇到软土地基处理时我们可以选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具体到实际情况中如何选择还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选择,要结合实际选择最适当的、最科学的、最先进的、同时也是经济效益最高的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淑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2]李飞.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2(05)

[3]潘献文.浅析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2,(06).

上一篇:关于对湍河渡槽槽身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的... 下一篇: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