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看待多动症?

时间:2022-09-13 04:00:06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家宝宝特别活泼好动,一刻也停不下来,即使说教了也收效甚微,许多家长会下意识地担心他是不是患有多动症。那么,什么是多动症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

什么是多动症?

近年来,多动症似乎成为了一个“时髦”的疾病,似乎只要孩子调皮捣蛋,就很容易被扣上多动症的帽子。其实,这个概念被夸大了,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为ADHD。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非常复杂,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被认为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疾病模式。此外,孩子的营养状况和精神心理状况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是关于保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做事持续时间方面的问题。患病的孩子通常会表现为冲动和过于活跃,他们会有焦虑、交往障碍和行为障碍,而年长的孩子则主要表现为下肢不断活动、坐立不安、手无目的地活动、说话冲动、健忘、动作不协调等,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侵犯性或对抗。

在患病的孩子中,大约20%的患儿有学习困难,约90%的患儿会有学习问题,40%的患儿到达青春期时会出现抑郁、焦虑和违拗。虽然活动过度的症状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但也有一些孩子会延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后,且需要持续治疗。此外,据相关资料估计,在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中,男孩是女孩的10倍,发病年龄多数发生在4岁之前,不迟于7岁。不过,也有一些孩子可能到了中学时期才会出现显著的症状。

哪些情况,需引起家长警惕?

那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该怎么确诊呢?一般来说,诊断的基础是相关症状出现的多少,出现的频率和严重性,由于医生在下诊断时依赖于观察者的判断,所以较为困难。也由此,提高观察者比如孩子的父母或者生活中照顾者的观察水准非常重要。因为许多症状并不是患儿所独有的,没有障碍的孩子也可能会有一种或多种症状。

通常,诊断一名孩子是否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是看他是否经常表现出以下14种症状中的8种及以上:

经常玩弄手和脚,或在座位上不断扭动。

当要求其坐在座位上时,他(她)很难保持在座位上。

很容易受外来刺激影响。

对游戏中的轮流次序,表现出不耐烦、不愿等候。

经常在问题问完以前就喊出答案。

不易听从他人的指示,即使明白意思而且也并不想有逆反做法。

在完成任务或活动时,很难保持注意力。

经常从一项未完成的任务中转移到另一项任务中。

很难安静地游戏。

经常过多地说话。

经常打断或插嘴他人的谈话。

经常表现出不听话。

经常在家或学校丢失玩具或活动用品。

经常不考虑后果地进行一些危险活动。

TIPS:顽皮≠多动症

虽然多动症的不少症状都与调皮捣蛋相似,但是它们并不等同。首先,爱捣蛋的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显得格外专注,不会被他人所干扰,而患有多动症的患儿在任何场合都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其次,顽皮孩子的许多捣蛋行为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当计划完成后他或许会变得乖乖听话,但是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行为往往没有目的性,冲动又杂乱无章;此外,顽皮的正常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当他处于一个严肃的环境,或者被他人教育提醒之后,会纠正自己的行为,不再惹是生非,而患有多动症的患儿则无法约束自己,他会忽视外界,继续我行我素。

多动症需要治疗吗?

当孩子被确诊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父母一定会很着急,孩子需要不需要治疗呢?我个人在临床上一直主张重视诊断,不轻易误诊,确诊后则应该使用药物治疗,但要严格监护、定期评价。同时,辅以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行为疗法),此外,家长培训、技能训练、特殊教育等综合治疗也必不可少。从治疗时间上来看,过去多采用短期治疗、间断治疗,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部分患儿的症状可持续多年,各种影响和损害也长期存在,因此目前认为此病应该长期治疗,并连续服药。

关于药物治疗,现一般采取精神兴奋药物,传统如苯丙胺、哌甲酯(利他林)及非中枢兴奋剂治疗。国内近年推荐托莫西汀(择思达)、哌甲酯控释片(专注达)同橐幌咧瘟埔┪铮ㄓ梅ㄗ褚街觯。

不过,单纯用药并不能根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因此除了用药之外,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支持和帮助也很重要,特别是父母,一定要去接受孩子的感情和状态,试着重建一个健康关系。那么作为父母,在生活中该怎么做呢?

适当降低要求:对于多动症的孩子,父母对他的要求不能太高,要符合实际,不苛求他同正常的孩子那样,只要他能将自己的多动行为控制在一个不太过分的范围内即算合格,刻意忽视,或者批评讽刺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相反还会损害他的自尊心,加重他产生不适当的行为,进一步加剧症状。

科学地引导:要进行正面引导,将孩子过多的精力及时地发挥出来。比如当孩子过分活跃时,可以和他一起参加户外活动,而当孩子逐渐安静下来后,再逐步培养他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此外,还要从小培养他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这能帮助他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给予自信心:如果孩子在自我管控与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父母应及时表扬、鼓励他,一方面可以强化和巩固孩子对管控的认知行为,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个孩子是否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该如何治疗……这些都是需要经过慎重评价和诊断后才能决定的,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良、不服管教、调皮捣蛋,因此感到焦虑、沮丧,进而怨恨自己孩子不争气,不负责任地片面 “诊断”孩子患有多动症,有时还采取严厉手段进行管教、惩罚,甚至打骂孩子,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对于孩子的一些异常行为,父母不能借“多动症”的名义推卸自己的教育责任,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的行为,要反省家庭或者社会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力,做到不随便扣帽子。

如果孩子已经被明确诊断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那么除了必要时考虑药物治疗外,社会、学校、家长都应配合医生实行社会心理干预,给予关怀、爱护、鼓励。目前市面上一些保健品宣传服用后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成绩,对此父母切不可急病乱投医,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的指导和治疗。

上一篇:5G网络的端到端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下一篇:诗礼银杏寿鸭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