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3 03:21:55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索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并检测其晨尿中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果 高血压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筛查,有利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U-mALB); 高血压; 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446.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1892年Viberti等用放射免疫试验发现尿中白蛋白排泄的增加率,可以预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肾病的发作。此时尿中总蛋白排泄正常,尿常规蛋白定性为阴性,而尿白蛋白却增加。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反应肾小球疾病和损伤的一个灵敏指标,早期检出,有其重要意义。对高血压、冠心病,对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分析,总结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使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无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疾病的60岁以下健康成年人58例,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58例作为对照组,经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65例(48-75岁),临床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65例(55-83岁)为试验组。留取各组人的晨尿,检测其中尿微量白蛋白含量。

1.2 仪器与方法 美国BECKMAN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留取患者晨尿2mL,新鲜、无混浊,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方法:免疫比浊法。

1.3 统计学分析 试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高血压,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采用t检验,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见表1。

表1各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统计

经统计学分析,健康成年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12.1±5.0)mg/L,健康老年人尿微量白蛋白(14.7±6.2)mg/L,经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合为对照组。用x2检验将高血压病组与冠心病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与高血压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健康老年人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与健康成年人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就检测结果来看,健康老年人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比健康成年人略高。据报道,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可以认为,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其血管的损伤几率亦增大。表1表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组尿中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其与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通透性及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改变有关。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虽然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升高,与其年龄及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关,但是此类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其尿中微量白蛋白的产生主要是微血管的病变所致。有文献指出,微量白蛋白尿是特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的一个综合指标[2]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显示,非糖尿病人的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如血压升高、心脏肥大、有害的代谢状态、吸烟、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内皮功能紊乱、急性和亚急性临床炎症等相关,因而微量白蛋白被认定为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综合指标。

由上可见,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早期检出,提示患者已有微血管病变,应预防其冠心病的发生,并且,及早对其肾脏采取早期的保护措施,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参考文献

[1] 陈仁涉.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机理、预后及治疗[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1997,18(4):156-158.

[2] padrnelli R,Dellomo G,Dibello V,et al.Microalbuminuria an integrated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J Hum Hypertens,2002,16(2):79-89.

上一篇: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 下一篇:高原地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