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与教学浅思

时间:2022-09-13 02:19:06

探究性实验与教学浅思

在化学教学中,探究实验是传授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探究实验的设置,有他自己独到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与动手能力,它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化学 探究实验 实验设计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高中化学实验主要分为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两种形式,其中探究实验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数量较多。在化学教学中,它是传授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探究实验的设置,有他自己独到的意义,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与动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动脑,让学生自主研习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可以使学生具体地认识物质的外部特征、物质变化的条件和规律,并能顺利形成概念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同时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要做好探究实验,充分发挥探究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而且“探究”的设置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怎样让探究与教学合二为一呢?

一、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节省更多的时间,我们往往把探究实验改成演示实验或者观看实验录像,实验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往往使我们读给学生,让他们记住,一次来应对各种实验性的题目,仅仅把学生当成一个做题的工具。灌输只是变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这样做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学生对化学失去了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所以,我们要摒弃以往传统灌输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设置探究性试验变成了关键的一步。

二、实验设计要具有探究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分成了演示和探究两种。也就说,有些是不必让学生进行探究的,那这两者如何界定呢?那便是实验本身要具有探究性。实验探究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从而在思维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实验设计要具有探究性是指:所设计的实验包含的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得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时,便可使用探究性试验。让学生自主发挥,设计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只要学生会,便不会在意获得知识的途径。当把旧题型换到实验环境中,学生便不知如何是好了。所以,涉及实验的题型是学生的弱点。由此可见一斑。虽然探究实验可能会比较耗时,但探究实验过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在以后的学习中完全可以花极少的时间去巩固学习,而且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后学生的遗忘也是很慢的。所以,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上,我们要选定一些内容设定成探究性试验,而这些内容就应为化学学科中最具核心和基础性的概念和规律了。当学生掌握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则学科的系统网络也可迎刃而解,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事半功倍。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效果

1.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明显加强

实验是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多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探究性教学开展以来,学生的参与精神与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而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形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

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翁。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结合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达到要探究的目的,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在实验中得以加深与巩固。这与以往的只要结果不问过程的教学方法是大相径庭的。

四、探究性试验对教师的影响

1.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其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就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怎样更快的转变教学模式,探究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合作方法。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紧跟学生步伐,把探究性教学做得风生水起。

2.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素质。我们处于全新的时代,必须使自己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培养自身的能力。在学习过程、教学教程中完善自身的能力结构,转变教学方式,逐步使自己从经验型转为探究型的教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扩大探究学习的范围,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

上一篇:引导文教学法在职高物理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