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探讨

时间:2022-09-13 12:11:27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探讨

摘要:当今世界上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英语的使用,为了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求我国人民较为熟练的掌握英语这种语言技能,因此,在小学期间对英语进行相关的学习是必要的,为了使小学生得到更好的英语学习教育,就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师有着较强的教学能力。因此,对于学习小学英语教育方向的学生不仅要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较好的实践能力。由于广大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有部分欠缺,所以要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完善,文章就主要对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101-02

目前,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小学的英语教育这一专业,目的就是为小学的英语教育培养专门的教师。但由于该专业的发展并不成熟,相应的配套建设也不完全,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这种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在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很多欠缺。教学实践是每个师范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而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的这种能力要根据教学的相关对象和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设定,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该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该专业学生在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实际的教学中,师范学院的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每天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识记,这虽然是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当学生长期保持识记的这个过程会形成一种定时思维模式。而且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只有最后的一个学期留给学生进行实习,在日常的学习中并没有使学生养成教学的意识,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

2.缺少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有:英语歌曲的演唱,用英文进行演讲,会画简单的简笔画,还可以对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良好的组织。但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上述技能的相关训练,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足,尤其在今后走向教师的岗位后,不能较为顺利的进行教学工作。

3.课程的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师范类学生所要修的学分,包括公共课的学分,专业课的学分和选修课的学分,分别占50分、80分和40分。而相关的教学学课程和教育实习只占14个学分。由于学校中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偏重,从而对教学实践方面的学习并不重视,而且学校这方面的教学也十分的匮乏,造成该能力的缺失。

二、培养教学实践能力的相关策略

1.将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进行良好的结合。很多学生有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小学生所接受的知识都较简单,因此,只要具备一些相关的英语知识就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对任何对象进行教学,都需要根据其发展的规律和相应的特点,而不是将书本的知识简单的灌输给学生。因此,在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时,要注重将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教学的理论进行结合。由于学科知识的重要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在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小学生原有的知识理论来选择适合每个阶段学生的方法,将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较好的学习,将知识与方法进行良好的结合,才能使小学生较快、较好的掌握知识。

2.加强对教学实践能力的锻炼。要想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是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对课堂的管理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灌输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的实践,使学生树立教学实践的观念。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学生通过学习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让其改变身份当教师,为班上的其他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能不断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学校没有课程的时候,还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小学进行听课学习,在真实的课堂中总结经验,与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进行实践的教学活动。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通过做家教的方式,积累教学经验。

3.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根据小学生具体的发育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英语教师具备较为综合的素质。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程度有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绘画等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对学生进行口语方面的培养,尤其对于较为内向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简单的话语将事情交代清楚,在日常学习中,要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练习,最终由教师进行相关的检查。还要培养学生操作多媒体的能力,开设专门的课程使学生学习如何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还要学习简单的简笔画,能够在讲课的时候,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组织游戏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做到劳逸结合。由于小学生希望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较好的展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对英文歌曲的演唱、演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总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在英语教育专业小学方向的学生正式进入课堂之前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实践能力,在师范学校的培养中,要将教学实践能力的学习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将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良好的结合,在日常的课堂中对教学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蒋显菊.高师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12):117-118.

[2]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8-82.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上一篇:六年制语文教学方案探析 下一篇:图书管理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