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手术方式选择和卫生经济学概况

时间:2022-09-12 11: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手术方式选择和卫生经济学概况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4.27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手术方式分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手术和腰椎融合手术。近年来,一些研究对上述手术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手术方式选择和卫生经济学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选择

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经典手术在我国开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多研究显示有良好的长期疗效。但在部分的随访病例中,X线检查发现在手术节段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为此,国内近年来有人在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时同时行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固定、短节段腰椎融合,以保持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稳定。事实上,椎间隙狭窄可无腰腿痛症状,椎间隙狭窄也并不一定出现腰椎失稳和神经根嵌压症状。有作者指出,即使椎间盘完全消失,两相邻的椎弓根上、下缘构成的椎间孔亦不会压迫神经根。因此,经典手术并无必要考虑因术后腰椎间隙狭窄而常规行腰椎融合术。

腰椎融合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并行腰椎融合的目的是达到腰椎稳定和减少椎间盘再突出,然而,融合固定使相应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丧失,邻近节段超负荷而出现椎体间的活动度代偿性增加,导致应力异常集中于邻近椎间盘及关节突,产生“转换综合征”(transition syndrome),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关节突关节退变和滑脱[1]。Katz等[2]指出,没有令人信服的医学证据表明首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需常规行腰椎融合,除非患者有腰椎不稳或有严重的腰背痛。目前国内亦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行融合的中长期随访报告。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的现象仍然是难以防范的问题,值得注意。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时行腰椎融合应取慎重的态度。目前为了预防不稳定的发生而预防性的给此类患者融合的研究近年较以往明显增加,并且已成为趋势,是否有融合的必要也有不少研究进行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何者更合理、更经济、更能有效解除患者痛苦并保持长久疗效,一直争议很大[2]。

上一篇:城镇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下一篇:发挥双师型教师优势,开展特色中职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