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乃立德之本

时间:2022-09-12 10:34:40

于建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著有《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四书解读》《中庸之道与文化自觉》等。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带来了“国学教育的春天”气息,成为百年教育植根铸魂的起点与标志。《纲要》强调,加强对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而且将“正心笃志、崇德弘毅”视为人格修养教育的重点,而“正心”居于首要地位。“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傅子・正心篇》)可见,“正心”乃立德之本。究竟何为“正心”?“正心”与修齐治平关系如何?“正心”何以涵养人格?实有必要进行探析。

一、“正心”乃修齐治平之根基

“正心”在早期典籍中主要见于《大学》,是《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之一,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大学》经文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要彰显自己光明德行于天下的人,必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必先理顺自己的家庭;想要理顺自己家庭的人,必先修养身心;想要修养身心的人,必先端正内心而无邪念;想端正内心而无邪念的人,必先心意诚实;想要心意诚实,必先穷尽事物所以然之理。可见,《大学》由“平天下”这一终极目标层层反推,一一展开,由平天下而至于治国,由治国而至于齐家,由齐家而至于修身,由修身而至于正心,由正心而至于诚意,由诚意而至于致知,由致知而至于格物。可见《大学》经文中阐明这八个条目是有果有因,有终有始,条条相连,环环紧扣的,“正心”恰是其中重要一环。

不仅如此,《大学》经文中接着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从“物格”至“天下平”顺推上去,穷尽事物所以然之理,在此基础上获得渊博知识,分善恶,知缓急,进而达到心意诚实,内心端正且无邪念,然后才能使自身品德修养得到提高,在修养身心基础上,然后家庭才会理顺,进而治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这旨在叮嘱人们:只有由格物致知开始,才能诚意、正心而修身;只有从自身做起,推己及人,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在“八条目”中,“修身”为本,“正心”则居于枢要地位,是介于“诚意”和“修身”的关键环节,而且是修齐治平的根基。正因如此,儒家将“修心”与“修身”并重,在身心和谐基础上,力求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正如孟子所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亦如傅玄所言:“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傅子・正心篇》)孟子和傅玄都将“正心”视为“修齐治平”的前提,彰显“正心”“修身”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只有做到身心内外和谐,才能心情坦荡,免于患得患失,打牢修齐治平之根基。

二、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明确提出:“意诚而后心正”“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诚其意”是“正心”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至于何谓“诚其意”,《大学》如此解释:“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可见,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诚其意”,就是使自己的意念真实无妄,就是切忌“自欺”。就像厌恶污秽的气味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一切出于内心的真情实感。诚意之关键在于“慎其独”。品德高尚的“君子”在独处独知时也一定要言行谨慎。没有道德修养的“小人”往往阳奉阴违,文过饰非,自欺欺人,在独处独知的时候,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得出来,见到品德高尚的“君子”,就会遮遮掩掩,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且故意表现出好的行为。其实,别人看自己,就像看见其肝和肺那样,所以“小人”的做法毫无益处。这就是说,诚意存于内心,在行为上一定会表现出来。《大学》引曾子之言证明“慎独”的必要性:“即使在独处时,也有许多双眼睛在注视着,许多只手在指点着,这是多么严厉的监督啊!”进而强调:财富可以将房屋修饰得漂漂亮亮,道德则可以美化自身,心胸宽广可以使身体舒适安泰。因此,“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真诚,要把“独处”当作“群处”来对待,把“独知”当作“群知”来看待,进而达到道德层面上的高度自律,做到心无愧怍,心胸坦荡,体常舒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慎其独”不限于在独处时也能言行谨慎,对自己知道的心中意念也要谨慎对待。“独”不限于独处,也包括独知。正如前人所谓:“独非特孤居独处之谓也。虽与人同堂合室,而意藏于中,人所不知,己所独知者,皆君子致慎之时也。能慎其独,则能诚其意矣。”(卫:《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引新定邵氏语)也如《中庸》所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品德高尚的君子,无论是在有人看见的地方,或是没有人听见的时候,都是谨慎戒惧的。况且,越是隐蔽的地方就越容易显露,越细微的事情,就越容易彰显。历史上,“慎其独”的君子不乏其人,“甄彬还金”就是一例。据《南北朝杂记》记载:南北朝时期,齐国有一个叫甄彬的人,有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一次,他把一束苎麻拿到荆州长沙的当铺抵押换钱,后来赎回苎麻时,在苎麻里发现了用一条手巾包着的五两金子。甄彬看到金子后立即送还当铺。管理当铺的人吃惊地说:“早先有人用金子抵押换钱。当时仓促未能记录下这件事,你却能在见到金子后归还,恐怕是从古到今都没有这样的事了。”于是用一半金子酬谢甄彬,甄彬坚决不肯接受。后来甄彬被任命为郫县县令,将要去上任之前,去向皇帝辞行,同去辞行的有五人,皇帝告诫大家一定要廉洁谨慎,唯独对甄彬说:“你昔日有还金的美名,所以不再以此告诫你了。”

三、修身在正其心

“诚其意”固然必要,然而,仅有诚意还不够。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所役使,使人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出现种种偏失。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要“正其心”,也就是要端正心智,心态平和,心无旁骛,有效调节和驾驭情感带来的消极因素,以修养中正品性。

“正其心”是修身的前提。如前所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换言之:“修身在正其心。”《大学》就此解释道:“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里旨在阐释“修身在正其心”之义,强调修身在于先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阐明“心不得其正”的原因,即常人有忿、恐惧、好乐、忧患等情感,这都是由人的内心所产生的,也是每个人所不能没有的,但人心作为一身之主,若不能自察并善加把握,任其左右自己的言行,则必然使思想不能端正,精神不能专一,由此出现言行偏离正道的现象。当然,正心并非完全摒弃喜怒哀乐惧等,也绝非禁欲,只是要以理节欲,让理智来克制或驾驭,使心思趋于中正,从而实现情理和谐。“心不正则身不修”。修身关键在正其心,在于克服感情上的偏私,心作为身的主宰,必须不断净化。如果心思不正,那么,眼虽看到东西也像没有看见一样,耳虽听到声音也像没有听见一样,口内虽吃到东西却不晓得食物的滋味。这就是所说的修身必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足见,“正心”在人格完善中的基础性地位。若人人净化并端正心灵,社会就会减少邪恶,人间会变得更加美好。

“修身”的关键在于“修心”。因为“身”是“心”的基础,“心”是“身”的主宰。心要成为身的主宰,必“吾心有主”。据《元史・许衡传》记载:元代政治家、教育家许衡曾经路过河南沁阳,当时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摘梨解渴,惟独许衡静坐树下不动。有人大惑不解,问其何故。许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许衡义正词严地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吾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名利或私欲所困。这是一种涵养,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对道义的坚守。

四、“正心”之功夫

综上所述,“正心”是立德之本,是人格养成之必备。“正心”的功夫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人格不断涵养的过程,是坚守道义逐步提升人格境界的过程。

“正心”的功夫,首先须将“正心”与“修身”并举。“正心”不外在于“修身”,离开“修身”的“正心”无所归依,不存在离开“正心”的“修身”,心不正则身无修,身无修则事不成。其次,必将“外铄”与“内求”兼顾。“正心”的实现不是不学而能、不虑而得的。人之“正心”需要外部的积极引导,优良环境的有益熏陶,但又不是单纯外部影响作用的结果,还需要内求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贤与不贤皆未见之时,也可像曾子那样“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不仅是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要内省,越是缺少人监管之时,越是要常内省,“毋自欺”而“慎独”,时时刻刻“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再次,“充实”与“寡欲”并施。人之“正心”需要运用“加法”,不断“充实”,扩充自身的善性,以合乎“仁、义、礼、智”正道,并推己及人;同时必运用“减法”,消除嗜欲。

“心不得其正”的主要原因是“嗜欲”,即受到私欲的蒙蔽,而去其私欲也正是“正心”的真意所在。正如孟子所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亦如王廷相之言:“心为道主,未有不能养心而能合道者,未有不能寡欲而心得养者。”(《王廷相集・慎言》卷五《见闻篇》)存养善心之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节制私欲,减少外物诱惑,彰显善良本心,提升生命境界。当今时代,仍须知常知足,若怀“穿逾之心”,嗜欲之心,贪欲不止,贪欲不得乃妄作,则难免酿祸。

“正心”的功夫贯穿于人格修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尚须将“正心”与“笃志”“崇德”“弘毅”融为一体。人格养成的各个环节都不能脱离“正心”。人之立志,必要笃而心正,心不正之志不可立,也不可谓笃;自古以来未有不合乎“正心”而可称之为“德”者,心不正则必无德可崇;非弘毅不可“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心正与不正者皆可弘毅,其区别是:心正者行的是正道,心不正者则反之。所以,正心不外在于修身,不外在于笃志、崇德与弘毅。“心正”则身正,所行之道亦正,正道是不移之道,需有不移之志者。而志在何方?志在“止于至善”。有志者便是要崇尚至善,当有此崇高之志之时,人自然即可任其重而致其远。“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朱熹:《四书集注》)如果说正心、笃志是求人格之至正、至坚,那么崇德、弘毅则是求人格之至高、至远,四者协调并进,交互作用而同止于人格之“至善”。

【于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基于ELES模型的中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实证... 下一篇: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四则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