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艺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2 09:57:18

“留白艺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同时又兼具实践性的学科,长期以来都受到各大初中学校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推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正在中学兴起,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引入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来进一步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接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留白艺术” 初中化学 应用教学

一、引言

教学针对教师而言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只有合理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使得教学变得艺术化,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而这些教学方式中最为重要就是留白教学艺术。留白式教学方法是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中得到的,即“在每个人心灵的深处都有一颗难以扑灭的火花,这种火花能为资金的生命重新带来希望,重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这样的留白教学要求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让其独立思考,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是一门理论兼实验为一体的学科,所以留白艺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将对改进中学化学教学工作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留白教学艺术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结合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培养目标是通过自主实验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但是,在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初中化学课程的内容较多,时间紧张,导致了一些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内容重视程度较低,初中化学中的实验以演示实验为主,无法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有的教师甚至缺乏演示实验,直接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结论。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对新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探索的能力,遇到了新问题,就变得无从下手了。其次,有些学校尽管有条件可以开展相关的课程实验,但是由于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最终依然是取消了开展课程性实验。这些学校的担忧虽然有一定的道理,有的实验要素是有毒的,有腐蚀性的,不小心会危及人的生命,实验过程中固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完全放弃实验也存在着预期的教学效果无法达成的可能。因此,为了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放弃实验对于教学效果的阻碍之间的矛盾,建立起合理的实验风险防范与规避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人教版课程系列中的氧气制备条件实验为例,不难发现,本课程要求学生所掌握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主要是电极的选择,电解质溶液的选取和反应进行的基本条件,并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此项课程的内容。首先,教师在讲台中向学生展示产生氧气原电池的组成结构。在学生在明确原电池结构后,将全班的学生分组,利用课前预习的内容组装原电池,并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每个实验小组所组装的原电池样式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各自组装原电池的原理做出分析,并将每组组装后的原电池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们认识到,由于每个小组所设置的条件是不同的,实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通过这种留白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掌握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不同,结果不同,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实践经历,使学生更能感受到化学的微妙之处。

三、初中化学基础概念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由于初中是中学阶段课程量最多的阶段,所以,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往往是以灌输式、填压式的教学方式为主,特别是在概念教学中,往往所体现出的是教师将本节课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罗列,然后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做过调查与研究,就不难发现大多数初中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只是在进行机械记忆。但是根据遗忘曲线,随着课程结束的时间推移,学生遗忘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所以特别是在对一些基本公式及定理进行授课时,面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如果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的思考方式,给学生留下空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那些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效果会好很多。通过留白教学艺术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够大幅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留白的教学艺术克服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能够较好地将教师与学生真正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学生只有真正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对于这些知识实现真正的掌握。

四、结束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留白艺术原理对课程进行优化,运用空白教学艺术进行初中化学课程的讲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之一,同时也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在这种教学思维的指导下,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的思考,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海天.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圈,2007,(17).

[2]徐德宝.简论初中化学中的设疑技巧[J].考试周刊,2010,(57).

[3]高银花.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教学[J].新课程,2010,(11).

上一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和策略 下一篇:浅谈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