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理环境与英汉习语的差异

时间:2022-09-12 09:54:33

试论地理环境与英汉习语的差异

摘 要: 习语是人类的语言和生活经验最紧密的衔接点。在人类语言中,有些习语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因地理环境差异而产生的英汉习语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说明在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学习者应该对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保持敏感性,减少信息差,从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 地理环境 英汉习语 差异

一、引言

语言本身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常识。英语和汉语的社会群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自民族历史、风土人情、政治制度、和生活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词语、成语、惯用语、谚语等。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人们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会产生心理上的适应性。为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习俗道德,这样就构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任何文化的特点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而每种文化都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本文就对源于地理环境的英汉习语作一对比。

二、源于地理环境的英汉习语比较

地理环境文化是由所处地理、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地域文化。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又产生了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一)汉语的“东风”与英语的“west wind”

中国地处亚热带,每当东风吹来时,中华大地便是草长莺飞、山花烂漫的时节,所以东风往往和春天联系在一起。唐德宗诗云:“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辛弃疾有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正因为东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和煦温暖的,它常常是褒义词,象征着进步、蓬勃向上。“借东风”喻指“凭借各方面有利条件取得成功”,“东风压倒西风”则喻指“进步的、革命的力量压倒落后的、反动的力量”。而“西风”有萧瑟秋风之说,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西风是从大西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风,有点像我们所说的东风。如雪莱在《西风颂》中讴歌了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他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正如中国的西风。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在其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在许多的冬日我都看见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还有些谚语如: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等也显示了英汉两种文化中“东风”和“西风”的不同内涵。

(二)汉语的“夏天”与英语的“summer”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气候也就不同。中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高达30摄氏度以上。汉语词“夏”常给人以“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闷热感,“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生活在中国的诗人多会抱怨夏天酷暑难熬:“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河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宋代王令《暑早苦热》)。

而英国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夏天平均气温只有20摄氏度,很少高于32摄氏度,春夏之间无明显差别。所以summer在英语中常具有“可爱”、“温和”、“美好”等文化语义,难怪莎士比亚写下了“For summer and his pleasure wait on thee,and,thou away,the very birds are mute.”这样美好的诗句。同样莎翁还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汉诗多描绘春天之美,而英诗多抒写夏日之丽,这些都与文化的地域性不无联系。

(三)汉语的“竹子”与英语的“mushroom”

不同的自然环境、山川物产在习语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我国盛产竹子,据史书记载,秦、汉以前,不仅南方,甚至我国黄河以北也盛产竹子。竹子刚长出来时叫“笋”;竹子的地下茎叫“鞭”,如快马加鞭。竹子的用途很广,如用竹作书叫“竹书”,用竹当纸称“竹简”。因此,竹文化源远流长,在汉语中产生了许多与竹子有关的习语。譬如:青梅竹马、罄竹难书、势如破竹、节外生枝、竹篮打水一场空、立竿见影等。总之,竹之神韵凝聚了中国历代仁人志士虚心、坚贞的文化心理。

英国不产竹子,甚至连bamboo一词也是从外来语借来的。因此,bamboo在英语里没有任何联想意义,也不可能产生同竹子有关的习语。这样一来,汉语中的“笋”就只能译成bamboo-shoot。但是,由于大不列颠岛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过去伦敦素有“雾都”之称。因此,mushroom(蘑菇)可得到迅速的生长,相对于汉语中的“雨后春笋”,英国人就爱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to mushroom”等词来描述新生事物的大量出现。

(四)汉语的“虎”与英语的“lion”

中西方不同的生存环境使人们对动、植物的喜好有所不同。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因“虎”在汉语中为百兽之王,汉民族人们常用老虎来比喻权利、勇猛和危险。如“狐假虎威”、“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词语中的“虎”、“老虎”都有“兽中王”之意。“虎”也用来比喻勇猛威武,如“牛龙活虎”、“虎虎有牛气”等。汉语里的“虎威”在英语里却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狮)来表示。因为在西方,lion象征着“权利”和“勇猛”,如lion heart,bold as a lion,majestic as a lion等习语。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在英语中对应语为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狮子)。另外,“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犬首,不为狮尾)等语言也从侧面表达了“狮”的勇猛和威风。

(五)汉语的“鱼”与英语的“fish”

汉语中“鱼”的文化语义很丰富,如“鱼”可表示坏人,“鱼龙混杂”指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还可表示假的东西,如“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还可表示受宰割,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以及表示关系十分亲密的“鱼水情”,“如鱼得水”比喻得到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鱼”还是“余”的谐音,含有节余的意思,如“年年有余”。

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较重的地位。英语中包含fish的短语和习语及其丰富,常用fish来比喻人。例如,fish在英语中可以表示(特殊的)人或家伙;a big fish表示大人物,a dull fish表示迟钝、没有趣味的人,a clever fish表示聪明的人,a poor fish表示倒霉蛋,不幸的人(相当于a poor dog),而a cool fish比喻之徒,a loose fish表示放荡鬼(相当于a wanton man or woman),a fresh fish表示“新囚犯”,“a shy fish”表示“羞怯的人”。可见,这些词语来自于英吉利民族相同的认知文化背景――海洋生活,以fish指人是英民族长期对鱼类观察的结果。

(六)汉语的“牛”与英语的“horse”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中国自古以来用牛耕地,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因此中国人对牛有深厚的情感。在传统文化里,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体现的就是这种情结。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以马耕地,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因此英国人多用马设喻。如: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汉语中有“力大如牛”之说,译为英语则是as strong as a horse,而不能是as strong as a cattle。而汉语中的“吹牛”、“做老黄牛”和“牛不喝水强按头”则应分别译为“talk horse”,“work like a horse”和“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虽然喻义相似,但由于受到各自生存环境的影响,英、汉两个民族在表达时所引起的联想就各不相同。这类差异在英汉习语中还有很多例子。

三、结语

英汉两个民族各自生活区域的不同客观环境决定了英汉两种民族的语言符号凝聚着各自的民族精神。中国是个内陆性国家,人们的经济活动主要依附在土地上,是典型的内陆农业型文明。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利用他们所熟悉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气候、物产来说明其他领域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大量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习语。而英国是个岛国,西靠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是典型的开放型海洋商业文明。因此其特定的自然环境会在英语习语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总之,地域文化丰富多彩,除地理环境外,还包括风俗习惯、历史、文学等,它们对语言的影响也很大。本文只是从地理环境方面对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作了一些探讨。在语言研究和教学中引入文化语义教学,有利于学习者更深层地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及两种不同文化,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Worrall,A.J.English Idioms for Foreign Students with Exercises [M].London:Longman,1975.

[2]Funk,W.J.Word Origins and Their Romantic Stories[M].New York:Bell Publishing Company,1978.

[3]Tylor,E.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 into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Philosophy,Religion,Language,Art and Custom[M].London:J.Murray,1920.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7]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邵志洪.汉英对比与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如何进行高三物理复习的几点注意事项 下一篇:怎样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