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12 07:03:03

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伴随中数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逐渐走入中学校园。文章对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评价现状 对策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使课堂评价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学语文教学评价能够对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和绩效作出价值评价,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路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一)多元化评价模式的构建

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没有设置学生对老师评价的环节。新课改构建了一种多元化评价模式,不仅有教师互评、教师评学生,还创新性地设置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环节。这种多元化评价模式的构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提高了老师对教学评价的认真度,为中学语文课堂注入新鲜血液,焕发新的活力。

(二)发展性评价的应用

新课改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具有综合性与发展性,一改以往只凭借其一时的表现做出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发展性评价取代了终结性评价成为语文课堂上新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对学生作全面、综合、公平的评价,能够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能力、知识与情感的综合评价

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把对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结果放在首位,新课改指出课堂评价内容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评价。新课标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人格与品德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同时重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书本上的知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而人文精神的传授能够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例如在教完莫泊桑《项链》一课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展开讨论,引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

二、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的缺失

第一,中学生心智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学习注意力不能保持长时间集中,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没有作出引导与评价,有时评价手段对部分学生不起作用。第二,教师工作繁忙,有时候会没有时间完全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每一个知识设计相应的评价内容,出现了不同问题采用相同评价方式的现象。

(二)新课标内容理解不透彻

新的课程改革冲击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很多老师对新课标内容理解不透彻。比如,新课标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受到人格与品德的教育,很多老师在提高学生认知技能与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这二者之间不知该如何抉择,语文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究竟是知识还是文化精神?部分老师把对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结果放在首位,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部分老师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以评课为中心设计课件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给了教学活动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部分教师将各种评价指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硬性标准,过于追求课堂教学形式,忽略了教学中最实质的东西即教学的内涵。可以说,目前很多老师没有以学生的特性和需求设计课件,而是为了评课而设计。例如一位老师在教授苏教版《读本》中的《寒号鸟“千古奇冤”》这篇文章时,为了渲染气氛,将学生引入文本,他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几句与教学主题无关的诗歌,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人不知所云,既不能为文章内容进行铺垫,又不能提高学生对本章的兴趣,甚至与所要教学的内容没有半点关系,可以说这种“噱头”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存在价值。

三、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策

(一)全面把握课堂内容与学生特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掌握得全面且具体。要对学生的特点有透彻了解,这样才能对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有大致准确的预测与判断,能够未雨绸缪地做足充分准备。当实际上课时,课堂上的生成是自己没有预想到、没有充足准备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冷静,把课堂教学任务放在第一位,然后根据当时具体的课堂环境采取相应、有效、适当的应对措施。不能因为操之过急而出现应对不合理或者直接不予理睬的现象。

(二)教师的评价与评语要恰当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成长发育阶段,自尊心十分强,甚至有些学生还存在叛逆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与心理特点。评价时,言语要积极肯定,即使对出现错误的学生也不能盲目批评,而是要用巧妙与合适的语言点评。对于比较叛逆或者个性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学会刚中带柔与以柔克刚。教师的评价要兼顾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师的认可度。

(三)坚持全面的中学语文课评价标准

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门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课?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下,教师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摒弃有些教师出现的为了评课而设计教学的现象。总的来说,对一堂语文课的评价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程序安排是否科学、教学手段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对教材把握程度如何、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何,等等。另外,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是否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等都要切实纳入评价内容。

总之,教学与教学评价都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真情评价,用评价引领学生成长,用评价完善教师教学。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还需要广大教育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彭江.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2,9:74.

[2]刘春凤.浅谈中学语文教学评价[J].读写与杂志,2012(7):62-63.

上一篇:试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自主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