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研究

时间:2022-09-12 06:34:25

网络课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研究

摘 要:由于网络学习者的学习最终都需要通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来完成,那么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就应该以为自主学习提供服务为宗旨,促使学习者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为目标。本文即在这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自主学习 网络课程 电子学档

随着网络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网络课程设计的各种理论与研究也层出不穷,但从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角度着眼,网络学习者学习的真正过程是发生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学习还是要他们自主地完成。因此,网络课程设计的每一环节都应尽量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方便,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网络环境下对自主学习的认识

广义的网络自主学习概念为:师生在准分离状态下依靠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个体自主性学习为表现形式,师生通过网络双向通信从中受益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网络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自主地选择认知工具、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地探究,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它应具有以下的特征:

1.注重过程的学习。

网络学习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更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体验。网络学习要求学习必须处于一个丰富的、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结果不是学习的惟一。

2.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开放式的学习。

网络学习者更注重以什么样的方法或策略来进行学习,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突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学习方式有多种途径,学习工具更是多种多样。

3.基于信息资源的学习。

多种信息与符号的刺激将使网络学习者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多层次、多角度之上。

4.成人的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对象主要是成人。其它国家如英国、瑞典、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和电大开放教育90%以上的学生也是成人。

二、网络课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要点的提出

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网络课程的设计应遵守:科学性、个性化、交互性界面友好、协作性、开放性等几条原则,作者又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三条具体的引导自主学习网络课程设计的要点。

(一)课程的学前指导应全面和人性化

大多数的网络学习者学习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先阅读网络课程的学习指导。一般的学习指导给出了课程的运行环境、课程的基本使用说明,较详尽的还包括课程发展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几个部分。

为了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认为网络课程在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还应该兼顾和融入教师的导向作用,如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安排、需具备的起点知识、学习要求等的详细说明。我们可以借鉴英国开放大学发给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包中的学习指导书的内容。

学习指导书是现代远程教育特有的一种学习材料。主要作用是传播“指导”,它不只是学科内容的展示,还包括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和说明,给出有关学科学习策略方面的建议,例如,关于在一个特定的文章或练习上花多少时间,就像教师经常给予学生的建议那样。

根据已有的网络课程的学前帮助以及学习指导书的内容,我们总结网络课程的学前指导部分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1.说明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以及课程的预备知识要求;

2.课程的内容介绍和学习目标说明以及应对哪部分予以重视的建议;

3.根据课程内容的较规范的学习活动的时间表;

4.关于学习者如何应用正确学习策略和技巧的建议;

5.对课程外实践性工作的建议和推荐相关的参考书;

6.如何练习和何时联系指导教师的信息;

7.基本的运行环境配置参数。

另外,这部分内容的呈现上应尽量体现友好性、鼓励性和支持性。它应是以学生易懂的方式达到指导的目的,如尽量采用谈话的语言风格,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尽量使用第一人称而不是第三人称等。

(二)加强对学习者的监督并促使其自我监督

网络学习者大多是成人学习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够一直保持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在网络课程中仍要有必要的监控手段以达到督促学生的目的。

目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网络课程都采用的是电子学档。例如图1的电子学档的数据库信息。其中,count即学生登陆的次数,starttime即学习开始的时间,endtime即学习结束的时间,blog一栏是存储了学生对该次学习的内容的记录。如id为crenshan的用户共登陆了课程10次,上一次登陆的结束时间是2004年10月26日的9点37分,上次登陆的总时间是1小时34分,学习的内容是VOD电视唱片的重放原理。

教师可以看到以上的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由此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并可以以学生的学习次数和学习时间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

另外为了培养学习者自我评价能力,电子学档里设有自我评价一项,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根据自我评价对进一步的学习进行改进,而当这种评价经常化后成为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后,就强化了学习者的自主意识,会感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习,自己应该重视并积极改进自己的缺点以求进步。

(三)对培养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设计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学习效率高,低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则学习效率低下。对于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者,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首先是基于行为的成败经验的鼓励法。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由此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可以加强对学习者的正强化。例如:在成功提交作业或是学习者的测试成绩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在界面上显示鼓励的话:“祝贺您!您已成功地提交了作业!”“很棒!要继续努力!”

另一种做法就是及时让学习者知道自己取得了哪些实际的成绩。如及时显示学习者学习的进度,在学习过了一个重点或难点之后,显示在成功地逾越了这样的一个大障碍后学习者已达到了什么程度。这就要求设计者对专业知识有透彻的了解,能够准确评估各部分内容的分量。

还有一种方法是借助替代性经验,指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具体如交流平台的设置。通过交流,其他的学习者的成功经验可以作为自己的示范,形成目标并不遥远不可及的暗示。另外还可以预先给出已经学习成功的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作为榜样示范,促使学习者向这样的目标努力。

结束语

本文在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设计建议,但是笔者能力有限,对于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等方面的研究都不够充分,因此提出的设计要点还不够充分,仍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盈.开放办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问题[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3.

[2]孙淑艳.香港公开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介绍[J].现代教育技术,2004,2.

[3]缪富民.对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的认识与思考[J].开放学习,2005,8.

[4]王春莲,马秀峰.高校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06,2.

[5]王佑镁.论网络环境下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2,6.

[6]王迎,安玉洁,黄荣怀.近程学习者特征模里的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1.

上一篇:计算智能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开放式实验教学网上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