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非流动资产管理问题探究

时间:2022-09-12 05:48:50

学校非流动资产管理问题探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普通中小学是清水衙门,非流动性资产存量小,单位价值低,专业性较强,非专业实用性差。因此对学校资产管理认识不足,缺乏足够重视,特别是对非流动资产的管理。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规模越来越大,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加强普通中小学学资产管理不容忽视。

一、普通中小学资产管理现状

(一)规模不大,但呈逐年大幅上升之势

以重庆市黔江区普通中小学为例,2014年,教育经费投入90000多万元,全区中小学资产总额96304万元,非流动资产新增9490万元,全区非流动资产达到59793万元,不含大部分土地价值和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未移交的70000万元非流动资产。2015年预算安排的资本性采购支出5000万元,基建支出10000万。我区普通中小学非流动将达到74793万元,资产每年以亿元速度增加。非流动资产规模虽然比国有企业少许多,但增加速度快,资产存量规模逐渐增大。

(二)非流动资产结构以房屋建筑物为主,类别多元化

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五种,普通中小学不允许对外投资,因此不存在长期投资资产。2014年底,我区学校非流动资产59793元,其中房屋建筑物33249万元,在建工程679万元,合计33928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56.8%,实际情况远大于该数据,因为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未移交资产绝大多数是房屋建筑物,价值70000万元;汽车58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1%;专用、通用设备等固定资产2507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41.9%;无形资产205万元,不含土地价值,我区普通中小学土地一般未入账,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0.3%。

(三)非流动资产来源比较复杂

普通中小学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主要来源为财政补助收入,但也存在高中学费收入、小学附设幼儿园保育保健费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入。现在我区把以上收入一并纳入了财政预算拨款管理。取得非流动资产的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补助收入,捐赠等。取得的方式主要有政府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划拨、捐赠等形式。

(四)非流动资产存放地点分散

我区教育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学校59所,村完小71所,资产分散在这130处,遍布全区各个地方,特别是村小完小,地点偏僻,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资产分布零散,管理难度大。

二、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

人们一直在认识上以为,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学校的好坏是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就是一片净土,主管部门对普通中小学的考核也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对于学校资产的管理,仅限于货币等流动资产的监管,对非流动资产的管理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往往只停留在报告和口头上。不认真学习国家、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处置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不到位,重购轻管,不重视资产的日常维护、修理。

(二)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

普通中小学由于人员编制问题,一般都没设置资产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多为学校出纳人员(报账员),同时资产采购、登记都是一人办理。兼职管理实际等于不管,一般职责就是一年录一次资产管理系统,把新增账面资产录入系统就完事。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追究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操作性差。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一些学校没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是立于形式,多系从网上抄袭下载,不符合国家的资产管理的规定,与实际脱离,不具备操作性,对资产的管理无法起到控制作用。

(三)家的不清,管理比较混乱

普通中小学学校非流动资产管理混乱主要体现在:一是入账标准不统一,没严格按照《中小学学校会计制度》对非流动资产的规定,一些单位同样的资产一些纳入了非流动资产管理,一些作为了办公用品、专用材料处理。土地等无形资产部分纳入了无形资产管理,绝大部分没入账;二是入账价值不规范,对于资产的入账价值,多数学校未按规定核定资产价值,资产取得时的税费(车辆购置)、运费、安装调试费等一般未计入非流动资产原值;三是入账时间不规范,特别是在建工程,委托代建代购资产,多年不入账,价值70000万元,比账面整个非流动资产价值还多;四是使用年限不明确,资产账上资产使用年限不统一,不科学;五是不定期盘点,不按规定报废,存在账外资产,特别是捐赠,划拨资产,如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分配到学校的资产多数就未入账;五是资产使用、出借不登记,导致资产损毁、流失。六是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学校登记账、财政资产信息化管理账、财务账三套账登记的资产不符,家的不清,经办人员都不知道哪套账数据是正确的。财务账登记的资产过于笼统,特别是类别较多批量购置的的资产,入账常常采用批量入账,资产记录信息无法详细反映资产情况,使账上记录的资产数量、价值与实际数量、价值存在差异。

(四)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巨大差异

账面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无法真实反映国有资产存量。全区普通中小学的土地价值,极少部分记入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多数未入账。由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资产未入账,主要是职教中心3个多亿元,正阳中学2.5亿元,舟白中学1亿元,育才小学0.5亿,合计7个亿的非流动资产,已由学校使用,但资产未入账,比整个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还多。捐赠划拨的资产多数未入账,近两年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资产共4000万元,分配到各中小学,只有少数入了账。房屋建筑物大修,改造未增加资产价值,2008年后加固工程3000万元,均未入账。资产正常增值部分无法记入账上。(五)闲置资产多,资产使用效益差学校在资产采购时,盲目跟近,不考虑学校自身情况,有些资产由于学校师资、场地等条件达不到要求,采购的资产无法使用或很少使用。资产长期闲置,成为学校“充面子”摆设。有些设备本身就是过时过期产品,采购时缺乏远见和预见性,采购的设备还未来得及使用即被新设备淘汰。例如有些学校采购的电视机、VCD、光盘资料,花了钱基本未用就被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设备)淘汰。大量村完校停止招生,所有资产闲置,我区现有闲置村(完)小校83所,学校停止招生后,资产闲置,管理困难,维护成本高,学校一般放弃管理,凭资产毁损,或被人为破坏,侵占。

三、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资产管理不到位

中小学会计制度规定,中小学校所有非流动资产不提折旧,有条件的的学校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辅助账。调查得知我区所有学校均未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辅助账;学校没有坚持定期盘点制度,对资产盘盈盘亏未做账务处理;学校未按要求把划拨、捐赠等非本到位采购资产入账。以上原因导致无法反映中小学校资产实际价值,导致资产价值不符。

(二)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政府代建机构衔接不到位

由财政或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的资产,分配划拨到学校时候,未把资产的相关财务票据随货送达给学校,同时学校的资产接收人又不是资产专兼职管理人员,收到资产后不知道资产登记程序,学校专兼职管理人员不知道情况,导致资产无法入账。接受捐赠的资产大多也是类似的原因未能入账。由政府融资平台代建代购的资产,往往是建好后学校直接入住,未完成资产方面的交接手续。长期或永久都未完成资产移交手续,导致学校无法入账,或入账错误。资产构建者与学校衔接不力是导致划拨、代购代建资产入账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三)核算会计与学校资产管理人员衔接不到位

普通中小学会计核算一般采用的是集中核算,资产在学校,资产核算人员在教委,如果学校不如实完整的提供资产购置、报废的资料,会计人员对资产的核算就不准确,导致资产核算信息失真。因此核算会计与学校资产管理人员衔接不到位,制度约束不力是资产核算不准确的直接原因。

四、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的建议探究

(一)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严格按照《中小学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通知》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学校资产进行管理。落实资产管理的责任,城市普通中小学必须设置专职资产管理人员,乡镇普通中小学人员紧缺的学校必须设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严格执行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奖罚到位。建立资产折旧台账,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按要求不提折旧,其缺点是无法准确反映资产存量,很有必要按照《中小学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资产折旧台账,准确反映学校资产存量。单位领导、资产管理人员离任时,除单位领导、资产管理人员外的人员调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二)重点控制非流动资产管理的三个关口,即“采购关”“、使用关”、“报废关”

普通中小学的非流动资产采购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同时结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明确经费来源。加强捐赠、拨款等划拨等无偿取得的资产管理,保证非流动性资产登记完整、信息齐全,抓好“采购关”。非流动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保证资产安全、高效,确保所有资产在监控下运行。坚持定期盘点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出借审批制度、毁损追究赔偿制度,资产管理平台、财务账、学校台账应经常核对,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管好“使用关”。非流动资产到达规定使用年限、正常毁损报废,一定按照《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通知》要求办理。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核实,坚持做到不核实不签字,不签字不报废的原则,控好“报废关”。

(三)建立普通中小学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从非流动资产的配置、制度、使用、处置、清查、社会满意度六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每年进行一次,采用学校自评,主管部门复检的方式进行,评价的结果用于学校考核。总之,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管理,应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动态化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作者:李祖敏 单位:重庆黔江区教育委员会

上一篇:社区医疗保险管理分析 下一篇: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数据信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