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钓鱼 第9期

时间:2022-09-12 05:29:14

小猫钓鱼 第9期

朋友讲了这么一次采访经历:有位身家过亿的企业家,幼时家境困难,没有机会读书,小学毕业就开始谋生活,几经坎坷,终成大器。这位企业家和人谈话的时候,他人每每引经据典,尽显渊博,企业家却只讲一个故事,那就是小学时学过的《小马过河》,并且反复强调课文里的那句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他只上过小学,这篇课文却记得牢牢的,更重要的是,他坚持做下来,并且做到了。

这个故事让我大受启发,忍不住找来小学语文课本读一读。当时读书还算认真,许多课文是烂熟于胸的,多年之后重温,我先是感受到了些童年的温暖,然后潺潺汗下不止:原来许多惯常的道理,打小就自以为明白了,这么多年过去,终究没能做到,不仅没能做到,还时常自以为聪明,就像《猴子下山》里那只小猴子,一会儿掰个玉米,一会儿摘个桃子,一会儿摘个西瓜,一会儿去追逐小白兔,末了只好空手而归。

如果不是重新读一读小学课文,我想自己是很难觉察出这样的尴尬的。大概有不少朋友也和我一样,每天不自觉地打开网页,捕捉各类相关不相关的新闻热点,鼠标指点江山,键盘激扬文字,一天下来,似乎获取了不少信息量,可沉下心来,却发现除了几条醒目的标题,压根儿就没记住什么有用的东西,还美其名曰“信息饥渴症”。

这可不是什么信息时代的新鲜玩意儿。宋代大儒朱熹就发现,小孩读书比大人读书要更加认真,因为认字不多,读一段是一段,所以他提倡读书要先整顿几案,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襟危坐,“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最好是:“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其实不管是读书还是上网,抑或通过其他方式摄取信息,这样的方式都是很值得借鉴的。

有位好友在互联网行业工作,每天的重心就是从网上搜集各类资料,有一次给我展示他订阅的信息源,足足有数千条之多,我很是疑惑,每天看这么多东西,不眼花缭乱才怪,他告诉我,无非是三个字:“不跟风。”他将个人时间安排得极精准,工作时间只盯着自己需要的关键字,集中精力搜罗分析,对于所谓的网络热点,只在业余时间稍微浏览一下各类新闻,以期从中获得一些灵感,从来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发微博、刷网页,或是和其他人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这样一来就不至于掉进信息的泥潭,以至于迷失自我了。

这位好友还给我举了一个挺极端的例子,当年红军在长征路上,受到敌军围堵追击,信息来源极为有限,一次偶然的机会,领导人获取了一张旧报纸,上面报道了刘志丹等人在陕北建立根据地的消息,于是“豁然开朗”,最后移师陕北,奠定了革命基业。用朋友的话说:“选择关注自己最关注的信息就行了。”

将这样的习惯推广到工作和生活中,效果就很明显了,一位资深心理专家告诉我,人们往往以为专注的态度都是天生的,喜欢“以小见大”、“一语定终身”,不重视好习惯的自我养成,成年之后,没有了惯性约束,反而很容易放任自流,加上需要面对的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多变的环境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倾向于成为“多面手”,于是不少成年人反倒不如小孩做事那么认真,那么讲求效率了。

好习惯总是不那么平易近人的,比如养成专注的习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练习,效果也未见得佳。不过,这样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却能受益终身。

不妨再重温一下久违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吧。小猫跟着猫妈妈去河边钓鱼,一会儿捕捉蜻蜓,一会儿捕捉蝴蝶,最后一无所获,正在生气的时候,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钓鱼就钓鱼,不要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三心二意,怎么能钓到鱼呢?”

上一篇:刚毕业住地下室时 下一篇:预谋从江湖绝迹的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