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2-09-12 05:16:36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逐步趋向于素质化,因此国家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概念,宗旨是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在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透彻分析之后,提出了几项目前教学中的误区,希望能够引起注意,最后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拓展性课程做出详细解释,并举出实践例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质;课程;构建;实践

一、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主要特征介绍

1.1、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学习者在进行某一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最终能够能够获得的能力。目前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较为关注,尤其注重的是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的具有特殊性的综合能力,没有特定的知识点或者是技能要求,与过去理解的数学能力有一定的区别。在以往的数W学习中往往要求达到掌握知识点,能够完成教学应试教育所需内容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要掌握知识技能,又不是简单的只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主要要求的是学会在完成数学学习的时候理解到数学的本质和理念。目前的核心素养教学有明显的特点,在下面将具体解释。在对教学课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了解数学本质的目的,这是核心素养教育中很重要的过程。数学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思维模式的能力,在生活中遇到直接或者间接与数学有关系的问题时,能够通过事情所表现出的,理解出数学与自然和社会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以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的发生。简单的说就是数学学习已经不再是对知识技能的简单掌握过程,而是一种数学思维模式建立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技能掌握的基础之上又高于这个过程,在遇到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快建立数学思维模式,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

1.2、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主要特征

1.2.1、阶段性,持续性。具体的说就是在数学过程中,素养的形成是分阶段的,但是在阶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持续性。学生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这就是阶段性的过程,但是这种学习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终身学习的过程,伴随着人生的成长变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是变化的,因此每个阶段的素养都是不同的,这是十分自然的形成。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数学学习就是以运算和对知识点的总结为主,因为孩子的需要和能力有限,学习和能力培养就以此为重心,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以此为第一个阶段。但是到了中学时期,孩子的理解能力逐渐加强,开始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了,那么重心就会偏向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到了社会上,更多的是解决问题,实用性较为重要,那么学习就变成培养能力。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对数学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这种阶段是根据成长的经历而划分的,数学素养将根基不同的需求而变幻形式,适应能力的需求,这种能力将逐渐变得深入。这些不同的阶段并不是独立存在,或者有明显界限的,而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二种特性同时存在。

1.2.2、抽象性,情境性。在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将具体的公式或者定义牢记于心,再能够灵活应用那就是优秀的学生了,这种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简单直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获取,但是核心素养重在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存在的,能够实际感受或者总结经验就能获得的,这种能力十分的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需要一些情景或者模型等工具作为辅助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这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社会实践,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多去思考,善于总结和主动解决问题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能力培养就是为应用而存在的。

1.2.3、综合性。关于这个特性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核心素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数学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及用数学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要培养的目标,最终将综合体现在学生身上。核心素养的学习不是浮于表面,而是在参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在不断培养。教师会把知识点强调给学生,学生在运用知识点解决习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培养数学技能。但是态度和能力是无法传授的,只能在上面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善于总结和发现,这种能力不是先天的,更不是简单的背诵和学习就能获得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训获取的。因此我们才要对课程进行构建,设计出适合能力培养的方式,来辅助学生尽快找到获取能力的途径。

二、目前在构建小学数学“数学核心素养”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和对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十分重要,目前很多院校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不断的尝试课程设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素质,反而会将学生带入一种误区之中,因此必须及早发现和解决。

2.1、在设计核心素养培养课程的时候,首先是要在对基础知识足够的掌控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每个孩子在进行能力扩展的时候,必须要以专业知识掌握为根本,对概念中所阐述的内容要精准理解,书本里的法则和方法应该达到准确理解和表述的能力。但是在在目前的调查中显示,很多学校在课程设计中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课程,而是将已有的经典课程设计按部就班的拿来使用,这种做法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借鉴的过程中难免领悟不到课程设计的精髓,空有其表,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没有任何益处。在教学中出现的经验主义和拿来主义是缺乏实践支撑的,很难满足目前对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2.2、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实践作为依托,在实践中巩固知识,获取新的领悟。实践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素质的必要步骤,但是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内容,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将理论知识结合在实践中,所以实习课程的安排才是学生将课堂的理论转化为专业素质的关键步骤,是培养课程体现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很多学校中,或者由于校方不够重视,或者因为校方条件不成熟等等因素,导致实践并没有系统的规划。很多时候是教师将实践任务布置给学生家长,家长的能力不同,安排实践的程度就会有很大差异。在这种自行安排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地点较为分散,教师无法给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可以学习和讨论的对象,因此实习效果不佳,态度不够认真,有时候会缩短实践时间或者干脆放弃实践活动。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身就比较弱,这种没有亲自体会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很难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因此效果并不明显。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和学校的注意。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 下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设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