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园林施工养护的管理

时间:2022-09-12 04:12:30

浅析现代园林施工养护的管理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工程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而对于施工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才能将设计转化成实际成果 ,而后期养护则是对这个成果的维护,才能进一步促进和确保园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本文浅析了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31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园林既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也是人们休闲、游乐、观赏的主要场所,又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园林里植物种类繁多,可以释放出大量氧气,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优化环境。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管理,按照园林绿化设计要求栽树种花草并保证其成活,尽早发挥其绿化效果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工作;其中重要的工作是种植和养护管理园林,工程的前期是设计图纸核对现场,中期阶段是施工,施工要考虑进度和质量,后期是管理养护,注重实际效果确保美观实用。而目前城市绿化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园林施工与养护改善措施的重要性,以切实完成绿化种植与养护工作,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本文试就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有机结合的相关问题作一些分折。

1.园林施工要点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颁布,为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标准。按照规范,严格按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施工,对各项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

1.1 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工作,往往会加快施工进度。

1.2 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设法使植物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说设计是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绿化工程的施工将无从入手;如不严格按图施工,将会歪曲整个设计理念,影响绿化美化效果。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掌握、与设计单位的密切联系、严格按图施工,是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的基本前提。

1.3 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根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招投标制度在园林工程上的实施,更加有必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2.园林养护要点

园林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树木栽植是一时之事,而养护则是长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得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

2.1灌溉

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它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时要做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乔木不得少于90 kg,灌木不得少于60 kg。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其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①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得太深,以免伤根;②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2.2排水

土壤含水过多,易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以及不同的生长条件,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涝方法有:①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②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③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保持土壤湿润是树木成活的主要条件,除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外,还应根据气候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常绿树栽植后,干旱时除浇定根水外,对枝叶也应经常喷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终呈饱和状态,通气性不良,也不利于树木生长发育。低洼地区会导致积水,应注意挖排水沟及时排水。对大面积的绿化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区设置自动喷灌设备或预埋水管,定时浇水。

2.3施肥

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2.4病虫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2种,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利用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工和药物取得最佳效果。

3.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3.1施工与养护均是设计意图的再现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亦然。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在全景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3.2 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就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3.3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厚此薄彼,削减养护资金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4.结束语

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机结合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的面很广,本文难以一一论列。社会在不断在发展,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有待我们去作新的观察、新的探讨。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促使园林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上一篇:出入段线基坑降水的论述 下一篇:刍议三维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