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12 03:51:55

新常态调研报告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____年,____服务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新台阶,占GDP比重回升到40%以上,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力量。2015年,____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环境,突破重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迈上万亿新台阶,占GDP比重回升到40%以上

____年,全省服务业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1134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进一步扭转了____年以来服务业比重持续下降的局面,占GDP比重回升到40%以上,达到41.5%,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达到42.6%,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____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7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在服务业主要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81.58亿元,比上年增长9.2%;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143.21亿元,比上年增长7.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35.32亿元,比上年增长6.4%;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062.71亿元,仅比上年增长6.6%。

(二)全省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____年,全省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1303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虽然增幅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进一步上升,超过了一半,达到53.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637个,比上年增加820个,增长29.1%,完成投资6793.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为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服务业税收持续增长,从业人员明显增加

____年,全省服务业税收累计完成169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对税收增收贡献率达51.3%,占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1%以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服务业从业人员1366.2万人,增长3.8%,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7.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明显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行业内部呈现各具特色的新常态

1.金融业带动了全省服务业的发展

____年,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到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6494.82亿元,比年初增加3591.99亿元,增长10.9%。各项贷款余额25289.82亿元,比年初增加3408.80亿元,增长15.6%,贷款增幅高于存款增幅4.7个百分点,有力带动了全省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2.传统消费品市场平稳向好,网上零售额大幅增长

____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0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644.28亿元,增长13.6%。全省城镇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884.04亿元,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22.23亿元,增长13.2%,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0.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速稳中有升,餐饮收入相对低位徘徊。全省商品零售11069.56亿元,增长12.9%;餐饮收入736.72亿元,增长10.8%。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对消费品市场增长贡献较大。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56.4亿元,增长88.7%,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增速高75.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个百分点。

3.旅游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____年,全省旅游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内旅游消费兴旺,入境旅游市场回暖,旅游产业景气水平上升。据统计,全省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72亿人次,超过上年0.63亿人次,增长15.5%。实现旅游总收入3752.11亿元,超过上年546.50亿元,增长17.1%。

4.交通运输和邮电业保持较快增长

____年,全省各种运输方式累计完成货运量15.47亿吨,比上年增长15.2%;货物周转量5798.12亿吨公里,增长15.1%;客运量10.37亿人,增长10.1%;旅客周转量1458.24亿人公里,增长13.0%。

____年,全省邮政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8.66亿元(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比上年增长33.1%,全国排名第10位。主要传统邮政业务函件、包件和报刊等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快递业务创历史新高。全省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31亿件,比上年增长50.7%,日均完成90.8万件,业务总量居全国第10位。全省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1.38亿元,增长44.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排名第9位。

____年,全省电信业累计完成业务总量62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全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514.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606.8万户。全省互联网宽带用户为869.7万户,比上年净增56.4万户,增长6.9%。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3.0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2219公里,增长7.9%。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94.8%,比上年提高1.7个百

分点,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9.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小幅增长

____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5601.98万平方米,增长5.7%,比上年增幅下滑25.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002.60万平方米,增长5.0%,比上年增幅下滑26.6个百分点。全省商品房销售额3088.31亿元,增长10.7%,比上年增幅下滑26.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2543.76亿元,增长10.1%,比上年增幅下滑26.6个百分点。

(一)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产业结构的新常态表现为服务业占GDP比重处于主导地位。2013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____年又进一步上升到48.2%。____年____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比本省第二产业低5.4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市、区)服务业占GDP比重排序,____居第19位,与GDP排全国第9位相差了10位,不仅远远低于广东(49.1%)、浙江(47.9%)、江苏(46.7%)、山东(43.5%)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且低于黑龙江(45.1%)、贵州(44.6%)、甘肃(44.0%)、海南(51.9%)、云南(43.2%)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在中部六省中____排第3位,比山西(44.1%)和湖南(42.2%)分别低2.6和0.7个百分点。____年各市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除武汉市(49.0%)、恩施州(41.1%)和神农架林区(50.3%)超过40%外,其他市州均低于40%,其中宜昌(29.4%)、襄阳(29.5%)、鄂州(28.9%)、潜江(28.7%)和天门(28.4%)等5市在30%以下。

(二)服务业市场化低,开放程度还不高

经济新常态要求制度环境呈现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由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转为市场主导型经济体制,政府则由权力型政府转为服务型政府、由经济型政府转为社会型政府,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目前我省工业和建筑业中的国有经济比重都下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比例,但在服务业中,除了商业、一般服务业、公路运输等部门外,其他很多行业如金融、保险、电信、铁路、航空等几乎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保持着绝对的垄断地位,非国有经济比重很低。这些服务行业由于基本上游离于市场体制之外,感受不到内外开放条件下激烈的国际冲击和国内竞争,很多部门依然受到较强的政府调节,接受政府的定价或调价指令,即使在经营亏损时也能够获得财政补贴,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长期难以改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进程缓慢。而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新闻出版、城市公用事业等一些具有双重性质的服务行业,只看重其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意识形态等非经济职能,忽视其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影响了这些行业的正常发展。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发展后劲还不足

经济新常态中的消费结构新常态表现为“学乐康安美”(学习、快乐、健康、安全、美丽)的需求占比越来越高,“吃穿住行用”需求的占比相对下降。从各行业占比来看,____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这三个传统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9%,而金融业占比仅为12.1%,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动漫产业、服务外包、新型消费等新兴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

从服务业投资结构看,____服务业投资偏重于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直接用于扩大和提升现代服务业有效供给和需求的比例较小。____年服务业投资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这四个行业投资占全部服务业投资比重达79.4%,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比重均低于1%。对科学研究和高技术服务业投入不足不利于服务业的结构转型,减缓了服务业发展速度。

(四)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亏损面较大,扭亏增盈任务还很艰巨

全省5148家重点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统计数据显示,____年1-11月共有1246家企业经营出现亏损,亏损面为24.2%,接近四分之一,亏损额达129.4亿元。其中,亏损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17家,亏损额达113.4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亏损额的87.6%,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亏损额达85.8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亏损额的66.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亏损额达12.7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亏损额的9.8%;商务服务业亏损额达9.6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亏损额的7.4%;文化和体育业亏损额达4.2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亏损额的3.2%。亏损过亿元的企业有15家,亏损额达83.8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亏损额的64.8%,其中武汉铁路局亏损40.8亿元,武汉公交集团公司亏损18.1亿元,两家企业亏损额合计达58.9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亏损额的45.5%。加大扶持和改革重组力度,继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仍是当前我省服务业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____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引领新常态”的提出,意味着对新常态认识的逐步深化。经济新常态是我们期望出现的经济较理想的状态,它不会自动出现,需要进行引领,以走向好的经济新常态。针对新常态下____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引领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服务业发展考核评价力度,引导各地把思想统一到新常态上来

适应新常态,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

这个核心要素。思维模式决定发展高度。思想能否破冰,直接决定着行动能否突围。这就要求我们要自上而下地重新制定对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体系,引导各地把思想统一到新常态上来,高度重视服务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首要战略,努力营造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形成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立足省情和比较优势,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突出本地特色,逐步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____率先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工业4.0时代,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引擎。要加大服务业发展考核评价力度,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考评,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责分工,制订目标任务,定期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二)深化改革,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大环境

加快服务业领域改革步伐,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增强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启动效益,采取多种形式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一是加强政策支撑。逐步扩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规模,落实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贷款担保体系,为服务业企业提供规范的信贷融资服务。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破除垄断壁垒,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间资金向现代服务业转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推动企业主辅分离。鼓励企业将“营改增”辅业从主业中剥离出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主业,由“高、大、全”向“精、细、专”方向发展,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三)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经济新常态要求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引领市场把优质资源投向亟待发展的服务业。政府投资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在保持服务业投资不断增长的同时,合理选择服务业投资重点方向,提高投资效果,把工作重点放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上,让产能过剩、污染较大和两高行业的投资增速降下来,把金融保险、信息传输、中介服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提上去,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加大服务业示范园区投资力度,加快引进研发设计、文化传媒、网络信息等创意企业,努力使服务业结构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功能由自我完善型向为区域服务型转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让优质服务业企业直接上市融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战略性投资,开展海外并购和重组,参与全球竞争。对亏损企业加大资产重组与整合,尽快实现扭亏,帮助其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四)让更多人共同富裕,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经济新常态要求财富分配结构转型,即由原来主要强调国富向主要强调民富转型,由原来主要是少部分垄断行业致富向更多行业共同致富转型,由原来少部分人富裕向更多人共同富裕转型。一是要确保收入增加,增强消费能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增强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消费意愿。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收集力度和筹资融资能力,使职工老有所养,失有所供,病有所治,消除居民生活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预期;三是要培育消费热点,释放消费潜力。大力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提倡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推动旅游消费、汽车消费、文化消费、个性化和定制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五)积极实施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带动全省服务业大发展

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省级要重点抓好100个服务业改革试点和示范园区,重点培养100名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重点扶持100家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100个服务业知名品牌,重点推进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以此带动全省服务业突破性大发展。在省级实施“五个一百”工程带动下,全省各地要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引导服务业在本地区的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实现规模效益和特色发展。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在服务业重点项目、企业、品牌、人才及支持措施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施方案。要大力推动新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态。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促进服务业向制造业生产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渗透与融合,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上一篇: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国税局科长队伍建设的调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