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就是比,比思想等

时间:2022-09-12 02:28:24

竞争就是比,比思想等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是不随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规律。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是它的天性。其中,竞争性是核心。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下,强者胜出,弱者出局。在这个空前开放的时代,自我封闭自我陶醉根本就没有出路,敢比方知不足,敢拚才会赢。

敢比,才有进取心

许明方

不查不知道,天津服务业比重真的比较落后!!!

这是在网上一个论坛中看到的一个标题。

它有三个惊叹号。

网上论坛,说什么的都有,本应见怪不怪。但,众所周知,天津是大城市,曾经的三大直辖市之一、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说它服务业“比较落后”,一下难以接受,于是,就去看帖子是怎么说的一

我以前查过06年天津服务业增加值,杭州服务业增加值,一比,天津1700多,杭州1400多,那时感到很欣慰。

今天看到戴市长的一个报告,说天津服务业占GDP比重在全国排30多名。我无比诧异,于是开始查了好多数据。

天津目前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40%,到2011年提高到45‰

然后查了杭州的,目前是47%,到2011年是5a%;

沈阳的,目前是47%,未来规划没查到;

然后查了杭州的金融增加值,240亿,占服务业比重是9%,2011年提高到12‰

天津的金融增加值,170亿,比重5%,2011年提高到8%。

然后又看了成都,南京等地的,天津虽然在“值”上都比他们多,可是所占比例却大不如人家,尤其是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人家现在都差不多在47%左右,远远高于我们2010年的45%。

有了解金融的朋友请分析一下,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了,就算到了2011年,我们的比别看来仍然不如人家……

跟这个帖灌水的人不少,好像都是天津人,语气也多是困惑与焦虑。

只是,不知道这些数字是不是准确?而且,提到的那些城市都是省会市,有―个省托着,一个省的服务业多集中在那里,与我们一个孤立的城市有区别。

但,不论怎么找理由,你得承认,确实是存在差距!

这样一比,还真是吓人一跳。

老百姓没什么顾忌,什么都敢比,因为他们没有乌纱帽,因为他们期盼自己的城市好,希望自己的生活好。

他们干嘛不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行比,相识不相识的人,有意无意地都喜欢相互比比,用网络语言称这为“晒”,晒工资,晒奖金,晒哪里的姑娘俊,晒哪个城市发展得快,等等。 民间有句俗语“仨瓜俩枣,都捡大的挑”,这也是比。

比,是人的一种天性。

物竞天择,就是比。

有一个朋友,副教授,算高级知识分子。年前去中央党校学习,回来说,全班学员一百多位,来自五湖四海,去食堂吃饭,也不知谁开的头,没聊几句,就开始晒薪水了。大家比得很认真,在比薪水高低的同时,把当地的物价水平都考虑进去。当然,比出来收入多的人就得意与自豪溢于言表了,享受别人对他的羡慕,享受别人对他生活的那座城市的羡慕。

人行天地间,谁都不可能真正的“遗世而独立”,尤其是经济和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跟人比,城跟城比,国跟国比。

比,很多时候是一种关注,――如果你牵挂一个城市的前途,你自然就会有意无意地拿它跟别的地方比。就像北方论坛上的这位发帖人那样。其实,稍微留心一下,你会听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声音,有很多这样的比。作为天津人,没多少人能管住自己不把滨海新区跟浦东新区、深圳特区比,把新近争取到的中新生态城跟苏州工业园区比,把天津港跟上海港、青岛港比……

身边的事更要比:

“天津站改造以来,原本遍布全市的20多个火车票代售点莫名其妙消失大半,多不方便啊……在其他一些大中城市,甚至邯郸这样的小城市,都很容易在街头找到火车票代售点,直接电脑出票的。”

“地铁南楼站的售票机统共有5、6个吧,常常就一台能用,剩下全坏了,而且连着好几天,害得乘客排大队。为什么坏了不报修,没人管?你再看看上海地铁,任意一个闸机坏了马上有维修,扶梯不动了连夜抢修。”

市场经济,竞争是一个基本原则,而竞争的实质就是比,汰弱留强,去劣存优。比的前提是敢比。敢比,才有进取心。

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逻辑关系,也是老百姓讲的“理儿”。因为这个“理儿”,他们理所当然地去比。

再说前面那位帖主提到的服务业。

服务业,的确是最该被关注的。当今世界,但凡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都非常强势。拿美国来说――又是比!在美国,目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5%以上,服务业就业人数占非农业就业总数的84~/o,超过了1.1亿。有一些专家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真实动力正是来自于服务业。

对天津服务业的现状,市长戴相龙也在比。2007年9月12日他在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虽然跟昨天的自己比,天津的服务业;keg起色,但和别的许多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也远不适应天津的发展。一是发展规模小。2006年,天津服务业比重为40.2%,比全国水平仅高0.7个百分点,比京沪穗分别低30.7、10.4、17.4个百分点,服务业总量仅相当于北京和上海的三分之一,广州的二分之一,在47个大中城市中排在第31位。二是发展水平低。目前天津市以商贸餐饮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发展速度较慢。2056年,天津市金融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0.4%,比京沪穗分别低7.2、4.2和3.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比重为5%,比京沪穗分别低7.2、2.8和2.8个百分点。北京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是天津的3倍,业务收入是天津的10倍。三是发展活力弱。当前,天津市服务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思想、体制和政策障碍,改革比较滞后,许多服务领域没有完全放开。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市场竞争不充分。在通信、卫生、传媒、公共设施服务等领域存在着垄断经营或市场准入条件过高等问题。戴市长说,我们因此要增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升城市功能。

才上东北又下江南

晓 越

一寻常青年,毕业5年,跳槽3次,转战华北东北和江南,一次比一次牛,现在月薪1万了。没别的,就是敢比敢拚

表弟苏阳决定在无锡买房了。

“喏,首付已经交啦。”电话那边,他不紧不慢地说。那口气,买房安家跟买台笔记本电脑没啥区别,轻飘随意一如既往。这小子去年9月刚去的常州,这么快就见异思迁了,居然!

“那……那你们天津的新房怎么办?”我条件反射一般冲口而出,说完就感觉自己十足的老古董嘴脸,一准又要招来表弟的嬉笑了。嗨,这家伙也忒跳跃性思维了吧!记得几个月前,他还在他那120平的新房里抱着媳

妇美得直打滚呢。

“出租呗。这难道还是个问题?”表弟果然开始怀疑我这个表姐的智商了。

“你可真!心若浮萍,没定性。”我挑衅了。

“姐,不是我善变。你知道吗,我现在的薪水比在天津时候的3倍还要多,当然啦,也比我老婆现在挣的多。再说,这里的饮食起居――哦,‘居’暂时除外,都比在天津时候舒坦。别的不说,就说去饭馆吃饭这一项,在这里,你任何时间去就餐都被奉若上宾。你说在天津成吗?在天津我多少次因为中午加班,过了吃饭时间,被所有的餐馆拒之门外,害我吃了多少顿方便面,到现在一闻康师傅味儿,还头晕呢……而且这里处处飘着吴侬软语,时时能看到漂亮美眉,哈哈,我现在特理解乾隆爷当年为什么飙足劲儿屡下江南了。繁华,舒适,养眼。喏,有钱就是有好心情啊。”

“你呀,就是一只蹦来蹦去的小经济动物!”我

表弟苏阳,出生在河北省承德市,高中毕业考入河北省的一所工业大学机电系本科,2003年毕业后来到天津,曾就职于一家小设计所,过了一年应聘进入一家电池制造公司,去年初主动辞职。2007年9月应聘到江苏常州一美资公司,任设备工程师。

这就是他的简历。有时候我忍不住想,如果有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人的行为取向,表弟苏阳绝对是个难得的样本。

按说表弟不是什么大家子弟出身,他父母,也就是我舅舅舅妈,是承德最普通不过的工薪族。他就读的学校,也非名牌,专业虽然说得过去,却也不至于有多了得。可英雄莫问出处,就这么一寻常青年,毕业5年,跳槽3次,转战华北东北和江南,一次比一次牛,现在月薪1万了,用我婆婆的话说,真挺德行的。

其实,苏阳一开始也没这么大的闯劲和魄力。就说2033他毕业那阵子,三天两头往我家跑,不图别的,就一门心思想着把户口落天津。若能脱承入津,就烧高香庆贺了。我舅舅舅妈也一天三五个电话打过来,催我们帮忙。老长一段时间,我家电话里总是传出承德话,我爱人没少拿这个开玩笑,当然是善意的。舅舅说话一向直白,他说承德这小地方哪能跟天津比呢,天津,天子渡口,怎么着也是直辖市呀,是大城市,市面大,机会多。舅舅是个戏迷,他几句话就扯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了,说如果苏阳能在天津落户,他今后听个戏也方便,哪像承德,一年能碰上几个名角儿呢。想一想舅舅就这么一个儿子,打心眼里哪舍得放孩子走呢,可为了苏阳能有更好的发展,他做出牺牲了。还好,苏阳很快应聘到天津一家机电设计所,薪水不多,其实哪怕不发薪他也不会太介意的,只要户口能落下来――经过一番运作,他的户口临时落我家了。承德人苏阳,于是乎摇身一变,成了天津人苏阳。

很快,那家规模很小的机电设计所满足不了天津人苏阳的口胃,有时和我聊起工作来,就和大学同学比,说谁谁在大企业,怎么怎么好。一年以后,他自己去应聘,跳槽去了一家电池制造公司,收入随之往上窜了一截儿,3千左右,赶上我爱人的收入了。我爱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也算名校博士毕业,在高校教书,工作小10年了,每月拿到手的也不过就这个数。嗨,我们也比上啦。

表弟工作渐入佳境,恋爱也谈得有声有色。女友算是青梅竹马,也承德人,俩人中学同班,那时彼此就挺意意思思的,女孩儿后来自费去了俄罗斯上大学,学管理,一毕业也来天津了,一对有情人儿聚到了―起,没二话,很快就开始谈婚论嫁了。

结婚得有房。表弟看上了南开区的一套3室2厅,那是2005年,天津的房价刚长不久,均价还不到4000,现在看那是真便宜,可当时却着实让人倒吸几口气呢,120平方米,近50万,不是小数目了。表弟及其女友暂时当了一把“啃老族”,双方家长倾囊相助,婚房很快搞定。

表弟结婚那天,我舅舅喝高了,酒糟鼻红彤彤的,美。我舅妈也没像往常那样桌底下拿脚踩他,难得这么开心啊。老两口说,他们承德的街坊四邻一听说苏阳如今在天津安居乐业了,羡慕得不行,都说这孩子可真出息啊,不知不觉就是大地方的人啦,以后他们有啥事儿,保不准还得请苏阳帮着呢。

新媳妇庄小慧一看就知道是个玲珑精致的人儿,她爹去世得早,一直跟母亲相依为命。庄妈妈的满意写在脸上。这么多年一个人拉扯个孩子不容易,现如今女儿女婿都在大城市里扎下了根,她觉得足可告慰夫君了。

表弟的故事如果到此为止,完全可以用张爱玲喜欢的那句好辞儿来收官:现世安好,岁月静美。 可真实的人生往往比书本上的小说来得更加戏剧化,峰回路转,道是收官,却才刚刚开始一

盯着小慧那鼓囊囊的荷包,

他心中的那个“止赢点”

哗啦啦又往上窜了

苏阳职场上的第二次华丽转身,跟他的新婚妻子有关。

说起来人生真是充满了偶然,谁都没想到,庄小慧竟然因为“会吵架”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她和苏阳的新房买的时候是精装修,乍一看欧陆风情挺雅致,住起来才知道好多地方不对劲儿,换别的业主吵吵骂骂也就对付了,偏偏小慧是个精细人,在国外呆过几年,又见过真格儿的欧陆风情是啥样子,有得比,所以跟开发商理论起来,她是有理有据从容不追,一来二去的,开发商服了,认定她是一块料儿,索性生请来公司搞客户服务吧,薪俸从优,这才真是不打不相识呢。

去年5月,小慧所在的地产公司在沈阳的楼盘缺人,火线调小慧去负责销售,条件是升职升薪,收入比俩人在天津加在一起的还多。小两口一合计,合适,去。可新婚不久,俩人还如胶似漆着呢,谁受得了两地分居呀,表弟一拍脑门,干脆辞职得了,自己不信到沈阳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这么算的账:俩人在天津的收入加起来是6千左右,庄小慧到沈阳一个人的收入就是7千,自己有把握找个和在天津收入差不多的工作,加起来的收入就是1万了。

俩人没跟家长打招呼,自作主张一起奔赴沈阳。 我舅舅舅妈事后得知他们舍天津取沈阳,气得差点儿背过气去,他们骂儿子浑,刚安定下来就这么瞎折腾。苏阳的丈母娘也脑羞成怒,她寡居小半辈子,就盼着闺女能过上稳妥安宁的日子,好不容易从承德蹦到天津,房子也有了,女儿女婿工作也不错,她就等着他俩有了小宝宝,自己过来帮着科理呢,谁曾想这两个小祖宗主意这么大!

再说苏阳,随娇妻到沈阳后,小慧很快投入新的工作,如鱼得水,而他的求职路就没有那么顺啦,原因在他――可能连苏阳自己也没料到,无形之中他的求职心态发生了改变。他想的是,辞了职,放弃刚安顿好的家,大老远地从天津赶过来,找到的工作挣钱还跟以前一个样,凭什么呀!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机会成本上考虑,他必须都得比以前挣得更多。他的收入预期一提高,找起工作来难度就增大了。

一个月下来,小慧领来了厚厚一沓银子,苏阳却没有谋到他理想的差事,这下他真的坐不住了。小慧倒是一旁巧言相慰,可她越安慰,他这个做男人的面子上越是挂不住。而且,盯着小慧那鼓囊囊的荷包,他心中的那个“止赢点”哗啦啦又往上窜了,不行,我苏阳怎么着也不能比媳妇挣得少呀,都说比翼双飞,我现在还根本没有翅膀,咋飞!这下子好了,他比来比去的那个参照系又变了,

自家老婆把他的身价给拱得更高。

苏阳的心大了,跟老婆在不在一起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挣到理想中的薪酬才是第一要务。他想,甭一棵树上吊死,扩大范围吧,哪里给的钱多就去哪里。他打开电脑,开始满世界撒网。

常州也不过是

表弟职业生涯中的―个驿站。

他会走得更远

别说,还真给他找到了。江苏常州一家美资公司向他摇出了橄榄枝,月薪1万,见习期―年月薪8千,远远超过了他之前的薪水,连他老婆的也超了!那公司聘用他,是因为他先前在天津公司负责管理的设备,恰恰是他们正准备使用的,他是成熟的工程师,比从美国派人来便宜得多。又是比,每家一笔账,谁都不含糊。

去年9月初,表弟飞赴常州,很快就开了洋荤一出国去接收一批设备了。

相比苏阳,我和老公觉得我们的事业简直就像一方透明的天花板,一目了然,鲜有惊艳。我们怎么就这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呢?“人家苏阳主要是一步迈出去视野开阔,敢比,才这么有动力有拼劲儿。”老公总结。我调侃道,“您家高堂也敢比,前天不就志得意满地说,他的一双儿女怎么着也不至于失业,他楼下的薛姐下岗搞环卫。老人家也爱比,只是箭头朝下。”老公白了我N眼,啐我刻薄。

苏阳和庄小慧当初因不舍分离妇唱夫随去了东北,现在小两口钱倒是比以前多挣了不少,可人儿却一南一北隔山隔水。双方的父母对此都老大不乐意,老人们最在意的是安安稳稳。苏阳和小慧却不理会,可巧小慧所在的房产公司在江苏无锡又买了地,精明的小慧就以爱人在常州工作为由要求调动。因为她在沈阳工作出色,已经打开了局面,就获准了。无锡距常州60公里,跟在一个城市没太大区别,劳燕分飞的一对又飞到了一起。俩人都喜欢江南,不约而同地想到在无锡买房安居。房子就买小慧他们公司的呗,还可以多优惠!反正俩人现在的账户数字涨得很快。

我舅舅舅妈去了趟苏锡常杭,回来后一个劲儿感叹自己真是老了,跟不上孩子们的节奏了,看得眼花缭乱。算了,不管他们了,嗨,就是想管,管得了吗?

我知道,常州也不过是表弟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驿站,他会走得更远一刚才,他就打来了一个电话,说过些日子争取去上海,跻身上海滩的汽车行业。“我都打听过了,那儿的收入……”看,这小子又比上啦。

比的实质是比思想

宁寒英

那位叫苏阳的青年,在职场上转战南北,恐怕在现在的年轻人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套用一个现在时髦的词儿,叫做“流动性”,引出一个职场中较有普遍性的问题:忠诚。他们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的价值观自然与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的人截然不同。可以批评他们频繁跳槽,批判他们的追求,但也不能不承认其中的合理性,人才因竞争因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流动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

拿他们与上代人比,比的是思想。 从记事时起,我听到的第一个有关人比人的故事,是我叔叔讲的。他们村有一姓姚的中年农民,一直是爱笑爱闹的主儿。一天去县城办事,回来后躺床两天不吃也不喝,不笑也不闹,大家还以为他哪里不舒服了呢,问他,不说。一问再问,他懒洋洋地回答,没见城里人干啥,却每天都有鸡吃,即使不吃鸡,也有鸡蛋吃,想想咱乡下人,辛辛苦苦喂了一圈的鸡,可平日哪舍得宰一只,好不容易攒几个鸡蛋,还想着拿出去换点儿钱买锄头、买布、针头线脑什么的,都是人,差别就这么大?什么时候,咱们才能想吃鸡就吃鸡,想吃鸡蛋就吃鸡蛋呢?

叔叔是当笑话说给我们听的,当时,我好像也确实跟着笑个不停。现在想想,这哪是段子呀,整个一黑色幽默!姚农民有那样的想法一点儿也不可笑,可笑的是那个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死板一块,他根本就没办法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只能独自躺炕上郁闷罢了。我想改革开放以后,姚农民肯定是第一批进城的农民工。

再往深一层看,这个农民应该是有思想的。如果他真是很早就进城打工,并因此改变了自己及其家庭的生活状态,那么拿他与其他落后于他的人比,就是比的思想了。

在这个意义上,比的实质是比思想。

跟姚农民比,那位苏阳显然是赶上了好时候,市场经济,体制活了,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他才能在比较中不断超越自我。话又说回来,同样的体制下,为什么苏阳能够一步一步轻舞飞扬,一些比他甚至更有才华的年轻人却原地踏步固守平庸呢?这恐怕就是个人观念和机遇的问题了,其中,观念的因素是关键。苏阳在人才市场里一通摸爬滚打之后,他的观念已经完全市场化了,变得开放而自信,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个体的人如此,一城一国也这样。历史上,中国不就曾经有过闭关锁国不闻不比盲目自大差点儿亡国的危急时刻,也有过与世隔绝埋头内斗的荒诞年月,这都跟不愿比、不敢比,因为某些原因存心不比有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是不随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规律。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是它的天性。其中,竞争性是核心。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下,强者胜出,弱者出局。显然,竞争就是比。在这个空前开放的时代,自我封闭自我陶醉根本就没有出路,敢比方知不足,敢拚才会赢。

――要说比,比的就是这个思想,这就是比的思想,包括着你的价值观,你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嘴上讲市场,思想上并没有真正的市场化,那只能说是伪市场化。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是改革我们的认识、观念,开放我们的思想。

敢比,还要会比,而会比,则取决于思想。曾有人说过这么一个笑话:某西北城市的市长带着一千人马去上海考察。随行者都为上海的繁华所震撼,感叹着这里改革开放的力度、经济的强势、规划的高明,等等,自然萌生学习效仿的激情。大家以为市长大人也有同感。谁知这位市长一直不吭一声。等到回去之后开考察总结会,他才仰天长笑,然后说:“大名鼎鼎的上海不过如此,很多地方还不及咱们啊!”他这番话,既是开场白,也是结束语,一下午的会变成闲聊会,与大上海没什么关系了。私下里,有胆大者分析,咱们市长可能是看不明白上海,所以说不如我们这儿,或者他觉得自己驾驭不了上海那样的大都市,所以他说不如咱们这儿……

比,是人的天性,比,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人与人比,比的是思想。城市同样。

上一篇:新富 第12期 下一篇:为什么要活,活着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