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庸小说看文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时间:2022-09-12 01:37:06

从金庸小说看文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摘 要: 本文以《射雕英雄传》中的一段故事为引,分析了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典故的巧妙融会,并以此为例,指出当前文学创作、文学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播的缺失,以引起人们的反思和注意。

关键词: 金庸小说 《射雕英雄传》 中国古典文化 巧妙融会

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数量之多可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然而正如胡适在《中国文艺复兴》所说,它们大致可分两大类型:一类是“死了的文学”,一类是“活的文学”。[1]同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学习的文学知识也可以分为这样两类,能不能活学活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一段为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文学创作者、文学评论家亦或文学教育家在创作、品析或施教上的思考和创新。

金庸的传统文化功底极为深厚,在他的作品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佛学医道不是简单地引用、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在故事中,淡无痕迹却又随处可见。下面我以《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找一灯大师求医一段为例来进行解读。

一灯大师和“渔樵耕读”四大高徒在高山隐居,因担心瑛姑寻仇,四大高徒小心翼翼,对所有上山可疑人等严加盘查。郭靖、黄蓉一到山下就被发现,他们百般阻挠,不让上山。“渔”、“樵”、“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被黄蓉轻轻松松打发了。最后碰上的“读”文化水平最高,出了不少颇见功力的文化题刁难二人。

“读”先是一诵三叹地念《论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黄蓉听后当下冷笑一声,激了一句:“《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读”愕然而止,说道:“甚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黄蓉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读”愕然:“《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那书生听她这般牵强附会地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可心中也暗服她的聪明机智。接着又出了三道题。

先来了个拆字诗谜:“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却掩半床无所有。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黄蓉便道:“‘六’字下面一个‘一’一个‘十’,是个‘辛’字;‘杏’字上加横、下去‘口’,是个‘未’字;半个‘床’字加‘大’加一点,是个‘状’字;‘完’挂冠,是个‘元’字。辛未状元,失敬失敬,原来是位辛未科的状元爷。”轻松过了第一关。“读”四下一望,见山边有一排棕榈,树叶随风而动,宛若挥扇,接着即景生问:“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这上联既是即景,又隐然自抬身分。黄蓉对道:“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对仗工整,顺带着把“读”消遣了一把。那书生又道:“琴瑟琵琶,王一般头面。”黄蓉对道:“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至联一出,书生大惊,站起身来,长袖一挥,向黄蓉一揖到地,说道:“在下拜服。”这个所谓数十年来无人能对出的绝对,许多年前黄蓉的父亲黄药师就有了下联,他作此对时,陈玄风、曲灵风、陆乘风、冯默风随侍在侧,便以此联与四大弟子开玩笑。其时黄蓉尚未出世,后来听父亲谈及过,今日正好拿来用到“渔樵耕读”四人身上。

事至此,障碍已基本扫清,“读”虽输得心服口服,但看看郭靖背着黄蓉,于是又抓住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圣子训导做文章,黄蓉当下小嘴一撇,说道:“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他的话怎么也信得的?”那书生怒道:“孟夫子是大圣大贤,他的话怎么信不得?”黄蓉笑吟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那书生越想越对,呆在当地,半晌说不出话来。原来这首诗是黄药师所作,他非汤武、薄周孔,对圣贤传下来的言语,挖空了心思加以驳斥嘲讽,曾作了不少诗词歌赋来讽刺孔孟。这首诗最后两句言道:战国之时,周天子尚在,孟子何以不去辅佐王室,却去向梁惠王、齐宣王求官做?这未免是大违于圣贤之道。事至此,“读”终于完全服气了,读者们也松了口气。

在上面的故事中,其实从孔门弟子到谜语对联,再到“读”出的三道题,都不是金庸的原创,都是中国古书中的精华故事,被金庸巧妙借用在了书中。

“辛未状元”的谜语出自明人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之“袁舜臣诗谜梦验”。明隆庆辛未会试,李诩的同乡、江阴人袁舜臣雄心勃勃要夺状元。会试时,举子入场,伴送灯笼多写有某科状元以取吉兆,袁舜臣独作此诗谜题于灯上。考生们都猜测他这灯笼必有说法,但M场惟苏州人刘{一见能识之。虽然袁舜臣最终未能夺冠,其敏才亦为人所称。[2]

那两幅对联,第一副被称为“仙对”,出自《评释巧对》。第二副是“唐状元对”,明代状元唐皋奉命出使朝鲜时,朝鲜国君出了个“王一般头面”的上联让他对,唐皋毫不客气回了他个“四小鬼各自肚肠”。“唐状元对”和“孔门弟子冠者几人少年几人”,在冯梦龙的《古今笑》一书中都有收入。孔门弟子几个大人几个小孩的问题,原是北齐高祖的一个弄臣石动c的故事:石动c尝诣国学,问博士曰:“孔门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冠?几人未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c曰:“先生读书,岂合不解?冠者三十人,未冠者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解之?”动c曰:“‘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皆大笑。[3]

“乞丐何曾有二妻”这首诗不是黄蓉的原创,当然也不是黄药师写的,同样在冯梦龙的《古今笑》中可以找到。原文是:“李太伯贤而有文章,素不喜佛,不喜孟子,好饮酒。一日有达官送酒数斗,太伯家酿亦熟,一士人无计得饮,乃作诗数首骂孟子,其一云: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必纷纷说魏齐?”

虽然我们知道了上面这些精彩的文字、故事都是金庸借用的,然而看看这古老的诗谜、对联和金庸文中的人物结合得是多么的天衣无缝、相辅相成而又新意迭出,我们不得不佩服金庸的知识与才华。这些东西肯定早已被他融会于心、共冶一炉,才能如探囊取物般用得如此得心应手。知识只有消化了才有营养,这世上读过《古今笑》的人多了去了,天下才子多了去了,有几个能像金庸这样把它幻化为自己的东西?

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夸柳永“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现在能当得起此话的华人作家恐怕只有金庸。正如倪匡对金庸的评价:“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造诣,与任何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相比都毫不逊色。这位当代的关汉卿、曹雪芹,也完全可以与西方文学史上泰斗级的人物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相提并论。金庸的《鹿鼎记》、《天龙八部》等作品,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梁守中《武侠小说话古今》一书中有篇《武侠小说――华侨子女的中文课本》,文中写道:“曾听一些留学生说,不少世代旅居外国的华侨子女,由于从小便学当地语言,因此对居住国的语言文字颇为熟悉,但对中文却比较陌生。他们的父母便用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来吸引他们,让他们在阅读中提高中文水平,不忘祖国的灿烂文化。结果这些华侨子女,果然从武侠小说中学到了不少中文文字,而且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后来所具有的汉文化知识,大多数不是从老师、家长中学得,而是从武侠小说中领略到的。”[4]

然则纵观现在的一些古典文学赏析文字或者文学教育,大都必先分析表达了作者何种心情,然后循此来感受赏析。其实对于读者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而是自己从中能感受到什么。就像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文中所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是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易抹煞。”[5]

但我们现在的文学评论家却大都喜欢作解剖术,把一篇好好的文章肢解的七零八落。不少语文教师也乐于此道,字词句篇,索引求证,探幽入微,但都疏于了对文意的整体领悟和感受,使人读之味同嚼蜡。不仅如此,在评论或教育中,也缺乏对传统文学精华的化解和活用,古典与现代缺乏沟通,以致使中华古典文化之精华沉寂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使现在的“80后”、“90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文化认同感逐代衰减,充斥在小说、电视中都是毫无中华文化根基的苍白文字,“哈韩”、“哈日”之风日盛,而我们的国粹却日渐式微。笔者无意贬低这些域外文化,相反中华文化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对世界文化的兼容并蓄、吐故纳新。但现在却是不分良莠,一味接受,而对于自己的老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有人说:“要征服一个民族,就要征服她的文化,要征服她的文化,就要征服她的人,而要征服她的人,最有效的就是征服她的儿童,从小改变孩子们的价值观,淡化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从而使他们对于外族的文化产生一种依赖感,最终让他们抛弃自己的民族。”对照现状,这段话着实震聋发聩;对照那些华侨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我们的教育是否感觉汗颜。

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丰富且容易,“知识经济”早已升级为“头脑经济”,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丰富,还要善于运用,才会取得最大的成功,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灵活的头脑和发达的想象力。面对外来文化的侵略,“闭关锁国”不是办法,最明智之举就是主动出击――用文化反文化侵略。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能再做那种孤芳自赏、自以为豪的“闺房文化”,而要走出书斋,走出史籍,走近生活,走向世界。这要求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也应积极、及时地调整思路和方式,以顺应这个潮流和时代的要求,金庸小说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巧妙融会无疑为文学创作者和教育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胡适全集(第1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华书局,1982,1997.

[3][明]冯梦龙.古今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4]梁守中.武侠小说话古今.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出版社,1992.

[5]梁启超.梁著作文入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

[6]孙涛.平生最识江湖味.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

上一篇:英国开放大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下一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