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高血压:限盐\补钾并重

时间:2022-09-12 11:46:16

防治高血压:限盐\补钾并重

我国居民普遍存在高盐摄入的饮食习惯,多中心国际钠、钾和血压研究显示,在其52个研究中心中,中国北方人群的24小时尿钠水平(反映钠摄入量的最可靠指标)高居首位。“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盐摄入量平均为12克,远远高于机体对盐的生理需要量。由于我国居民长期养成的高盐饮食习惯,使人群的盐阈有所提高,即对盐的口味加重,这给推行限盐带来很大困难。

限盐

许多证据表明,减少钠盐摄入量是人群高血压防治最可行和有效的措施。对于高盐摄入的地区和人群,推广限盐摄入的意义尤为重要。美、英等国推荐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不超过5克。

限盐摄入具有肯定的降压作用。有证据表明,长期限盐摄入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限盐摄入不仅使血压下降,经10~15年随访,还显示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30%;适度限盐还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量、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减少尿钙的排泄量。

在我国要达到每天盐摄入量少于5克的目标,很难一蹴而就。可推行逐步减少盐摄入量的分步走策略,即从适度限盐做起,将每天盐摄入量在原有基础上先减少1/3。如上海地区居民目前每天盐摄入量平均为10 克,可先减少到6~7克/天。有证据表明,即使适度限盐,对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危害也会产生有益作用。

西方国家人群摄入的盐大多来源于加工食品和软饮料,因此可以通过在制成品中标明钠含量,以达到警示并减少钠摄入量的目的。我国人群摄入的钠主要来源于烹饪,必须通过减少烹饪时的用盐量、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以达到减少钠盐摄入量的目的。

限盐要从儿童做起

高盐摄入会提高儿童的盐阈,造成以后的盐摄入量持续处于高水平,并给限盐摄入带来困难。因此,从儿童起就要注意减少盐摄入量,包括那些含钠量较高的软饮料。

钠盐与血压关系密切

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观察研究表明,盐(氯化钠)摄入量是决定人群血压水平的重要因素。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也表明,膳食中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与每天盐摄入量

芬兰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24 小时尿钠排泄量与冠心病死亡、心血管病死亡及全因死亡显著相关,高钠摄入则是冠心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补钾

许多研究证明,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增加钾摄入可对抗高钠摄入的危害。

我国居民的钾摄入量普遍偏低,尿钾/钠比值仅为0.15,远低于西方人群的1左右。美国国家高血压教育计划更推荐将尿钾/钠比值提高到2。

严格限盐在实际推广中有一定困难。在适度限盐的同时增加钾摄入量,推广代用盐可能是一种简单易行、高成本效益比的人群高血压防治策略,对高钠、低钾摄入的我国北方地区尤为适用。当然,代用盐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钠与钾在血压调节中相互作用的机制也需要进一步阐明。

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低钠或高钾摄入无论对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血压者都有降血压作用,但在不同个体或人群,血压下降的程度不同。国外研究表明,低钠摄入的降压作用在非洲裔、高血压患者或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温馨提醒

盐不是高血压惟一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大力推广限盐的同时,还要重视纠正其他不良的生活方式,尤其要控制体重的过度增加。

上一篇:“飞蚊”症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养心药“携手”降压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