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壁垒对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12 10:47:16

浅析绿色壁垒对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 要: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严格,使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数量下降、成本增加,且被波及的产品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我省农产品的出口。为此本文分析了我省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并提出可行应对措施。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ISO14000 《肯定列表制度》

一、绿色贸易壁垒

1.绿色贸易壁垒定义。绿色壁垒又叫环境贸易壁垒,指进口国政府或其社会团体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刻的技术标准或法规,对进口商品加以准入禁止、限制或抵制, 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的非关税技术壁垒。

2.绿色贸易壁垒特点。(1)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了消费者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身体健康等心理,从而获得了广泛支持,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许多双边或多边公约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2)保护方式的隐蔽性。许多发达国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对进口产品采取了高于世界平均检测水平,并把这些检测披上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合理外衣,使其更加隐蔽。(3)保护的广泛性。绿色环境壁垒似乎有传染性,一旦一个国家采取其他国家也会跟风采取。所针对产品也会由产品本身蔓延到产品的生产、包装及后期处理。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1.农产品出口数量下降。河北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理应在全国占重要位置,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自2002年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率达22.4%之后,同比增长率便逐年下降,2009年甚至降到2.0%。河北省农产品出口量仅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量的不足3%。这些数据都形象说明,绿色壁垒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阻碍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

2.出口成本增加。绿色壁垒要求将环境、生态科学等原理运用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甚至报废处理的每一个环节。由于国外检测标准不断提高,河北省需要进口检测仪器,或者需要将产品送检国外认证机构检验认证。高昂的检测费用增加了河北省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了竞争力。

3.被波及产品范围扩大。最初绿色贸易壁垒主要影响河北省一些水产品、禽畜产品等以动物为来源的农产品。但因欧盟和日本的检测指标变得更严格,现已波及到我省植物产品以及这些植物产品的衍生产品,如水果、蔬菜、茶叶、蜂蜜等都受到很大冲及,且范围越来越广。因我省实际生产技术相对低下,便造成了河北省针对日欧农产品出口数量迅速下降并持续低迷。

三、河北省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1.外部原因。河北省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外因是主要进口国即日本、欧盟和美国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1)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河北省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已达300多家,对日农产品出口量曾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据石家庄海关统计,在2006年5月29日日本颁布了《肯定列表》后,河北省对日农产品出口开始大幅下降。《肯定列表》规定,如果出口日本的农产品的残留物含量达不到《肯定列表》要求,就会被禁止流通。日对进口农产品残留物限量标准由 2470条增加到53862条,几乎囊括了河北省农产品在生产加工中所有可能用到的饲料添加剂、农药、兽药、等农业化学品。

欧盟严格的农药禁令与食品安全法。欧盟于2003年12月31日起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河北省的有氧乐果、三唑磷、甲氰菊酯、稻瘟灵等达60多种。欧盟是河北省农产品重要出口市场,其对农药进口叫停将对我省农药及农产品出口产生重要影响。

名目繁多的美国技术标准法规。美国的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名目繁多而且非常广泛。主要涉及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绿色标签和认证程序等等,而且标准越来越高,使得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限制。

2.内部原因。(1)缺乏环保意识。我们许多生产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正遭受有史以来的破坏。但河北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对此表现很冷漠,废水废气及化肥农药等肆意排泄,农业生产所用的土地、空气和水受到了严重污染。(2)缺乏认证意识。河北省农产品想要出口,ISO14000这一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认证便是很好的敲门砖。但因河北省出口农产品生产企业多以家庭式分散经营,生产细碎零散,种植面积小,无统一生产标准;再加上小农意识和缺乏相关知识,他们不愿意花费较高费用和较多精力来学习、研究并通过这一认证。所以在面对需要认证的市场时,便会直接放弃,而转向其他市场。(3)缺乏科学的生产知识。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河北省农民企业家没有完善系统的科学生产知识,也没有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生产思想。例如:一些农药厂家只考虑农药高效性,而忽略其在农产品的残留对人或牲畜的危害;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常存在农民给牲畜乱用抗生素,使用各种激素饲料;乱用除草剂、化肥、杀虫剂、甚至很多的水果和蔬菜在采收前还打农药;在加工时乱加人工色素和防腐剂、调味剂等,使得农药残留等经常超标。

四、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主动争取ISO14000 国际认证。采取国际质量标准并使产品取得国际认证是突破绿色壁垒的有效手段。政府应帮助农民企业家认真收集和研究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技术检验标准和ISO14000认证制度,并将标准制定到与我省农产品相关的产品标准中去,采用先进的国际环保标准生产,来获得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2.转变生产模式,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河北省应把农民散户型生产转变为集中统一生产、发展优质高效的绿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并建立标准化的农业生产体系。还应大力提升科技水平,开发与农产品相关的绿色产品,并从田间到餐桌实施全程质量监控。包括优化绿色农产品的品种、生产无毒高效农药、绿色加工生产、绿色包装等,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积极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在应对绿色壁垒中,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行业协会来帮助农民企业家建立重要农产品的数量、价格、以及最新国际标准的变化的监测预警系统,使河北省农业生产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再者,该协会还可帮助农民企业家积极应对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案件。此外还可帮助河北省农产品寻找新的无绿色壁垒的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孙晓静.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山东大学,2011.

[2]莫展宏.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王帅.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2.

[4]黎程.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

上一篇: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施的行动研究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程文化框架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