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家庭养生曲等

时间:2022-09-12 08:37:50

不可忽视的家庭养生曲等

不可忽视的家庭养生曲

梁 栋

人们一天的工作或劳动,本来就感到很疲倦,加之繁重的家务缠身,业余休闲时间减少,不免显得枯燥无味。天长日久,人的心境将会发生变化,如婆媳口角、妯娌反目、夫妻不和等,长期下去,不仅影响家庭和睦,而且对健康不利。家庭养生曲,往往能消除因繁重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心理状态、不愉快的情绪引起的不良“心理”作用。那么,什么家庭养生曲对健康有益呢?

音乐欣赏古人一直有“疾从忧生”的说法,心理学家认为:欢乐则是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心境”转移,忘掉忧愁和烦恼。音乐对人的精神活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使人精神焕发;旋律优美的音乐可使人情绪恬静;威武雄壮的音乐能够激励斗志;悦耳动听的音乐能使人心情舒畅;婉转悠扬的乐曲,可使人心旷神怡。现代医学证明,良好的音乐旋律、音调和节奏,对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对大脑及脑干的网状结构有直接影响,能改善人体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调节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音乐可使人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增加生活情趣,并能推迟脑细胞老化。总之,工作之余,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自己满意的乐曲进行自我调节,可使人沉浸于乐曲的意境之中,从而较快地走出情绪的低谷。

适当收看电视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能增长知识,调节情绪、放松紧张的中枢神经,给家庭生活带来许多乐趣,是一部良好的家庭养生曲。

倾情所好倾情所好,尤其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一个科学的调节。人之所爱各不相同,依据自身爱好选择一二种事倾情投入,寓于其中。读书、吟诗、书法、绘画、跳舞、唱歌、养鸟、种花、下棋、垂钓等都在可选之中,只要你喜欢就行。这样,可使自己的精神和生活保持一种充实富足的状态,能带给你融融情趣,消除孤独郁闷感,达到修心养性,养神益寿之目的。

古代医学家、养生家的养生思想

陈文贵

晋人嵇康(223~262)认为,养生的目的是长寿。

嵇康养生思想的核心是“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他指出:“形情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提出形神互相依存,形神兼养的思想,这无疑是大大前进了一步。他认为,养生应包括“保神”和“养身”两个方面。在“保神”方面,强调“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他把“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消散”神为养生的“五难”。

晋人葛洪(284~364),是东晋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

葛洪的养生术分为“内修”与“外养”部分,“内修”,系指修心养性,多指精神方面的修炼。其宗旨是“守一”,即思想专一,精神集中。具体方法就是“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寂静无为。忘其形骸”。即忘掉一切烦’恼,杜绝一切志趣,就可以永生不老。他的内修比嵇康增加了神学色彩。部分可以收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外养”系指修炼人体的具体方法。

唐代医学家和养生家孙思邈,享年百余岁,他的养生术主要有五点:一是行气引导法;二是腰痛导引法;三是天竺婆罗门按摩法;四是饮食养生法。他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又说: “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他赞成前人提出的“食欲有节”、“不欲饱食”;五、育儿保健法。他说: “凡天暖和无风时,令母将儿在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纤纬账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羽不见风寒也”。他主张幼儿在大自然中锻炼。 (以上引文,见孙思邈《千金方》之“养性”篇、“育儿法”篇)。

唐人司马承祯,号天隐子,养生学家。他认为养生分五个步骤进行。

“斋戒”:就是洁身节食,“斋乃清静之务,戒乃节约之称。有饥即食,口勿令饱”。这是对饮食卫生的要求。

“安处”:就是身居静室。“吾所居室四边皆窗户……,太明即下帘以和其内暗,太暗则卷帘以通其外耀。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则身定矣”。这是对通气和采光对人体影响的认识。

“存想”:就是收心复性, “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心与目皆不离我身,不伤我神”。如果思想集中,不受干扰,就不会产生疾病。

“坐忘”:就是遗形忘我。

“神解”:就是超脱生死。

五条中,前二条偏重养生,后者偏重养心。

上一篇:营养与容貌 下一篇:丰乳食谱任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