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问负责制度责任追究方案

时间:2022-09-12 08:25:11

首问负责制度责任追究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推动各县市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提高行政效率,根据自治区有关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通过抓好“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解决各级机关责任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监督缺位或不到位的突出问题,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工作机制,促进全市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确保我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为又好又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1、市作风效能办制定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20**年4月25日前)

2、各部门单位研究制定“三项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20**年5月15日前)

3、各部门单位向本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实施“三项制度”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作风效能办审核。(20**年6月10日前)

4、各部门单位向社会公布和承诺施行“三项制度”的办法。(20**年6月20日前)

5、开展督查和检查。(20**年8月前后)

6、组织考核。(2008年1月前完成)

三、具体要求

(一)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三项制度”,深刻领会“三项制度”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掌握其基本操作程序和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和有条件的单位要举办“三项制度”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联系本岗位实际学习等方式加强学习培训,做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掌握“三项制度”要求,自觉做好本部门、本岗位工作。

(二)各部门单位要按照“三项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结合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制定落实“三项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办法要具体、全面、操作性强,有些单位必要时要量化到具体岗位,同时要体现本地区和部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在制定限时办结制时,所规定的办结时限不能超过自治区规定的办结时限,法律、法规、规章对办理的事项有明确时限规定的,机关所承诺的办结时限必须少于规定的时限。法律、法规、规章对办理事项没有规定办理时限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高效便民的原则,合理确定承诺办理时限。

(三)扎实推进“三项制度”的实施。要以研究制定落实“三项制度”具体办法为突破口,认真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三项制度”,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1、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度。各级机关要设立机关服务窗口,或者指定一个内设机构作为机关服务窗口,明确岗位的职能和岗位责任,并向群众公开岗位职责和办事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县以上政府部门已在本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的,在机关内也应有服务窗口。各机关服务窗口要选配了解和熟悉本部门本单位业务和工作流程、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机关首长要赋予岗位首问责任人履行岗位职责的必要权限,使首问责任人有权有责。服务窗口上班时间必须有工作人员值班。

2、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要组织人员深入研究,列出本部门本单位限时办结工作的重点岗位、关键岗位以及限时办结的具体事项,在抓好内部监督的同时,要完成编制机关办理事项流程时限,并向社会公布,对外实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面对面的监督。

3、凡有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确认登记等公共服务行政事项的机关单位要编制《机关内部项目审批流程时限表》,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在机关服务窗口和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布。要印刷本部门办理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和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以及申请书示范文本,提供给申请人。要印刷本机关办理事项所需的《机关办理事项收件回执》、《机关项目审批流程交接登记表》、《机关办理事项取件登记表》等,并严格执行。

4、县级以上政府要把依法由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分列出来,逐项确定牵头部门,并编制《项目并联审批流程时限表》。对各部门上报的部门办理事项流程时限严格审批,确保部门办理事项高效便民。要确定一批直接影响投资环境、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作为本级政府监督检查的重点。

5、认真落实追究责任制度。各级监察机关要严格追究违反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的单位和个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作为本级政府监督检查的重点要监督到单位、到岗位。

(四)加强督查,确保“三项制度”落实。各部门单位必须在20**年6月10日前将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市作风效能办审核组审核;贯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市作风效能办监督组审核。市作风效能办将组织人员对全市“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五)各县市区参照本工作方案组织实施。

上一篇:理顺部门职能方案 下一篇:行政机关首问负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