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一线牵

时间:2022-09-12 08:16:17

【前言】“风筝”一线牵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首先是字词教学,这个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预习的检查,一方面也是为下面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扫除障碍。接着是设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了多组“放风筝”的图片,背景音乐是《三月三》,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并让他们谈谈放风筝的感受。这样,为课...

“风筝”一线牵

【摘 要】笔者讲授鲁迅《风筝》这篇课文,用一课时进行了主题教学,抓住“主题”这根主线,设计了四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从“善反省”、“批制度”、“重亲情”、“哀社会”这四个角度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较好地达成了理解文章主题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主题 多角度 线

鲁迅的文章思想深邃,结构严谨,语言功底高超,而近年来对其文章又出现了一片争议声。笔者在教授他的《风筝》这篇文章时,仔细阅读文本,结合他本人的思想,用了一课时进行了“主题”教学——多角度的理解文章作品的思想内容。

“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的说,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构建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风筝》的主题是可以多角度理解的,但理解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指向其切身的理解,要努力让学生心动,唤起他们内在的、心灵深处的涌动,让他们产生心灵的震撼。鉴于以上的思考,有了下面的设计:

首先是字词教学,这个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预习的检查,一方面也是为下面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扫除障碍。接着是设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了多组“放风筝”的图片,背景音乐是《三月三》,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并让他们谈谈放风筝的感受。这样,为课文学习设置情境,营造氛围,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然而,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才是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围绕“主题”这一根线,对文章进行多角度深入的理解。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故事,对于风筝,少年时代的“我”和小兄弟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具体表现有哪些?(用文中词语或者句子回答)学生阅读思考时,多媒体播放音乐——大提琴演奏的《辛德勒名单》,目的是渲染一种情感,快速地将学生带进文本的深层和厚重之中。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对文本的第三、第四节的赏析,学生抓住关键词和动作神态的描写,既实现了语言品析的训练,也是为挖掘文章主题进行了铺垫。

紧接着,提出第一组关于主题的问题:你以旁观者的身份,如何评价“我”的行为?后来,“我”意识到自己错了吗?从这点,可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知错必改,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于是完成了主题理解的第一个角度:从自我解剖的角度理解。写下板书——善反醒。

这时,可以提出第二组问题:“我”怎么意识到自己错了?错在哪里?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文本的第五节,揭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的扼杀。于是板书——批制度,完成了第二个角度分析主题:从儿童教育角度,从批判封建教育思想角度去理解。

接着第三组问题:“我”所做的一切,出发点是什么?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个问题文本中有交代,并结合文章课前预习导语,让学生明确浓浓的手足情。从而,第三次板书——重亲情,达成了从亲情角度理解课文的目标。

然而,最难分析的主题之一是作者文学救国的思想,这个思想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如果对于鲁迅其人不是很了解,这个主题就很难挖掘。要先设计了一个小问题: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为什么?学生都能找到文本中的“悲哀”这个词,而“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是很难准确的回答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鲁迅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对于这篇文章选自的散文诗集《野草》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了解其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强调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用来警醒沉睡的国民。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组问题:如果你是文中的弟弟,你会如何对待这种“精神的虐杀”?为什么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不是局限在风筝事件上,有没有更加深广的含义?最终让学生明确:作者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自此,完成板书——哀社会。

这样,通过一节课时间,从“善反省”、“批制度”、“重亲情”、“哀社会”这四个角度进行了主题教学,牵着“主题”这根线,从文字的里面体悟《风筝》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阅读时设计了四组关键性问题,采用“深题浅问”的方法,激活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从被提问的角色转换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角,引导学生较透彻全面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当然,这节课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如学生的自主性质疑体现不够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让自己的语文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生长的课堂。

最后,我将赠给学生的教学赠言也送给自己: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语)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第十七中学。

上一篇:现阶段中学学校管理的新思维 下一篇:关注十类词句 洞察十二误区 提升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