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投资精准发力确保内蒙古发展行稳致远

时间:2022-09-12 07:27:49

围绕投资精准发力确保内蒙古发展行稳致远

一、加快发展和推进转型是保持我区投资适度增长的根本战略基点

正确认识新常态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先导。从我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看,发展不足、不充分、不协调和发展水平较低是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加快发展的同时推进转型,就成为我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任务,尤其在新常态背景下,显得尤为紧迫。2015年内蒙古人均GDP为1.15万美元,居全国前列,但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部分群众生活仍然较为困难,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正处在“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同时,发展动力不足与协调性较差,产业结构单一化和低端化比较明显,农牧业基础仍然薄弱,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较低与优质产品供需错位问题突出,主要重化工产业产能过剩与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不足并存,工业整体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制约明显;服务业发展滞后,养老、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等新型服务业供给存在严重不足,培育增长新动力任务艰巨。

投资是促进发展以及动力转换的重要基础和先导,我区发展不足、不充分和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很大程度可归结于投入不足与投入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投入不足问题明显。2014年我区服务业投资占全区总投资比重为42.5%,较全国水平低22.1个百分点,人均一般公共财政投入15507.16元,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GDP同一层级地区。另一方面,投入结构性矛盾较为明显。行业投向主要以能源重化工类投入为主,即使在主要能化产业严重过剩背景下,近几年我区能源、冶金建材、化工三大行业投资占比仍然高达70%左右。区域投向主要以呼包鄂和城镇投向为主,2014年呼包鄂三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51.4%,城镇投资占比高达94%以上。同时,投入主要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对于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改造和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则存在很大不足。2014年我区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0.7%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更新改建投资占比仅为14%,占比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教育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7%,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3%,而全国4%的水平也仅为国际达标线。总而言之,未来加快发展和推进转型,仍需瞄准投资这个“靶心”不动摇。

二、精准发力是新常态下保持我区投资适度增长的客观要求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区今后发展必由之路。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离不开需求侧(尤其是投资)的呼应与配合。这是因为: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目的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随着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落实,这又势必会在短期内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就要求发挥需求侧作用,尤其需要投资精准发力,加快民生短板、技改以及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等短期内投资,提升投资对短期内经济下滑的快速响应和对冲作用。另一方面,在当前总体投入意愿下降及投入低效背景下,更需要围绕投资精准发力,加快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长期持续投入,加快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优势领域改造提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理念应有之意。

从我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看,受投资结构性不合理以及总体投入意愿下降因素影响,当前我区投资中存在的效益低下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和人力投资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及规模效应的充分发挥,也影响到了新常态下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孕育和发展。此外,一些地区水利及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投入的缺失,制约着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和新增长点的形成。另一方面,过剩行业的持续投入,进一步加剧了投入的低效和无效化。2014年我区房地产建成投产率仅为64.3%,焦化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8%,钢铁、平板玻璃、水泥和风电设备等产能利用率普遍不足75%,再加上配套工业园区及相关设施投入,低效和无效化投入水平更为明显。据有关匡算表明,我区每年形成的无效投资在40%以上。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围绕投资精准发力,已成为新常态下实现我区投资有效率增长的现实要求。

三、强化改革是推进我区投资实现有效率增长的根本保障

把脉问题,找准原因,才能在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造成我区投资效益低下,主要归咎于投资的政府主导模式。这是因为:政府和国有企业手中控制着太多的资源和权利,加之相关投资规定不合理以及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出于短期行为,追求政绩的冲动促使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只关心投资数量和规模的多少,而将可能带来的投资效益高低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在实际操作中,将各种资源更多引向短期内对地方GDP和税收增加明显的能化工业,从而使得投资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层出不穷,整体上必然拉低投入效益。

总而言之,只有系统化革除投资体制机制沉疴,才能实现投资有效率增长,从而带动我区发展行稳致远。为此,未来要在坚持五大理念基础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紧紧围绕投资主体和投向结构优化两条主线,从政策准入、项目监管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多管齐下,全力形成“改革促投资、投资稳增长”的同频共振效应。

一是围绕投资主体优化推进改革。首先,结合国家相关行业准入改革进程及我区十三五规划,进一步优化行业准入清单,逐步放开非公资本进入电力、公共服务、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银行业等在内的多个领域的限制。创新投资准入和境外投资管理机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把竞争性领域投资更多让位于民间与外部投资。同时结合互联网+,加快推进投资流程优化与再造。其次,改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推行政府与企业合作的BOT、BT和PPP模式,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加快激活新的效益增长点。再者,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政绩观,尽快把经济发展质量、民生改善等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健全自然资源离任责任审计制。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将投资效益与领导人收入之间挂钩,增强国有企业领导人责任意识。最后,围绕企业创新投入主体建设,整合出台金融、税收、价格、财政、知识产权等管理政策,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二是围绕投资结构优化推进改革。首先,围绕农牧业品种选育和生态环境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整合和优化各类涉农投入和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其次,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准入和监管机制,制定实施更高的准入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环境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标准。再者,要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尽快出台和实施相关设备购置抵扣和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企业投入向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等工业基础能力领域集聚。加快科研管理、投入和转化方面相关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围绕研发和服务创新,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促进生产型制造业加快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围绕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推进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运作,探索建立发展基金、发行债券、股权出让等融资方式,推进战略创新产业基金运作。最后,围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各类资金更多投向人力资源、品牌打造、产权保护等软件方面,重点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中心建设,探索知识产权入股或质押贷款新机制。

三是围绕配套体系建设推进改革。首先,要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使土地、矿产等稀缺的公共资源能够成为产业升级的杠杆。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评估机制,引入重大项目第三方评估听证制度,完善项目后评价制度。再者,积极构建规范有序的破产清算和劳动力安置机制,强化市场的淘汰功能,使投资主体承担真实风险与损失。最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彻底改变知识产权案件诉讼中维权难的状况。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篇:关于新形势下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思考 下一篇:“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