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在场上的作用

时间:2022-09-12 05:23:31

浅析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在场上的作用

摘 要: 传球是篮球比赛的中枢神经,在许多关键比赛中,由于传球的问题,影响进攻效果,导致丧失整个战局的教训为数不少。传球是篮球运动中基础的技术之一,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本文重点分析了传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并对如何提高篮球比赛中传球技术和把握传球时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双手胸前传球 作用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在高速度、高强度激烈对抗中进行的,所以要求每个队员掌握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演绎中传球技术起了重大变化,从慢速度传球转变到快速度短、长传,比赛转化速度越来越快。传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对推动篮球运动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篮球比赛中选好传球时机极为重要。

1.问题的提出

传球对于大多数篮球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不论训练、教学、比赛各种活动中都少不了这一环节。传球――是篮球比赛活动的中枢神经。但是怎样传球?怎样才能传好球?传球有没有特殊作用,如何合理掌握和运用传球的时机与方法却不是每个篮球爱好者都能做到的。即使是一个优秀的后卫队员,要做到每场每个球合理、及时、准确也未必尽然。特别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就更难。在赛场上,及时、准确、巧妙、隐蔽地传球给球迷们留下深刻印象,出神入化,变幻莫测的传球在赛场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无不体现着窗球的奥妙与魅力所在。而关键时刻的传球,直接影响进攻的质量,决定整个战局的结果。喜、痛之后,这瞬间的戏剧性变化,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与思考,原因何在?问题在哪里?不能及时、准确地传球到位,就会失去进攻的机会,失去主动(特别是快攻机会),失去得分;不能巧妙、隐蔽地传球,就会及早地暴露目标意图和动机,失去战术成功的可能。没有传球,场上就会单调乏味,死水一潭。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影响篮球比赛快攻战术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基本技术,而基本技术中――传球处于首要位置。因此,认识传球的重要性,认真对待传、接球,扎实练好传球的基本功至关重要。

2.分析与论述

2.1怎样传球

“传球就是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地支配和转移球的一种方式”是篮球技术中最普通、最基础、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无论如何进攻,一方总是要经过传、运、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乃至篮下投篮结束这次进攻,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重要保障和连接纽带,也是实现战术配合的重要手段。对于一次同样的机会,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完成的方法、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总之,在比赛中,没有传球,就没有篮球场上的变化;没有传球,就没有篮球技术的发展;没有传球,就没有篮球的整体战术配合。现代篮球比赛中,技、战术的发展,使攻守双方的限制和反限制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对传、接球的技巧与战术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球是队员眼上、手上功夫和篮球意识的集中表现。加强传球的认识与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是提高篮球技术水平的重要基础。有人曾做过实验(起点水平相当的两名队员),一个每天半小时对墙(距墙2、5米)各种传球的练习者和一个每天半小时坚持中投的练习者在练习一个月后,以同样的条件进行比赛(规定同样的次数与地点),结果前者的2分投篮、罚球、3分投篮、全场快攻中的传、接球失误率优于后者,只是半场运球上篮相等。这说明在练习时,投篮周期长,手接触球的时间短,次数少;而传球的周期短,手接触球的时间长,次数多。同样的时间,达到的效果不一样,手感也不一样。所以,手感好,支配球的能力就强。手感越好,支配球的能力越强。对墙传是增强手感、提高篮球手上功夫的有效方法,不同于二人对传,在训练中应积极尝试,反复练习,每次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后都穿插一些对墙传球5分钟至10分钟,每天训练结束时每人累计传球次数至少达到1000次。长年坚持,用力传球,用心传球,雷打不动,这样有利于增强手感,有助于控制和支配球,有助于提高命中率,有利于提高整个篮球技术水平。

2.2怎样才能传好球

在比赛场上,集体性是篮球比赛的显著特点,而集体战术的实施与实现,必须通过传、接球组织完成。所以,大家普遍认为的好球应是以下情况:

2.2.1及时而果断:是指传球的时机恰到好处,不早不晚正合适。当进攻者在摆脱防守的一瞬间,就应及时将球传出,做到人到球到。例如,后场抢到篮板球的长传快攻,插中接应快攻,快下中的长传探头球;空切(包切)中的接力扣篮,阵地进攻中的空切上篮、切入突分、中锋更进扣(上)篮等,这都说明传球的时机恰到好处。只有及时,才能抓住战机;只有及时,才能少犯错误,减少犯规;只有及时,才能顺利完成各种战术配合要求。所以,及时是首要的,果断是其次的,该断不断,就会错失良机。

2.2.2快速而巧妙:是指传球的速度快、方法多,传出的球使接球者很自然、很顺畅地接到,速度适中,看起来很连贯,一气呵成,使接球者很舒服、很得心应手。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要求传球到位,不高不低,不左不右,正中球者的胸腹之间,这是静态中的要求。而在激烈的比赛中,针对不同的队员,移动的速度、位置、姿势,不但要传的高度适中,力量适中,速度适中,手法巧妙,而且要以不影响接球者正在完成的动作合理性为宜,有助于接球者更进一步完成或超常发挥。

2.2.3隐蔽而准确:是指传出的球使防守者根本无法判断和破坏,就是不易被察觉。出人意料,甚至连接球者、场外观众也感到意外,但能接住,既不影响进攻,又有助于进攻。堪称篮球场上的妙传绝招。

2.3传球的作用

传球除固有的作用外,还有以下特殊作用。

2.3.1充分赢得时间与空间:这主要体现在快速、及时上,使球处在不停的转移中,这样就会形成时间差。后场得到篮板球或是抢断到球,迅速一传,就能立即形成快攻,使对手措手不及;而在前场阵地中,传球像手触电似的快速转移,就能赢得时间,以时间换取空间,使对手无法跟上去防守或封盖。在赛场上,时间的优势往往意味着空间的优势,常常表现为相互依存,互为共生,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换,互相利用。

2.3.2转移和影响注意力:在进攻中,每一次传球,都要吸引对手的目光,和头发生一次摆动,即使是最认真的、最专一的防守者也不例外,他的脚步和位置都要发生一次变化。就在此瞬间,防守者放松警惕,分散注意力,而进攻的无球队员根据球的摆布位置迅速作出选择,乘虚而入,形成穿插、空切、包切、留底线、掩护等完成进攻。这就是在传球中吸引防守,分散精力,转移视线,寻找机会,在传球中完成战术配合。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2.3.3影响比赛的观赏性和进攻效果:及时、准确地传球,可以加快进攻的节奏和速度;巧妙、隐蔽地传球,可以增强传球的艺术性,使比赛更激烈,更精彩。好的传球,可以激发进攻者的表演欲望,增强自信心,以超常水平的发挥给人们以美的展现,美的享受,鼓舞全队斗志,大大增强篮球比赛的观赏性和进攻效果。因此,传、接球技术直接影响篮球比赛的观赏性与进攻效果。减少失误,就能大大提高进攻的速度和成功率。

2.4传球的时机与方法

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机会(多指有利的),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2.4.1传球的时机:在篮球比赛中,穿球者欲接球者是互为因果的,二者相辅相成。这里特指接球者在极好的位置时,需要传球者立刻将球传出,形成最好进攻效果的这一瞬间。一旦错过,就会失去整个机会。造成整个战术失误或处于被动地位。传球者传球时机的选择,要求接球者在摆脱或散开快下的瞬间,及时将球传给移动最有利的位置、最有威胁性的进攻者。因此,传球者应洞察临场情况,及时判断同伴的战术行动和意图,利用防守的漏洞快速、及时、准确地把球传出,做到人到球到。而接球者则应善于捕捉战机,创造机会,及时移动选择最佳的接应位置。任何一方时机选择不当,都会影响传、接球的效果,这就是时机。所以,传球的时机不容易掌握,需要很强的篮球意识、眼上的功夫和较好的传球基本功,并经过长期的训练、磨合,才能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既看得见,又传得出,手眼合一,得心应手。

2.4.2传球的方法:根据场上的比赛情况,选择传球的方法很多,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如何将球传好,要根据场上的传、接球者各自的位置与防守者所处的位置、角度、距离,移动的路线,移动的速度进行选择。在后场,采用的方法大致有单手肩上、单手勾手、双手头上、双手胸前等。在前场,由外线和内线传球,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体侧、反弹、身后、背后等。总之,传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灵活的,这取决于传球者掌握的基本技术和娴熟程度。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方法至关重要。以不失误,接球者少费力气便能顺利接到球,并有利于下一个动作的形成与发挥为标准,如接球后的投、突、传。同时,向内线供球时,传球带有一定的方向性,中锋接球的地方就是防守薄弱的地方,也是中锋要移动、转身的地方,是防守远离的一侧,是中锋攻击的有利时机。给中锋每一次的传球就意味着给中锋的一次进攻暗示。

总之,篮球比赛中的传球,方法很多,具体要求很高,影响因素很多,如何及时、准确、合理、巧妙、隐蔽地将球传给同伴,需要具有极强的篮球意识、开阔的视野、很好的基本功和反复的实战练习与强化训练。“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无论何种比赛,每一次的进攻,球传到最后结束可处理时,全队再没有出现比这个位置与机会更好的时机时,就说明这次的传球恰到好处,而处理是合理的,不论投中与否,都不是牵强的。因此,大多数进攻的成败,取决于传球的好坏,它是贯穿于整个比赛全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篮球比赛的中枢神经,是衡量全队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风生,程亚飞.论篮球运动优秀组织后卫能力的培养[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38-40.

[3]盖建武.影响篮球比赛快攻战术成功率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4):41-44.

[4]冯秋明.浅谈篮球教学中要重视传接球技术[J].中国学校体育学报,2002.4.

[5]格朗.谈加强大学生传球技术的教学训练[J].科技信息,2007(06).

[6]张云春,王涛,刘蕾,熊炎.浅析篮球传球技术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9).

上一篇: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下一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