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素质教学方法探微

时间:2022-09-12 05:06:24

小学体育素质教学方法探微

【摘 要】学校体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系统的体育对于培养人的现代意识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且体育运动使人身心健康、适应社会,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由此可见,小学体育素质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尤为必要。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学

1 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小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和家庭,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干部子弟、有农民的孩子,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求知学习,走到一起来了,因此必须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小学游戏教材中能够培养这种精神品质的内容比较多,如1―3年级“奔跑”游戏中的《老鹰抓小鸡》、《大渔网》、《8字接力跑》、《跳长绳比赛》、《打龙尾》等等,这些游戏大部分都需要分组,编队,且具有对抗比赛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在游戏前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男女比例均衡,身材大小搭配合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队,同时教师在导入或激趣谈话时要强调,做好这个游戏关键是同一组队的每个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心中要有一个目标,为自己的组队获得胜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这样所分出的组队自然形成一个临时的集体,而每个队员心中也自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要为我的集体出力流汗。

再者,教师要讲清楚在这个游戏中在某一个具体环节上怎样团结协作,怎样才能配合默契,达到取胜的目的,如果教师这番话讲出来以后,或正在讲时,学生中有了比较明显的反应,这种反应现象正是这个游戏教学的目标初步,在组织初赛、复赛之后,教师必须总结出获胜组队或失败组队之所以获胜或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每个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和相互配合是否到位,如此一来不管是胜方还是败方的队员心理自然产生再决雌雄的欲望,而这时,学生思想上的集体主义已经产生,已经成为一种很强大的凝聚力,这就达到了这个游戏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 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为。其行为表现出具有果断、坚韧、自制的毅力。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这也就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还与体育教师自身良好的品德、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教师的感情、知识、才能和品格方面的内在涵养也是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心胸坦荡、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优美的教态以及动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能让学生产生敬佩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虽然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去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3 了解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体育课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不仅要备课,设计教案,还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根据学情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课的内容和课外活动,充分展示体育特长生的指挥才能和组织活动能力,教师在整堂课的组织上,应该抓住开始和结束部分的教育引导和总结评比,以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在常规训练和具体练习中,教师可适时地讲解、示范和纠正动作,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要领和技能后,教师要机智的点拨,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启发学生采取什么办法较快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呢。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刺猬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果树旁有很多小果子,它怎么才能把果子运回家呢?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一致提出让小刺猬蜷缩身子在地上翻滚,让果子扎在刺猬的身上带回家。这时候有意思的场面出现了,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把果子扎在身上,大多数学生主动练习蜷缩身体、向前翻滚,但有的同学还翻不过去,于是我演示了鸡蛋和乒乓球在地上滚动的情景,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人只有蜷缩身体才能成功的在地上滚翻。由于学生置于情境中,联系生活经历和已有经验积极开动脑筋,使难点得到突破.通过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布鲁纳说过:“知识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利。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应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机会。只有那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课内学习体育的热情不断高涨,课外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在恰当地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上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下一篇:浅谈数学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