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探讨与实践

时间:2022-09-12 04:48:28

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探讨与实践

[摘 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给公路建设带来全新机遇。大型公路桥梁中的预制梁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我国大多数路桥施工企业沿用粗放式管理,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增加了施工建设成本,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现就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施工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 预制梁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21-02

公路桥梁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是预制梁板施工,施工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将给桥梁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加强预制梁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施工质量。除科学应用预制梁板施工技术外,路桥施工企业还应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严格监督各个流程,实施全方位管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 预制梁施工工艺控制

(一)预制梁场地选址及台座建设

预制场选址以方便、合理、安全、经济和满足工期为原则,且不能远离混凝土拌和站。在充分结合桥梁具体施工计划及具体架设计划,并考虑梁板的尺寸、数量及龙门吊轨道要求等综合选址基础上,最终确定位置。

(二)钢筋绑扎吊装

为了严格控制钢筋间距,预制箱梁底、腹板钢筋在钢筋胎模上绑扎,钢筋胎模采用角钢焊制而成,按照施工图纸,在胎模的底、腹板角钢上,切割与施工图纸底、腹板钢筋对应的定位槽,在竖角钢上标出横向分布筋位置及波纹管位置,绑扎箱梁底、腹板钢筋时只需要将地板钢筋、腹板钢筋,安装在钢筋定位槽内绑扎牢固即可。将箱梁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用吊具将整个钢筋骨架调入已经拼装好外模的箱梁台座上。吊具采用角钢焊制成桁架结构,下部设置吊点,为了保证钢筋骨架在吊装时不变形,根据钢筋骨架的重量,通过对吊具的受力验算,选择硬度较高的角钢焊制,并在吊具上设置多个吊点,吊装时用铁链将钢筋骨架连接在吊点上。用两台龙门同时吊起吊具的两端,缓慢移动,将钢筋骨架放入箱梁预制台座上。顶板钢筋采用钢筋数控弯曲中心弯制而成,弯制的钢筋尺寸精度高,顶板钢筋纵向、横向间距采用梳行齿板控制。在模板一侧有控制顶板横向钢筋位置的限位器,安装横向环形钢筋只需要将钢筋端部靠住限位器,将钢筋插入梳行齿板内即可。顶板纵向钢筋需要在环形钢筋全部安装完毕,从梁端穿入,一端顶住限位器,然后固定在梳行齿板内,将纵向钢筋与环形钢筋绑扎牢固,这样钢筋能保证端部整齐及减少间距误差。

(三)模板系统

模板采用专业厂家制作定型钢模板。模板进场后,侧模预先在制梁台座上进行试拼,内模在专用内模拼装胎架上进行试拼,试拼完成后用在模板上刷水泥浆后进行打磨。模板上严格按设计规定的钢筋位置、间距进行开槽、开孔,在横隔板顶端的主筋位置打孔,控制主筋的平面和水平位置,保证梁体架设后横隔板连接顺畅。为防止芯模上浮,在模板的上方按间距2m布设一根18号工字钢,每根工字钢内焊接2个“H”型钢筋支撑架。模板的拼装顺序为:先固定安装侧模,其次安装将芯模吊入骨架中安装就位,最后安装端头模板。模板的安装采用龙门架吊装,应尽量地减少拖动。

(四)混凝土施工工艺

箱梁混凝土的拌制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集中拌和,并采用自动计量设备,保证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混凝土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用龙门吊电动葫芦起吊料斗入模,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浇筑的方式,现浇底板,再浇筑腹板、最后浇筑翼缘板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时从梁的一端,顺序向另一端推进,分段长度4-6米,分层下料厚度不超过30cm,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以保证接缝处混凝土的良好接合。腹板混凝土浇筑务必注意,混凝土的下料和振捣,两腹板必须同步对称进行,以避免芯模偏位,浇筑到顶后,及时平整、抹面收浆,混凝土初凝前对梁顶进行拉毛处理。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应该注意掌握振捣间距,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方法为快插慢拔,上下抽动5-10cm,振捣器插入已振捣完的下层混凝土50cm左右。掌握好振捣时间,仔细观察混凝土表面是否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是否呈水平面,是否泛出水泥浆,如果以上各项目均做好,表示混凝土已振实。振捣时间一般可掌握为每插点20-30秒,梁的两端钢筋较密,用直径为30 cm的插入式振捣棒加强振捣,确保锚下混凝土密实。为了防止由于波纹管漏浆而致堵塞。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在波纹管内穿入塑料衬管,在混凝土终凝前来回活动塑料衬管,混凝土终凝后把塑料管彻底拔出。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尽量避免触碰波纹管及预埋件,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五)智能喷淋养护系统

智能养护系统主要由供水系统、智能系统、废水回流渠道组成。喷淋管路进入智能仪,由智能仪接受无线温带、湿度感应器的信号,智能仪根据接收的信息以及事先的设定程序,全过程监控梁体表面环境温度、湿度,并自动判断是否启用喷淋养护系统,从而完成对梁体的智能化养护。智能养护系统由仪器感应梁体表面环境,温度、湿度、无需人为干涉。预制梁浇筑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全部实现智能化,只需工人将喷淋管路从智能仪连接到梁体的高压喷淋头,启动喷淋养护程序即可,保证了梁体养护的质量,杜绝了箱梁表面的收缩裂缝,提高了箱梁的早期强度,同时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量。喷淋的废水自动进入回流渠道,经过沉淀可以循环使用,起了废物利用的效果,减少了废水的污染,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六)智能数显张拉系统

预应力筋张拉的张拉序应遵循同步、对称张拉的原则,同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张拉设备的移动次数,并符合设计要求,对箱型截面梁,若设计无规定,应从结构中轴开始,左右对称进行张拉。尽量采用多顶同步分级张拉,以使梁在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受力均匀、对称且同步,不在锚垫板的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而使梁体出现不利变形。张拉施工时,各张拉机具应在保压持荷均达到稳定后同步放张。张拉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应力。利用智能数显张拉系统对张拉进行控制,可更准确地进行两端同步张拉,位于两端的智能数显式张拉控制仪可同时显示本机和对方数据,并根据对方当前的张拉力值,及时作出调整,可以更准确地进行两端同步张拉,而且仪器自动记录了所有张拉数据,可以根据需要打印出来。

(七)孔道压浆

确定抽真空端及压浆端,认真检查压浆管、球阀和三通接头是否通畅,然后安装真空泵和管浆泵,并检查其工作性能是否良好。压浆过程中,真空泵应保持连续工作。待抽真空端的空气滤清器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后打开排气阀,当压浆料从排气阀顺畅流出,且稠度与灌入的压浆料相当时(注意要进行充分的跑浆,一般控制在10~20秒,以确保压浆质量),关闭抽真空端所有的阀。压浆泵仍需继续工作,压力达到0.7 MPa左右,持压2分钟以上,关闭压浆泵及压浆端所有阀门,完成压浆。

二、 提高预制梁施工管理对策

1、 加强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施工制度。路桥施工企业应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约束施工人员,保证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施工。建立奖惩制度,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其他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人员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实施检查,并进行评比。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包括施工准备期和施工过程中。施工准备期,要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将各个目标细化,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顺利实施。另外,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教育、施工操作及应急处理等。施工过程中,要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将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实处,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加强施工管理,首先,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和规定,构建质量安全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并落实到实处,施工过程中实施全面监控。然后,要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使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施工组织,制定科学、有效地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序施工,以施工质量为前提,尽早完成施工。例如,交底技术时,在开工前应预先将各项工序交底书制订完成。待工程术审核、批准后,才能动工。

2、 保证施工工序紧密衔接

施工工序是否紧密连接,将直接影响到预制梁的质量和功能,所以,在加工预制梁前,将安排组织工作做好,确保各个工序连接紧密。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缩短施工工期,促进预制梁质量的提升。

3、 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施工设备管理,对安全施工十分重要,因此,要加强施工设备管理。预制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设备是提运架设备。施工人员在运用此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另外,施工现场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操作进行指导,一旦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也能及时处理。路桥施工企业,要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各个施工设备运行安全。施工人员要养成检查设备的好习惯,尤其是在操作设备前,认真检查。设备运行后,由专业人员监控设备重要部分。若出现异常,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若出现的故障无法在现场解决,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予以处理,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管理人员要定期保养设备,以延长施工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因保养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另外,制定定期检查计划,每月月初、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存在故障的设备及时维修或报废处理[3]。管理人员还要对设备进行不定期抽查,这样,既能保证施工人员日常认真检查设备,又能提高监督效果,进而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总结:

预制梁施工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工艺管理,另一方面是施工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应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做好施工工艺监督工作。安全管理方面,要制定各项制度,约束施工人员行为,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查、保养、维护施工设备,保障预制梁施工工序紧密衔接。只有做好预制梁施工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公路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海梅,刘利恒.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城市建筑,2014(2):298.

[2] 陈惠明.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江西建材,2014(4):157.

[3] 付国明.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卷宗,2014,(4):418.

上一篇:水工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与水工高性能混凝土研究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排除与维修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