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结核1例误诊分析

时间:2022-09-12 03:57:47

胰腺结核1例误诊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4-0558-01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1病倒介绍

患者,女,26岁,因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5天,加重1天入院。患者在1年前因“胆石症伴急性胰腺炎”在我院住院2次。入院查体:T 36.6 ℃,P 88 次/分,R 19 次/分,BP 13/9 kPa,痛苦表情,营养一般,巩膜轻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上腹有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墨菲氏征阳性。生化检查:血WBC 26.4×109/L,中性粒细胞0.82,血淀粉酶518.5 U/L,谷丙转氨酶142 U/L,血清总胆红素30.54 μmol/L,直接胆红素21.98 μmol/L。B超诊断:胰腺炎,胆囊结石伴胆囊壁水肿,胆总管扩张。X线胸片示左上肺陈旧性结核。入院后经抗感染、利胆、减少胰液分泌等治疗,腹痛缓解。外科会诊认为胆总管结石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于11月26日转入普外科。次日上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打开腹腔及肝内胆管、胆总管均未扪及结石,胰腺质地硬,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诊断为胰腺占位性病变,决定放弃手术关腹。术后切口顺利愈合,诊断为胰腺癌出院。2个月后患者因低热、咳嗽来院就诊,X线胸片示“左上肺结核”,经抗痨治疗(2SHRZ/4HR方案)半年复查胸片示病灶纤维化而停药,出院后数次复查B超胰腺未示占位征象,患者现健壮并从事农业劳动,此期间先后怀孕分娩2子女。

2讨论

回顾该病例诊疗经过,有几点值得商榷:(1)患者为青年女性,无进行性消瘦等症状,术前术后B超均未探及胰腺有占位征象,出院后至今8年患者身体健康,与胰腺癌表现不符[1];(2)患者有结核病史,2年内反复3次因上腹痛,血淀粉酶增高以“胰腺炎”入院诊治,而正规抗痨治疗后未再有相同病症复发,应考虑为胰腺结核;(3)胰腺结核较罕见,近年仅见个案报道[2],由于缺乏典型症状和影像学诊断的支持,胰腺结核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诊断性抗痨治疗是诊断方法之一,术中取病变组织作病理检查或在B超和(或)CT引导下的胰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该患者由于临床医生缺乏对胰腺结核的认识,术中仅凭肉眼所见作出胰腺癌诊断,并未能及时取病变组织作病检,实为遗憾,另经管医生未作结核抗体和癌标志物等相关检查,也是一失误。

收稿日期:2006-11-27

上一篇:1例以十二指肠梗阻为表现的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下一篇:胆系恶性肿瘤超声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