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误诊为胆囊炎1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2 02:42:16

急性阑尾炎误诊为胆囊炎10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55-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虽然死亡率低,但病情变化复杂,有时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1998年6月~2010年6月我们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69例,其中10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8~46(平均26.6)岁。均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墨菲氏征阳性,麦氏点压痛,有或无反跳痛,其中伴发热3例,体温38~39.8℃;恶心呕吐4例,呕吐1~2次,量不大;有慢性胆囊炎史3例。

1.2 误诊情况 患者均于发病后2小时内到门诊就诊,门诊对患者进行询问病史、查体、化验血常规等(均未行腹部B超检查),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收住入院。误诊时间:长达1~3小时3例;12小时左右6例,24小时1例。

1.3 诊治方法 患者入院后经系统查体,结合腹B超、X线透视及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排除了急性胆囊炎,并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经术前充分准备,以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术中见阑尾均呈不同程度充血、肿胀,其中3例已化脓;4例阑尾位置较高,肝区下阑尾炎。探查胆囊未见异常,切除阑尾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2 结果 患者住院8~12(平均9.2)天,全部治愈。经6个月~2年随访,无腹痛症状。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妇科疾病,右侧输尿管结石及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而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文献报道甚少。

3.1 误诊分析 ①由于人体内脏器官的神经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往往一个脏器的感觉纤维经过多个节段的脊髓神经传入中枢,而一条脊髓神经又包括来自几个脏器的感觉纤维。因而内脏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在传入过程中往往发生“错位”,导致疼痛部位弥散且定位不准确,阑尾与胆囊的感觉传入纤维在胸10脊髓节段重叠通过。急性阑尾炎所引起的疼痛基于上述原因往往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②肝区下阑尾炎,其阑尾位置较高也可引起右上腹疼痛;③内脏疾病的牵扯痛也是急性阑尾炎出现右上腹部疼痛的原因之一;④急性阑尾炎早期疼痛部位往往在上腹,症状、体征表现不典型,加上一些患者有慢性胆囊炎史,一定程度上也易引起医生误诊。此类误诊在临床中比较少见,容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加之个别医师经验少,对此病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3.2 经验教训 ①在临床工作中不能仅以右上腹部疼痛及墨菲氏征阳性而否认急性阑尾炎的诊断;②要加强医生责任心,不能麻痹大意,不要机械认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病情简单,诊断容易,而省略必要的鉴别诊断和辅助检查。我们应当在仔细询问病史,进行系统查体,化验检查的基础上,必要时另行B超、钡剂灌肠、CT、MRI等检查,尽早作出准确诊断,及时手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于频.系统解剖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08.

[2] 吴在德.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8~470.

[3] 范博广(译).急性阑尾炎.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5.

[4] 张镜如.生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4.

上一篇:视觉电生理检查对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后... 下一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55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