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9-12 01:40:38

小学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王夫之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行为知之实,不能离行以为知。”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古到今,都在强调要让学生先“动”起来。

一、激活“动”因,培养“动”意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的意念和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语文教学中力求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鼓舞他们主动投入到新的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动”起来的机会和方法,鼓励、指导学生自己去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锻炼其“动”起来的能力,才能为新的学习奠定基础,增益其所不能。如《夜晚的实验》教学片断:

1.谈话导入,揭题质疑:(1)俗话说:好习惯,益终身。谁能告诉我: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谁来介绍介绍。(2)围绕课题,你想弄明白哪些问题?

2.走进文本,感知人物:(1)你知道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吗?假如不知道,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去实验呢?(2)我们再来看一看斯帕拉捷是怎样实验的?

3.学了这一课,你想探索什么秘密,用什么方法去实验呢?动手做一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工作的一切环节都应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最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也显露无疑。

二、煽情“三动”,“读”占鳌头

1.开启心扉,让学生心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多用情境教学,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语文学科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导入时,可以运用动感图片,用相关事件,点明题眼,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心理,教师的情绪要跟着学生的情绪走,这样学生的内心才会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澜。

如《大江保卫战》课前气氛渲染,播放背景音乐《为了谁》,为课文学习创设情景。课中,在学生体悟语言之后,用媒体播放:几十万人民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画面,再读“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和“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教师引导:此时,你想对我们子弟兵说些什么,请你说一说。在这里,教者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有几个学生为之心动呢?

2.播种行为,让学生行动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小学语文课堂比中学是热闹许多的,但热闹的是优生,失意的是学困生,教师要重视弱势群体,让弱势群体也能带着兴趣参与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课堂。

如:《广玉兰》教学设计片断:导学:(1)认真朗读课文,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2)洁净、高雅的广玉兰让你联想到的成语有()()()。(3)到校园公园路边观察广玉兰,说一说你所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广玉兰。((1)和(3)为必做题)

笔者在上课时,发现那些学困生也高兴地举手,拿着他们采来的广玉兰花向大家津津有味地介绍呢!在讲到花的不同形态时,学困生拿着不同的花,一边表演,一边背诵,很快就学会了课文,内化了文章的语言。

3.放飞心灵,让学生互动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生之间,也有师与生,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之间通过分工、交流,互为资源地进行学习。只有掌握了互动交流的技巧,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服务,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如:《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理解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用曲线画出狐狸三次说的话,用直线画出乌鸦三次听后相应表现的句子。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采用表演分角色读,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表演读中体会情感,教师作解说员,可以变通解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迁移语言。

4.煽情导引,“读”占鳌头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安排学生读书,要以多种形式反复进行朗读的训练。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读书更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引读、品读时,也应该融入情感因素,还可以利用脸部表情、体态语言来传达感情,让学生在情感阅读中训练语感。

如《掌声》教学片断:

师:现在你就是英子,长大后,最让英子忘不了的是――

生: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师(沉重的语气):当她遭受挫折时,她会说――

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欢快的语调):当她享受成功的喜悦时,她会说――

生:我永远……面对生活。

师:让我们在《掌声响起来》的歌声中写下心中涌动的情感。

没有朗朗的读书声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营造气氛,指导朗读,可以教师范读、带读,学生指名读,小组读,轮读,分角色读等;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用心去读,一般采取默读。读书要理解地读,动脑子去读,读出不同心境下的不同语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有主体意识,要有导引之功,要真正上出语文阅读的语文味。

上一篇:餐后酒: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规范的书写 快乐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