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中场所感的营造

时间:2022-09-11 11:39:20

城市设计中场所感的营造

摘要: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共同作用下,当代中国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建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我国的城市设计常常忽略对城市文化、环境特色的深层次探寻,让现代城市越发地沦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纯粹空间,难以为人所认同并产生归属感,城市的场所精神面临缺失。文章着眼城市场所,探讨城市设计中场所感营造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场所 精神 营造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场所与场所精神

1.1 场所与人类需求

场所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与人类的生存及其意义密切相关,场所提供了个人和集体创造和维护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机会,人们通过场所交流知识、获得能力,实现安全感、被人尊重,精神得以升华,从而维持和丰富人类的生活。因此,场所反映了人与环境之间互动而整体的关系,关乎满足或制约人类的需求。

1.2场所与空间

从物质层面上看,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然而,空间并不等同于场所,空间仅仅提供了人们实现各种需求的机会,只有它从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人的活动和特定的地域条件中获得意义时才能称之为场所,也就是说,场所是有意义的空间。区分空间与场所的差别是理解场所的关键,因为空间代表的是一种相对位置,场所则体现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状态。所以,人们定位于空间,行为于场所,空间与场所的关系就好比“房子”与“家”的关系,房子可以挡风御寒,但家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一个特定的空间单元,或是一个特定的物质占领的空间。后者则包含人们对地方情绪、观感、意义、象征、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说,场所不仅是单纯的物质空间,而且承载了人们认知空间的历史、经验、情感、意义和符号。

1.3 场所的精神

一个场所具有的区别与其他场所的整体气氛,通常被称作场所感,它也常以

拉丁词语“场所精神”(Genius Loci)来描述,意为人们能够超越场所的物质或感官属性来体验事物,并对场所的精神产生依附感。J・朗(Jon Lang)用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来解释场所感,他认为场所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的,一个是心理的,前者与人的方位感,或较大的社会领域里的社会地位有关;后者与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归属感有关。。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Genius Loci: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一书中,舒尔兹指出:“场所就是具有特殊风格的空间。自古以来,场所精神就如同一种完整的人格,如何培养面对和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就建筑而言,意指如何将场所精神具像化、视觉化。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帮助人们定居于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场所的认同而形成的,因为认同这个场所,而与场所产生有意义的关联,并且因为认同而有归属感,有情感的产生。这样,场所亦从一个对人没有意义、没有特征的抽象空间,变成一个充满意义、情感和经验的具体地方,使人可以区分出此地方与彼地方的不同,设计的重要使命就是赋予抽象的空间以人性。

2.场所精神的缺失

一般而言,场所是会变迁的,有时甚至非常剧烈,不过这并不表示场所精神一定会改变或丧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场所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随着场所的发展而变化。稳定性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条件,是场所得以有意义发展的保证。变化是由历史力量的需求产生的,积极的变化能使场所精神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消极的变化则会破坏场所的结构,导致场所精神的丧失。在环境变化中保持和发展场所精神是一种积极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意味着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的解释和体现场所精神。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当代中国城市迅速发展。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 50%,达到 51.27%,城市首次成为更多中国人的生活所在。随着大量新区、新城的拔起而起,中国城市的面貌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城市现象。对发展速度的追求导致了城市环境品质的下降,整体统一的开发新城模式让城市的演进过程变得无从探寻。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等均造成明显的影响,诸如特色的丧失、文脉的断裂、空间的无序、步行环境的恶化,空间意义的弱化等,其结果,千百年来形成的城市文化及其载体正从根本上产生动摇,城市文明面临空前危机。这种危机实质上是城市作为人们依存的生活场所的危机,现代城市在方向感和归属感方面提供的可能太少,越来越成为一个没有意义的抽象空间,以致让人难以认同,无法产生场所感。因此,重建或恢复有意义的场所是维护和发展城市特色,塑造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目标。

3.现代城市场所的营造策略

成功场所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设计过程对一些原则的遵循。城市设计的过程若遵循了这些积极的原则,就可以促进城市空间形式、活动和意象的融合,实现从空间创造到场所营造的转变,从而营造出人性的、具有场所感的优质城市环境。

3.1 营造场所的整体性

城市设计策略的综合性为系统、整体的城市场所感营造创造了可能。体现场所感的综合设计策略不仅体现在三维空间规划的思想,建立由公共空间、交通、基础设施等主构成的主要轮廓,根据结构与开发强度布局商业中心、行政中心等城市片区,更体现了基于系统、组团、单元的场所营造层次,将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完整的步行优先路径网络,串联城市场所,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最终实现城市形式、活动与意象的融合。“场所具有整体性,经过分析后更像一个结构世界。

3.2 营造形态的可识别性

清晰的城市意象有助于人们在空间中获得定位所需的参照,进而产生认同。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意象的五大形态要素进行强调,则有助于形成明晰、可识别的城市形态,加深城市的可意象性。城市的步行优先路径网络、开放空间系统为人们认识城市提供了重要的路径与场所,城市独特的空间特色、建筑造型、文化符号、民俗活动等,都可能参与城市意象的形成过程。

3.3 营造场所功能的多样性

使用功能的多样混合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如前文所言,开发型城市设计中对功能多样性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紧凑、交织的城市结构,二是促进片区内部功能的混合。如前文所言,一定程度上的混合开发,可以为人提供更多的视觉刺激和兴奋感,让人更为方便地使用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还可以产生“街道眼”,增加交往的机会,提高建筑的使用率。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促进功能的多样性早已成为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3.4 营造场所的本土地域性

城市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地方文脉。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地方文脉都是场所营造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现代主义运动忽略了不同地域环境中文脉的差异性,用统一的城市模式,标准的现代建筑,破坏了城市的可识别性与多样性,使人远离于环境,街道生活丧失,出现无场所现象。城市设计只有尊重并充分理解本土的地方文脉,才能在前进中,以新的历史脉络,将场所的本质具体化。在城市设计中坚持本土地域的原则,是对环境与历史的尊重。

4结语

本文对体现城市设计中的场所及场所精神进行了系统的认识,提出了了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中场所感缺失的问题,并对城市设计框架的构建及策略进行了探索,为营造为人所认同并产生强烈归属感的城市,实现空间向场所的转变,提出系统的方法策略。

在知识经济高速流通的今天,中国也在不断与国际的先进经验接轨,只有吸收国内外的各方面的经验,合理地加以应用, 才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最大效率地实现土地效用。

上一篇: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下一篇:等渗270mgI/mL碘克沙醇与次高渗300mgI/mL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