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素材 降低难度 提供内容 学习方法 积极评价

时间:2022-09-11 08:25:30

寻找素材 降低难度 提供内容 学习方法 积极评价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写话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多年,我发现学生怕写话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带着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因此,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应与儿童的认知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与儿童言语交际的实际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精彩的生活。此外,还必须积极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他们写的愿望,从而提高其写话水平。

一、指导观察,寻找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新鲜事。为了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的能力,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下来。要教会学生观察,使他们会看、会写。如下雪时,我停下课让学生及时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天空的变化,雪花的形态,落入手中的感觉,雪后大地的变化,以及自己心中的感受,有了这些丰富的画面印在脑中,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教师要做有心人,积极创造机会,教会学生观察,为写话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先说后写,降低写作难度

良好的说话习惯是写作成功的前提。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接触社会不多,还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加之他们识字量少,阅读面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很弱,书面语言更欠缺,在写话时常常出现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这也促使他们对写话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写话前,必须要让学生敢说,并乐于和别人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要学生抒发真情,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其中一个词用得好,教师都要予以表扬,及时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学生在敢说、会说的基础上去写就更加容易了。

三、创设情境,提供写作内容

要使孩子有话可写,并写出真情实感,教师有时必须创设或捕捉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亲身感受,这样,他们才能有东西可写。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设想过“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写。一句两句可以写,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是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学生有了说话的自由,才有了表达的欲望,激起他们写的兴趣,变无心为有心,变被动为主动。因此,我采用组织活动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如学校举行歌唱比赛那天,我班得了第一,全班学生都非常高兴,非常激动。这是一个写话的好素材,我就鼓励学生回家把这件事记下来。又如组织学生参加春游、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等,利用活动创设情境,既提供了写作素材,又使学生乐于说写。

四、引导阅读,学习写作方法

“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了根基和土壤,写作能力也就失去了语言保证。因此,新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明确的规定和数字要求:小学六年的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注意引导、鼓励学生阅读。我为了指导学生写话,在班级创设了“图书角”,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不仅要求读好课本上的文章,还推荐一些课外童话、故事、儿歌之类的适合他们阅读的读物。我还要求每个学生人人准备一本笔记本,把自己读的书名记下来,做好“读书记录”,摘录课外阅读时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并定期让他们通过读书活动进行交流。阅读不仅可以让孩子增长知识,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还可以学到写话的一些方法,提高写话能力。

五、积极评价,激发写作兴趣

创作重要,评价更重要。每位学生都希望受到别人尊重、赞许、羡慕,自己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写话训练中,我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求。每次写话完毕,请孩子读一读自己的杰作,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其中的几句,只要自己满意或特自豪的都行。然后组织互相评一评,画上自己喜欢的表扬符号。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乐不可支。比一比,学一学,赞一赞,这一方法在低年级特别管用。在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和鼓励后,学生对下一次的写话总是充满了期待和自信,写话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学生感受到了写话的快乐,也就有了写话兴趣,就能顺利闯过写话的难关。老师们只要多发现他们在写话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时时加以表扬与激励,相信写话教学定能收到最佳效果。

【作者挝唬喉祉粝厥笛樾 江苏】

上一篇: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全员交往增加互动机会 下一篇:营造环境 鼓励提问 激发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