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

时间:2022-09-11 08:06:11

营改增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

摘要:营改增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切入点,它正在完成我国税务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对企业集团的财务也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体现。本文就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营改增过程中,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自我国营改增试点设立以来,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根据调查统计,当前营改增试点范围已达到70%,随着我国税收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集团参与到营改增,并且从中获益。因此,营改增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中实施营改增,它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分析了营改增的内容,以及这项政策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企业集团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本质上来讲,营改增就是一个税种的变化,把企业集团以前所缴纳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而这个增值税就是对企业集团的产品或服务增值的部分进行纳税,避免重复纳税,减小纳税负担。目前,增值税正在逐步推广到各行各业,而且当前推行情况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集团的利好较大。比如传媒业,在营改增推行之前,营业税税率为5%,实行营改增之后,税率下降为3%,对企业集团的减免赋税成果比较明显。

二、营改增实行的意义

营改增的试点企业不断增加,设计行业也逐步扩大,它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营改增的实行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企业集团而言,营业税的征收是对营业全额进行征收,赋税较重,而实行营改增之后,从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发,制定不同的增值税税收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的产业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营改增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实行营改增后,我国的税务征收机制将与国际间进行接轨,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三、营改增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的改革将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产生以下影响:

(一)营改增对纳税的影响

众所周知,营业税原先是不能抵扣税额的,但是营改增实施之后,不仅增加了抵扣进项税额的数额和范围,而且还可以利用其中产生的运输费用支出抵扣进项税额,抵扣比例也提高到11%,而之前仅仅为7%。一般情况下企业集团的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因此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可抵扣的税额就会增加,因此实际征收过程中,企业集团的纳税额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尽管下降空间和企业的差异仍然存在。不过,那些以劳务及其他非可抵扣类资产为主要成本的企业集团,纳税额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其中有些企业集团的纳税额较营改增实施之前会有所上升。因此,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应该考虑这部分企业集团的纳税变化,对税率进行调整。对企业集团而言也应密切关注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从而避免企业集团利润的流失。

(二)营改增对企业集团财务核算影响

首先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转变必然会使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发生变化。因为营业税不存在销项税和进项税 ,这部分收入可以据实入账。在营改增之后,这些收入的入账原则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增值税缴纳过程中,需要扣除销项税额,企业集团的营业成本也需要将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增值税缴纳过程中的进项税和销项税都要通过“应交税费”进行核算,当期应缴税额就是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在缴纳营业税的时期,应缴税额直接根据收支来进行计算。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从企业财务核算方面来看,营改增之后,企业的成本、收入以及应缴税额的计算都会出现变化,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其次,营改增会对那些跨地区经营的企业集团带来会计核算方面的困难,跨地区经营的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根据税种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衔接,这会加大企业集团财务核算的难度。而且,营改增对于跨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而言,对财务核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行业之间的增值税计算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行业的增值税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混淆不清,则一律按照较高税率的税种进行计算。而且由于当前很多企业集团都属于跨行业经营,因此,对大多数企业集团来说,需要对不同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进行分别核算,这对财务计算的要求很高。

(三)对企业集团发票管理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发票的种类也会发生变化,这对发票的管理也有一定影响。举例来说,在营业税的体制下,服务业企业集团只需要开具普通的服务业税务发票,在增值税的体制下,由于存在进项税和销项税之间的区别,因此,对企业集团的发票管理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企业集团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要区分纳税人种类。小规模纳税人只用普通发票,和营业税体制下的状态基本相同;但是对一般纳税人来说,有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区别,而且对这两种发票的使用范围有专门的规定。增值税的征收过程中,会涉及到税收的抵扣,发票的管理失误会让企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当前,开具增值税发票时,票面额度普遍较低,超出限额需要申请大额发票,这个申请周期会比较长,对企业集团的业务开展会造成不便。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总体而言,营业税改增值税会降低大部分企业的纳税额,对这些企业集团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政策。但是,由于行业和纳税主体资格的差异,依然有一些企业集团并没有因为营改增的实施而降低纳税额。因此,要从真正意义上帮助企业减轻纳税负担,还是需要企业集团自身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统筹规划,来实现自身的利益。在此,下文就结合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条件,针对企业集团如何加强自身财务管理,统筹纳税提出几点建议:

(一)推进企业集团财务处理改革。在企业集团的财务处理方面,应当根据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文件要求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推进财务处理程序,在统筹纳税方面也应该以维护企业集团的利益出发,进行正确的计算和申报。对于跨地区经营的企业而言,各地区的分公司为获得更多的税收政策扶持,应当在营改增执行的初期对经营业务进行转移,这个方法不管对企业税收的增加还是减少都是如此。在后期发展过程中,营改增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征税。同时,企业集团也应该加强对增值税的缴纳核算、发票获取以及清缴方式等方面进行明确的了解,并制定相应的规定。

(二)企业集团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应该对自身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内部控制,进行反思和改进,并对财务管理方面加强监督。尤其对于票据管理需要特别注意,是否遵守既定的财务处理程序和税收规划等工作。同时,企业集团需要针对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发现漏洞进行补救,并进行反思。

(三)利用税务改革的机会,加强统筹规划营改增带来的政策商机。对国家认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多数还是属于直接降低税率来进行减负。但是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需要借助税收政策提供的各项优势,结合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最优的税收统筹方案。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营改增的税务体制改革使得一些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一般纳税人通过挖掘客户资源来进行税负的转换。增值税的缴纳涉及到进项和销项的抵扣,因此,企业集团可以利用流通环节的转嫁来实现减少纳税额的目的。例如,流通环节过程中,企业集团的某一客户获得增值税的进项发票后,可以增加增值税的抵扣从而减少纳税额。因此,在相同的收费条件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挖掘更多的客户资源。

其次,通过对营改增税收政策中的特殊条款来对客户资源进行拓展挖掘。例如,在增值税政策中规定,营改增企业所在行业经过商务部、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纳税主体,在提供增税税超过3%的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的,可以获得一定的征收优惠,比如即征即退,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企业集团的纳税负担。

综上,营改增在实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政策优惠空间,因此,只要企业集团的财务人员对这些政策规定用心研究,必然会找到减少企业纳税额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尹旭.浅谈营改增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加强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

[2]陈霞.浅议营改增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师,2012,23:25-26.

[3]孙艳.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 154-155.

(作者单位: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金融业营改增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独立董事任职影响因素及其效用:研究框架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