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FEC方案和TEC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时间:2022-09-11 07:18:57

新辅助化疗FEC方案和TEC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FEC方案和TEC方案持续输注方案的疗效、毒副作用差异,探索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120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随机分成应用FEC方案化疗组59例,和应用TEC化疗方案组61例,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TEC方案组的有效率高于TEC化疗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EC方案。结论 TEC方案持续输注方案疗效较好,毒副反应适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辅助化疗;FEC方案;TEC方案;疗效

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是肿块,本病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即更年期前后的妇女。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性激素紊乱有关。男性亦可发生乳癌,常继发于男性乳腺增生症。本病治疗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要,同时化学药物抗癌治疗是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化疗可以缩小原发癌,杀灭播散在血循环中的癌细胞,控制体内微转移灶,为手术切除创造条件,减少手术后复发转移。本文对比乳腺癌化疗FEC方案和TEC方案疗效、毒副作用,为其他医生探索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在30~64岁。全部患者经穿刺活检后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患者。

1.2入选标准 原发癌的最大直径≥3 cm。不包括炎性乳癌患者,包括其他T4患者,即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患者。随机分成应用FEC方案化疗组59例,和应用TEC化疗方案组6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FEP输注方案:EPI(表阿霉素)60 mg/m2,静脉注射,d1;5-Fu(氟脲嘧啶)200 mg/m2/d,静脉持续输注(锁骨下穿刺置管,便携式微型泵持续小剂量输注),第1~21 d;DDP(顺铂)60 mg/m2,静脉注射,d1[1]。TEC输注方案,其中CTX 500 mg/m2,d1,EPI 60 mg/m2 d1,多西他赛(Dox)75 mg/m2,静脉持续输注(锁骨下穿刺置管,便携式微型泵持续小剂量输注),第1~21 d。所选患者于化疗前行乳腺超声测量病灶大小,经过2个疗程的化疗后,复测肿瘤大小,评估不同方案疗效。对比中以21 d为1个周期,患者经过3个周期的方案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

1.4疗效评价 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有变化但未达标准(SD)、无变化(NC)和进展(PD),有效率=CR率+PR率,无效(SD+PD)。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PR :病灶的长径总和缩小≥30%。SD: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PD:病灶长径总和的增加≤2O%或发现新病灶。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不良反应 两组的血液毒性以白细胞减少为主,同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皮肤粘膜病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FEC方案明显高于TEC方案。

3结论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关乎到女性生命健康的不容忽视的一大杀手,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随着近年来对乳腺癌的认识由局部病变的观察==观点逐渐向全身系统性病变的观念进行转变,观念的转变也带动了全身性化疗的地位的提高[2],新辅助化疗的产生是否能够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目前尚无定论,但至少不比术后化疗效果差[3],特别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优势不言而喻[4]。赵兴娟等通过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选择FEC与TEC方案的近期疗效的观察,明确了TEC方案的优越性[5]。作者通过大量临床病例对新辅助化疗FEC方案和TEC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发现TEC方案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中有明显的优势。从本研究可以看出TEC方案起效较快,且病理缓解程度较好,近期疗效比较TEC组优于FEC组。在观察对比中可以看出,TEC方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FEC方案。研究表明两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治疗均有效,从本研究可以看出TEC方案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比较TEC组优于FEC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尽早恢复,提高化疗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吴祥德,董守义.乳腺疾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8.

[2]Esteva FJ,hortobagyi GN.Adjuvant systemic therapy forprimary breast cancer[J].Surg Clin North Am,1999,79:1075-1090.

[3]Brain EG,Misset JL.Primary chemotherapy or hormo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J].Cancer Treat Rev,1999,25:187-197.

[4]Hortobagyi GN.Drug therapy: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J].N Engl J Med,1998,339:974.

[5]赵兴娟,高润芳,杨璇,等.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FEC与TEC方案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68-1069.编辑/张燕

上一篇:浅谈错位病案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下一篇:临床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