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村物价上涨高于城市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9-11 05:32:08

近期农村物价上涨高于城市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选取了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影响cpi变化的因素,通过建立影响cpi变化的计量模型,对近期农村cpi高于城市cpi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主要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社会监管尚不健全,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导致近期农村cpi偏高,最后提出了稳定农村cpi,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价格指数(cpi) 农村 城市 社会保障 社会监管 基础设施

一、引言

消费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定阶层的居民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针,它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生活费的变动程度,是各个国家通货膨胀的经济晴雨表和调整工资、津贴政策等的重要依据。而值得关注的是在2007年至2008年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农村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连续15个月超过城市,这说明农村居民为物价上涨支付的成本要比城市居民更高。研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对于政府正确认识当前物价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制定更加完善的惠农政策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1.指标变量的选取

目前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主要是根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模式、消费习惯,参照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数据确定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X1)、衣着(X2)、家庭设备及服务(X3)、医疗保健(X4)、交通通讯(X5)、文化教育娱乐(X6)、居住(X7)、杂项商品及服务(X8)类,共263个基本分类(国际分类标准),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其计算公式为:CPI=∑KW/∑W-100%,其中,K代表商品(或类)价格指数,K=P1/P0;W代表权数,W=P1Q1/∑P1Q1 P0、P1分别代表基期和计算期的价格,Q1代表计算期居民对某商品的购买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便是根据上述公式,采用分层逐级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的。即先计算单项商品价格指数,然后以单项商品价格指数加权计算小类指数,再由小类指数加权计算中类指数,由小类或中类指数加权计算大类指数,最后用大类指数加权计算总指数。所以,我们把上述的构成CPI计算内容的八个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设为自变量(X1)(X2)(X3)(X4)(X5)(X6)(X7)(X8),将城乡CPI指数设为因变量(Y)。

2.模型的设立与参数估计

根据样本数据的散点图可以判断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于是把模型设定为:

Y农村=a0+a1x1+a2x2+a3x3+a4x4+a5x5+a6x6+a7x7+a8x8+ui (1)

Y城市=bo+b1x1+b2x2+b3x3+b4x4+b5x5+b6x6+b7x7+b8x8+uj(2)

其中,a0,a1 a2 a3 a4 a5 a6 a7 a8,b0,b1 b2 b3 b4 b5 b6 b7 b8是待定系数,ui是随机扰动项。运用EVIEWS统计软件用OLS方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取显著性水平a=0.05查表得:t0.05(4)=2.1318,在农村cpi涨幅的模型中,变量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的t值绝对值小于t0.05(4)=2.1318,未通过t检验,同理,在城市cpi上涨幅度模型中,变量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未通过t检验。这说明,在这一轮物价上涨中,食品价格,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居住价格的上涨对农村cpi上涨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城市cpi上涨影响显著的则是食品价格,交通和通信价格,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及居住价格的上涨。因此,剔除统计上不显著的变量,再用Eviews软件的OLS方法进行估计,得到的模型为:

从该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各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F检验,总体线性更好,方程的拟合优度更高。从经济意义上看,在农村,食品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3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169%,居住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233%;在城市,食品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332%,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201%,娱乐教育文化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价格上涨0.177%,居住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206%,各个参数经济意义明确。

3.模型的分析

比较(5)(6)式可以发现,这轮物价上涨,对城市cpi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食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及其他因素,而对农村cpi有显著影响的有食品,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居住及其他因素,对城市城市cpi影响显著的因素多于农村,这说明农村的消费结构相对城市来说较为单一,其CPI更容易受个别因素价格上涨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式(5)中的的截距项(0.489)远大于式(6)中的截距项(0.101),在本模型中,截距项代表其他因素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由此我们得出,其他因素推动农村cpi上涨的幅度远高于城市,这也是笔者认为的使近期农村cpi连续十几个月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而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以下3个方面造成:(1)因为农村的保障体系,监管体系不如城市。城市物价一旦上涨过快,政府会马上投放储备平抑物价,即使没有储备也会马上采取先垫付或者补贴的形式,让附近农产品基地的产品上市,而农村在供给保障和抗冲击体系方面则比较欠缺。比如今年出现雪灾,同地区城市的物品供给是远大于农村的,从而导致部分商品在农村价格暴涨。(2)城市存在比较健全的工商管理体系,更为完善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及时对市场进行监管,而农村市场较小且分撒,不利于管理部门监管,导致农村物价管理不利,从而使部分商品价格被人为抬高,进而导致农村cpi高于城市。(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阻塞,使商品的运输成本高于城市。比如今年春节时,全国很多农村都因为交通不畅而使商品无法运入,导致部分商品价格急剧上涨。此外,由模型知,在这一段时间,食品价格上涨对农村cpi和城市cpi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且食品价格指数对城市cpi影响的系数高于农村(0.332>0.301),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中,自家打粮自家吃,自给自足的现象很明显,另外,农村居民在高价面前,会压缩消费,减少对肉蛋菜等弹性相对较大物品的需求。

三、政策建议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在歉收年,自然灾害年等给农民以切实的补贴,控制农业原材料的价格,及时对农村投放相应的储备,扩大农村的产品供应以保证农村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

2.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目前,农村消费品市场存在着突出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强制交易等问题,这已成为影响农村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突出障碍。因此,严格市场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加大打击恶意抬高价格者和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者成为完善农村市场的必要选择。

3.制定农村消费市场规划,解决农民消费整体发展问题。要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中心集镇上建好直营连锁或加盟连锁超市(便利店)、农村基层行政村建设“放心店”,方便百姓购买生活消费品,使农民能购买到放心的消费品,搞活农村商品流动,使价格更加透明化。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品缺乏,交通不便。因此,必须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消费零售网络建设等以使农村市场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振良:价格指数概论[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2]杨亚男张庆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6,(07):83~85

[3]李时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4:30~34

[4]简立君:论现行消费物价指数编制的缺陷与更新[J].消费经济,2005(21)44~4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对河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音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