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时间:2022-09-11 05:01:50

基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断地推进着城市化进程,企事业的基建项目也日趋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愈发突显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基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管理措施;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实现工程质量最优、造价最低是建设单位的基本要求,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控制造价,节约基建成本,建设单位的各个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既各司其责又相互配合,内部审计部门要突出监督、评价、鉴证作用,逐步由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过渡,从源头上、程序上监督,有效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节约工程造价,为单位建设节约资金成本。

一、我国基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基建项目作为为经济做出贡献的一个力量,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项目日渐增多,项目资金也越来越大,因此做好基建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基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也即把基建工程从项目决策到其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否科学、是否合理这直接关系到基建工程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基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决策和控制不到位,而对施工阶段的管理和控制又过分细致,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和控制不均匀,进而导致建设和算账不同步的不良后果。因此,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全过程控制还难以做到完善。这些境况,我国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要做好工程预算,并进行全过程控制,基建工程实现造价管理与控制顺利实现,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符合市场发展的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二、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

1、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确定基建工程造价时,应按照客观实际,考虑动态因素,严格执行定额及法规,既不能高估冒算,也不能少算漏算。

2、统筹兼顾原则

在确定基建工程造价时,既要考虑降低工程成本,又要把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3、“三控制”原则

基建工程造价管理要做到使初步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之内,施工图预算控制在初步设计概算之内,工程决算控制在施工预算之内。

4、全程全面管理原则

基建工程造价管理要加强对建设者各阶段、各环节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监督,有关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各负其责,全面搞好工程造价管理。

三、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划分为五个部分: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发包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

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这个阶段是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起始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主要有如下项目:项目的立项、选址、可行性报告和社会经济效益等等。在投资决策阶段,对基建工程建设规模、标准、地址、施工、设备进行合理规划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建设单位要根据发展需要以及今后的战略发展目标来对项目技术、规模、资源、市场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有效管控。

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基建工程的施工原则上是要严格按照设计来执行的,因此设计阶段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基建工程造价。所以说设计阶段也是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其对基建工程的整体建设和规划以及基建工程建设的调整都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个基建工程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但是一个合理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案可以使得基建工程项目投入更少的资金,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在设计阶段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对基建工程具有重要作用。

3、发包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发包阶段主要有招标和签订合同两个部分。招标要公开、公正、做到透明。因为只有投标报价合理了,才能保证工程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成本,也就是降低工程造价。另外,在合同管理与控制上,要加强管理,因为合同的形式有多种,发包时要根据具体工程和工程的性质、规模来分析各种风险,以便选择合适的合同方式,降低风险,控制造价。

4、施工阶段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要做到:第一,做好施工的有效组织。主要包括充分发挥施工现场人力、设备的效益,做到合理调度,有效管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第二,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的控制,施工要严格按照合同和设计进行,同时要控制设计变更,例如扩大规模、增加附属设施建设、提高标准等的出现。竣工结算阶段也就是严格审核实际工程量、材料设备价格、设计变更、现场签证、隐蔽工程记录、定额套用、合同履约等的阶段,是科学客观做出竣工结算书以及有效控制基建工程造价的最后保证。这个阶段的内容主要是进行整个基建工程费用的核算,编制决算,比较分析工程造价等等。

四、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1、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1.1忽视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基建工程往往前期规划时间不足,动辄1~2个月开工,1~2年内完工,忽视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会导致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项目的估算投资和概算编制不准确,估算和概算投资偏差较大,造成部分项目实施资金缺口较大。

1.2工程变更较多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致使施工中出现方案变更,造成变更金额较大。

1.3缺少专业造价管理人员

很多基建工程没有专业的建设团队,往往由后勤管理部门协调组成一个临时团队,专业的造价管理人员更是不足,对整个项目的动态投资缺乏控制,对投资总额的控制处于被动状态。

2、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建议

2.1作好基建的前期工作

项目立项批复后,需要办理用地规模等手续,前期工作必须围绕办理各种手续时间短、工作经济的原则。

2.2规划招标管理

目前的招标工作,委托工程招标机构来承办的较多。作为甲方,应注意规范各项招标管理,明确竞标单位的资质,明确招投标项目的范围造价约定,审核标书的规范性,并签订好建设合同。

2.3抓好设计概算、工程预算和竣工决算环节

概算要尽可能反映客观实际。在编制工程预算时,需要会同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就施工图、预算定额、取费标准、材料价格和政策性调整等因素进行磋商,按规范编制工程预算;在竣工决算编制前,应深入现场实地勘验,对已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复核,防止虚假工程量和虚假项目内容的产生。

2.4监管环节不可少

一项投资较大的基建工程,财务监督必须贯穿于始终。在整个基建过程中,财务部门须熟悉各种基建取费标准,按合同进度付款。针对目前建筑市场腐败现象的实例,基建财务监督显得更加重要,应把重点立足在预决算上,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起到的作用。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从我国当前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弊端,因此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和国际接轨,这也是我国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涛,于嘉禾.全面解读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措施[J].科学时代(综合版),2007,(12)

[2]刘东升.如何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3]沈继民,姜志强.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3(3)

上一篇: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