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会计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05 22:36:43

基建会计制度

基建会计制度篇1

1.1 在核算基础和会计主体方面

新制度明确规定,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要求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单位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至少按月并入事业会计大账。明确了以高校会计为主体,合并基建账套,新制度的修订遵循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实现了一个会计主体的目标,完善了高校会计制度,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完整。

1.2 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

新制度在保持现行高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吸收能够反映基本建设特色的会计科目,并通过补充调整与修订相应的会计科目,将基建活动经济事项纳入学校大账进行确认、记录、反映。主要变化有:资产类科目中,新《制度》增设在建工程、基建工程两个总账科目及其配套的二级会计科目用于核算基建投资成本;负债类科目中,在借入款项总账科目下增设基建投资借款明细科目,并按贷款投放银行进行明细核算;在应付账款科目下设应付工程款明细科目,核算各类应付而未付的基建工程款以及预留的工程项目质保金等,并按照对应单位进行明细核算;收入类科目中,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增加基建拨款明细科目,按工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支出类科目取消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净资产类科目中在长期资产占用下设基建工程占用和在建工程占用两个明细科目反映基建资金占用金额。

1.3 在报表披露方面

新制度合并高校的基本建设与教育事业两套体系会计报表,同时在附表中新增基建投资表,反映建设项目自开始建设起到本年末,基本建设资金来源以及基本建设投资支出情况。高校年终财务决算报表,基本上反映了整个学校的经济资源以及基建活动全过程的核算内容。将基建会计纳入核算体系后的会计报表既能有效地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衔接,又能全面、准确反映高校资产、债务和收支等整体经济活动的全貌。

2 在建工程核算中的主要问题

新会计制度加强了对工程核算的管理,解决了以往工程核算过程中的部分问题,然而在建工程业务的复杂性使得许多不足之处在工程核算过程中依旧存在。

2.1 会计核算信息不准确

新制度仅仅是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核算,会计报表中也仅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了在建工程的年初余额与期末余额,缺乏对基建项目过程中的项目规模、项目性质、投产竣工时间、项目概算、累计到位资金、累计支出、结余等情况的明细核算和报表反映,未能彻底解决基建项目两套账的问题。新会计制度还是按照原高校收支平衡的模式设置的,所以,固定资产结转时仅与事业基金发生关系,而没有单位在银行贷款及往来资金用于基建。所以,按照新会计制度并账,就会出来事业基金账户没有相关银行贷款和往来款的记录,就会出现事业基金账户出现巨额红字,显示在报表上的数据也不能准确反映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和投资规模,起不到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的监督。

2.2 工程结算不及时

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应该结转至固定资产。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建工程未及时结转到固定资产科目。虽然新会计制度对在建工程结转的时间有了清晰的界定,但是高校往往未能及时执行,使得已经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一直放在在建工程科目。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本应当按照固定资产创造利益的方式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却因为其以在建工程的形式出现,导致整个高校财务报表的不准确;

第二,某些在建工程因为质量不合格或者中途终止,但是由于结算不及时,使得其仍然反映在在建工程科目上。新制度规定,未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应当对其成本进行费用化,然而高校仍然在在建工程账目上对其进行反映,使得高校虚增资产;

第三,借款利息归集不合理。借款利息应当在在建工程期间进入在建工程成本,工程准备阶段和完工后的借款利息都不允许再进入成本。由于工程结算不及时,导致财务人员无法正确判断借款利息的归集对象,使得在建工程的价值难以准确判断,由于把利息错误计入成本,同样虚增了的资产。

3 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与实践探索

3.1 基建会计并入高校会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新《会计制度》衔接两套账的做法与如今的会计环境还是有些不适应、不匹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有必要将基建会计完全并入事业会计中,不再单列。

(1)两账合并有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仅从会计理论分析来看,无论是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还是事业会计,都是整个单位会计核算的一种,将其人为区分割裂不利于财会人员整体把握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向,不利于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由单位一套账就能完成基本建设的核算。我校通过几年的实践,认为还是有可能把基建账完全到事业大账上的。如果学校基本建设任务量大,可以在基建部门设立会计进行核算,单位会计进入并账核算。这样既保证了前沿会计的监督作用,又保证了事业会计对单位的全面核算。通过十多年的基本建设,学校的基本建设任务已经初步完成,很多学校都可以由财务部门统一并账处理基建核算。只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废止不必要的制度,在制度上更加优化,完全可以把基建账完全并入事业账。

(2)两账合并可以适应部门预算编制的需要。部门预算,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是当前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基本要求是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这个部门的预算编制。因此,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高校会计,应以所有资金为对象,其中包括基建资金。

(3)两账合并是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各国的会计制度,一般将资本性支出有机地融入到相应的会计核算中,很少像我国将基建会计制度单列出来,形成一个单位双重会计主体的特殊现象。目前我国企业的基建会计已经并入了财务会计中,从长远看,将基建会计制度逐步融入行政、事业等行业各自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再单列,是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4)高校体制弱化基建会计成本核算优势。实行基建会计制度的一大目的和优势是准确核算、反映基建项目整体和每个阶段的成本。但现在的会计制度不能解决高校财务的准确性。

(5)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两账合并。反对两账合并者的理由之一是:基建会计比事业单位会计更能准确反映基建项目的资金的来源、用途、成本等信息,体现了专款专用的理念。但现行的《新制度》本来就要求实施项目核算、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这当然包括了基建项目这种大型项目。而且随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的完善和创新,不少会计电算化软件都增加了核算项目辅助功能。通过使用该功能,能在简化会计科目的同时,更直观、更简洁、更准确地核算每一项目的各项成本。由于核算项目是在传统明细科目基础上平行设置的,其数据还是原有会计账中的数据,不是另外一套账,显然比单独设立一套基建会计更简便、高效、更合理。

3.2 基建完全并账的实践与探索

(1)分别情况,可分可合。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高峰期已过,通过单位财务部门统一对基建进行并账核算完全可能。我校通过几年的实践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困难。如果基建任务重的学校,可以考虑在基建项目部设会计进行核算,使会计监督前沿化,并由单位统一对基建进行并账核算。虽然也是两套账,但为一套账打下了基础。对于基建任务少的学校,完全可以由学校一套账核算。并通过会计科目,可以分清往来款、银行贷款等各方面来源的款项投入基建的准确情况,以达到会计的准确、及时、全面的核算要求。

(2)加强高校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养。基建会计与高校会计实现合并将向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若财务人员受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限制,不熟悉工程建设相关知识如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量计价规则等,对工程预决算的审核、工程材料用量及各种费用支出是否合理都无法判断,就很难突破传统会计的局限性,难以正确计算工程成本和参与工程项目管理,难以履行核算、反映和监督的会计基本职能。因此,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主动学习理念的教育,使其努力掌握基建项目概、预算编制的基本知识、基本建设程序、相关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计算机管理信息应用技术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改进财务核算软件,以适应基建合并的需要。基建与单位财务大账合并后,要增设相应的合计科目。所以,必须对现有的财务软件进行升级,以达到基建与事业单位大账合并的目的。

(4)上级主管部门要对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按照现有的制度,要求基建与事业单位大账两套账,要进行两账的完全合并还得由上级主管部门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

4 结语

基建会计制度篇2

关键词:会计内控 制度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f1)11-190-02

一、基层央行内控体系存在的不足

基层央行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围绕着控制资金风险,不断摸索逐步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制度体系。但是近几年随着核算体系的改革、核算方法的改变,以及核算内容的调整。原有的内控体系逐渐显露出不足,主要体现在:

1.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形成业务风险点一是内控制度的规范性不够;二是内控制度制定的及时性不够.新的风险点不断涌现:三是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加大了风险隐患。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一些制度的贯彻落实流于形式.执行效果不尽人意。

2内控制度管理不到位.形成风险控制的盲区。一是时内控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住。对内部控制理解存有偏差;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效果不佳;虽然建立健全了一些内控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各岗位之间缺少制约。有的会计人员不学习制度或者不坚持制度.制度观念淡薄;三是内控制度检查效果不明显。基层行接受各级职能部门的各种检查非常多.纪栓监察、内审等部门也积极参与检查,但是各级检查组检查的角度不同,检查的范围和内容不同,掌握的标准也不一样,说法不一.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反而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内审部门作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其独立性和权成性还较差。会计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日是新业务、新系统迅速推广,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不能及时跟上、滞后于业务的发展。

3.内部控制行为分散。控制措施难到位。基层行的内部控制由多部门多岗位实施,各部门间相互分离,由于各部门的出发点不同,在内控制度的制定上存在着差异,在执行中对内控制度的理解上也存在着分歧,致使内控制度操作中无所适从,共同监督形成不了合力、监督效率低.对会计职能部门的监督到不了住。

4.内部控制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尚未完善。目前。基层人民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上没有一个较系统的易于操作的责任追究制度,仅有“应当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要求,并没有规定“做错了怎么办”,从而削弱了执行内控制度的警觉性和自觉性。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行内部控制的考核及评价机制还不健全。

二、影响基层央行会计内控制度执行的原因分析

1.人为因素方面。(1)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不高是产生会计风险和发生案件的主要原因。会计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虽说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更为重要的却是执行和检查这些制度贯彻落实的会计人员。如果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进行业务操作时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那么无论多么健全的内控制度也只能是废纸一张,失去它应有的存在价值。(2)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也是造成会计风险的男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繁忙,自担较重,很难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只能边干边学.因而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和新制度的时间就相对减少.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得到及时提高,而如果不能得到厦时有效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补充。势必会给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有时还存在着经验主义代替了制度规定,这些都是存在风险隐患的因素。(3)相关责任人时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会计基础工作对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有些行领导重视不够会计基础工作。认为会计基础_工作抓不抓无所谓.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支,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会计人员时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了解,影响了会计I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4)基层的会计人员在同一岗位工作的时间较长,往往会出现经验主义代替规章制度的情况。对重要的风险防范环节上.重视程度不高,时工作当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没有了职业敏感性。

2.会计内控制度缺乏完整性和前瞻性。(1)会计内控制度分散.制度建设落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央银行的会计内控制度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会计内控制度反措施。特别是省会中心支行。会计财务处、支付结算处均时营业部门的会计核算自有管理指导的义务,这样就容易形成对某项会计事项的管理出现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使会计人员很难操作。(2)会计内控制度过于侧重事后控制.忽视了事中和事前的监督控制。强化内控刺度落实的目的就是要拾遗补缺.亡羊补牢,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有效进行事中和事前监督防范工作才能更好地防范银行会计案件风险。减少国家资金损失。而现行的会计内控制度建设主要是针对会计业务的事后控制,而忽视了会计事中控制.特别是会计的事前控制环节更为薄弱。这样,一旦形成会计风险。就会因为滞后时间较长而难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化解,(3)内审的同级监督和上级行的检查力度不够,个别营业机构领导对会计基础I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缺乏应有的重视。个别行的会计检查还停留在应付上级行每年例行的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上,内部自查还没有做到经常化.本行的内审同级监督还流于形式.其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三、完善基层央行会计内控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会计内控制度.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良好的环境。(1)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约措施。会计风险具有隐蔽性、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的特点。为确保会计核算操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必须狠抓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和会计行为。对现有不合理的会计制度应及时进行补充、修订.使之更严密、更完善,通过建章立制。把内控制度的触角延伸到会计核算的每一个角落、(2)基层行要结合业务发展需求,按照有关金融法规的要求,对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认真检查、完善.细化业务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内控制度应在观念、内容、组织、方法等方面跟上会计业务发展变化的形势.要体现时效性、及时性原则,使其真正发挥内控管理作用。(3)建立起严格的相互制约机制.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轮换制度。会计部门自责人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未雨绸缪.防惠未然,真正把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

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任何制度都要人来执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对会

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思想上、认识上高度重视起来。(1)加强政治学习,将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会计工作人员克服麻痹大意和安全意识淡薄等不良思想。养成严格、规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减少业务中的差错.有效预防资金风险。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2)利用业务学习、岗位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让会计人员扎实地掌握会计的各项基础业务和技能。及时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和新制度,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这样就会减少他们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把这方面的会计风险降到最低点。

3.明确责任、深入实际,真正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1)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案件防范责任制。各级行要把案件防范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一把手”自总责,分管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各负其责。要突出业务部门在隶件防范工作中的作用,将案件防范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人员。进一步明确上级行对下级行的监管责任.建立经常性的内审稽棱检查制度。要坚持联席会议制度。认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2)加强时重要部门和岗住的重点防范和管理。要加强对会计联行、国库、发行以殛基层行领导等案件高发部位的监督检查,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有效防范案件的发生。要继续做好会计业务部门规章制度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各项内控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3)切实将会计主管坐班制度付诸实际工作.不可让此制度流于形式。时会计基本制度规定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经会计主管人员签字审批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同时还要对这些事项在有关登记簿中进行详实的记栽。

4.拓宽检查形式。加大会计检查的力度。会计检查很多时候已经成为我们发现漏洞、遏制犯罪行为的一种有效途径。现行的会计检查从涉及方面可以说已经包括了所有的会计业务.之所以有些时候检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还是在具体操作环节上流于形式。(1)加大会计检查的力度。会计检查人员是防范风险的一道防线.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首先会计业务检查要实行突击检查和常规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在检查中不仅要检查业务核算的合规性,还要检查内控制度的建设。其次是要检.最.要重点检查联行、同城清算、事后监督、内外对账、印、押、证管理等重要环节,最后要采取不定期的复查.针对前期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观其整改效果,是否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防止走过场。(2)加强随机检查频率。形式应趋于多样化。以往我们的会计检查都是以定期检查为主。不定期检查为辅。由于定期检查组织面广,准备充分.而且可以多个检查同时开展。在人力、物力上都大大节省。但恰恰是这种操作形式,让别有用G之人有规律可循。在临近检查期间,其想方设法掩盖行迹,检查过后又原形毕露。这样.我们要想真正起到检查杜绝风险的目的就必须让其无法抓住规律,要达到这一目的,随机性检查是最为合适的办法。随机检查由于其时阍的不固定性。随机检查的开展形式也不能单纯的停留在账务上。同时也要针对不正确的办公行为开展。

5.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完善内控制度体系。(1)做到制度建设同系统开发同步.为新系统的安全推广应用起保驾护航作用。上级行在进行核算新系统开发和升级中,在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操作规程的同时,将围绕内控需求的监督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共同实行.既确保新系统推广运行初期有据可依,也有利于新系统运行中的规范管理。(2)基层央行会计部门在运行新系统、摸索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及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将有效的内部控制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规范,消除内控监督的盲点。(3)提升内部会计控制的科技含量。首先,将内部会计控制原则引入会计核算系统,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控制程序。锁定会计机构的业务权限,加强对会计机构的会计管理和控制.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各项要求置于计算机的事前控制之下。其次.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反馈机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分析、风险报告,使本行及上级行会计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同时将执行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传递给一线会计人员.提高会计内控的效果。再次,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推广电子验印系统。会计档案缩微系统,提高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手段,以便较好地落实内控制度。

6.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事后监督职能作用。使会计监督贯穿会计活动的全过程要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构筑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检查三道防线,使会计监督贯穿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管理部门与监督检查部门要转变监督观念.强化过程的监督。不仅需要检查各项业务的操作是否合规,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发现制度制定与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时业务中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作出分析、判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建议。防范其流于形式、实质失效。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种业务的信息资料,开展非现场业务监控.通过不同业务系统、业务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差错或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时效质量。

7.强化对会计内部控刳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惩戒机制。为了保证会计内控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会计内控制度应根据各岗住所要求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复杂程度、会计基础工作水平、风险防范能力确定奖惩标准。内审部门要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严格执行央行会计内控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从根拳上解决长期以来重检查、轻整改的弊端。只有做到动力与压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彻底扭转有章不循、内控弱化的现象。

8.领导要重视并全力支持会计内控建设。各级会计人员对于会计内控制度是否认真执行。往往与领导是否全力支持有很大关系。因此.领导要把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当作大事来抓.从人事、人员培训、会计监督环境上给予全力支持,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一把手总自责”的工作要求。另外.领导要率先垂范.推动制度的顺利实施,树立制度的权威性、效用性。领导者既是管理者也是制度的实施者,其自身的制度意识和行为方式,对下属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或导向作用。因此.领导者应充分认识自身对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井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重视井自觉维护会计内控制度的权威。

基建会计制度篇3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 基建并账; 基建财务

中图分类号:F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1-0103-03

2013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和其他有关科目反映,事业单位可以完整反映单位的会计信息。但在同时出台实施的《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中对每月基建账如何并入大账并未有规定。笔者依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合实践经验,对月度基建并账作一些探析,提出一些建议。

一、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特点

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与企业合并报表的合并基础和方法不同。企业合并报表是把有控制的子公司的个别报表进行分析,编制内部抵销分录,通过合并工作底稿,完成合并报表,合并编制的基础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事业单位的基建并账要求每月底将基建账的科目发生额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入大账,因此编制基础是科目余额表。并账时通过大账会计核算系统编制并账会计凭证,记入大账账簿,产生合并报表。事业单位基建与大账是“并账”,企业的合并报表是“并表”。

二、月度基建并账难点及会计处理原则

(一)基建和大账会计制度不同,会计科目及核算要求不同

基建执行的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两个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不同。如基建会计制度中有“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无此科目。由于会计科目不同,基建账中的会计科目并入大账时找不到对应会计科目,造成并账不便。单位应先对基建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对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确定基建会计科目合并到大账对应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有的会计科目名称虽相同,但核算要求不同,造成相同会计科目的金额不好直接相加,单位应对基建会计科目内容进行分析后,按大账核算要求分析并入不同的会计科目。如大账、基建账与大账固定资产的分类、起点不一样,单位应对基建账中固定资产金额分析后分别并入大账的存货与固定资产科目。

(二)单位之间会计环境不同,并账涉及的会计科目不同

各地区、各单位预算制度执行程度不同、基建资金来源不同,各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有的大账已实施国库集中支付,而基建账却没有实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大账资金收付通过“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核算,基建资金收付通过“基建拨款”核算,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资金收付通过“银行存款”核算。因此,不同的单位之间没有统一的基建并账对应科目。单位应根据实际会计环境确立并账原则,一要真实反映经济业务,二要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并账应根据单位的具体会计环境和不同的基建资金来源而灵活处理,确立不同的并账对应科目,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并账科目。

(三)单位大账与基建账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发生的内部往来业务不能简单相加

如大账拨入基建账户的各种财政预算拨款,基建账与大账分别作了会计处理,基建账涉及基建拨款、银行存款科目,大账涉及财政补助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如果将基建账涉及基建拨款并入大账的财政补助收入、银行存款并入资产类科目,就会造成账目数字重复,大账数字虚增,会计信息混乱、不真实。笔者认为把大账拨给基建的资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基建的投资,不需偿还,另一类是相互的债权债务。对于基建投资,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要求,把基建账户视同是大账的往来资金户,大账设“其他应收款――基建账”科目核算基建银行存款,核算基建拨款、借款等各种资金来源,月末并账时根据基建账目实际支出冲减本科目,月末余额反映大账已拨入基建,但基建未使用的资金,基建投资实行内部抵销,不作会计处理,即基建账中的“基建拨款”与“银行存款”科目发生额内部抵销。对相互债权债务,大账与基建各自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核算,合并时应进行账目分析后相互抵销。

三、举例说明

某市疾控中心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将新建一幢办公楼,由甲企业承建,该工程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大账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基建项目财政拨款拨入大账,基建账开立单独银行账户,授权支付。2013年1月,基建账中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收到大账转拨的财政基建拨款100万元,并支付给甲企业工程进度款70万元。

收到单位自筹基建款40万元,购买器材27万元,尚欠3万元余款一年后付;支付勘查设计费5万元。

收到某企业捐赠10万元。

向银行基建借款(2年期)20万元。

基建办向行政领用办公用品2万元。

(一)大账账务处理

1.拨给基建财政拨款,通过设立“其他应收款――基建账”核算,并按不同来源设财政预算拨款、自筹、借款等明细科目核算。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财政预算拨款

100

贷: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办公楼100

2.拨出自筹基建款: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自筹 40

贷:事业收入――项目支出――办公楼 40

3.基建办领用办公用品: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代垫费用 2

贷:存货 2

(二)基建账务处理

1.收到大账拨入基建财政拨款。基建通过“基建拨款”科目核算,下设“本年预算拨款”、“本年单位自筹款”、“本年其他基建拨款”等明细科目与大账“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下设的有关拨款明细科目“财政预算拨款”、“自筹”等一一对应,便于核对和并账。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基建拨款――本年预算拨款 100

支付工程进度款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70

贷:银行存款 70

2.收到单位自筹基建款:

借:银行存款 40

贷:基建拨款――本年单位自筹款 40

购买器材

借:器材采购 30

贷:银行存款 27

应付器材款 3

支付勘查设计费 5万元

借:待摊费用――勘查设计费 5

贷:银行存款 5

3.收到捐赠款:

借:银行存款 10

贷:基建拨款――本年其他基建拨款――捐赠10

4.向银行基建借款:

借:银行存款 20

贷:基建投资借款 20

5.基建办向行政领用办公用品:

借:待摊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 2

贷:其他应付款――大账 2

(三)基建账1月份会计科目发生额汇总表见表1

(四)大账1月份与基建有关的科目发生额汇总表见表2

(五)月未,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中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编制并账会计分录

1.将基建科目发和额汇总表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费用”并入大账的“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并在该科目下设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费用等明细科目。同时列事业支出。并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冲抵“其他应收款――基建账”的不同明细科目。

(1)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7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70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70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财政预算拨款

70

(2)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待摊费用 7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7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7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自筹 5

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代垫费用 2

2.对“器材采购”明细进行分析,单项器材均符合事业单位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将“器材采购”并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同时列事业支出(如单项器材不符合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要求的则列入“存货”等核算)。

借:固定资产 3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0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30

贷:其他应收款――基建账――自筹 27

其他应付款――XX公司 3

3.将大账的“其他应收款――基建账”与基建账的“基建拨款”分析核对,对单位大账拨入基建账的财政预算拨款、自筹资金实行内部抵销,不作会计处理,即基建账中的“基建拨款”与“银行存款”科目发生额内部抵销。对“基建拨款”发生额中除大账拨入外的其他来源分情况编制分录,进行并账会计处理,如:“基建拨款――本年其他基建拨款――捐赠”明细科目。将大账与基建的其他内部往来核对后抵销,不作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捐赠 10

贷:其他收入 10

借:其他应收款――基建账―― 基建借款 20

贷:长期借款 20

(六)并账后大账1月份有关基建的会计科目发生额汇总表(表3)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S].2013.

基建会计制度篇4

关键词:基建 并账 思考 建议

在国家大力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修订了《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3]29号,以下简称“新制度”),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为了确保新旧制度过渡衔接,财政部又了《新旧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衔接的处理规定”)。与1997年财政部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 460号,以下简称“旧制度”)相比,新制度的一大亮点就是将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纳入事业会计核算中去,实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账的统一,协调科学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与财务会计的精细化核算,提高科学事业单位财务整体执行效率。

一、基建并账的基本原则

新制度要求科学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执行双轨制,即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会字[1995]45号)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还应按照新制度要求完成基建并账业务。基建并账分为两个业务阶段:一是衔接并账,即科学事业单位在2014年年初,应将2013年12月31日原基建账中的相关科目余额并入新事业账中,生成事业账新的资产负债期初数据;二是定期并账,自2014年1月1日起,将基建账的发生数并入事业账中,此项并账业务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并账的依据为当月基建账的余额表。

基建并账的业务宗旨是通过对基建账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按照科学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原理,将其完整、准确和真实地反映在事业账中。可见,基建并账并非仅仅将基建账的余额表数据简单地罗列到事业账中,而是在全面深入分析基建账的数据后,方可完成的业务。年初进行的衔接并账是日后定期并账的基础。

二、基建并账的业务处理

(一)衔接并账的业务处理

将2013年12月31日原基建账中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科目余额全部并入新的事业账(以下简称“新账”)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中。

按照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预付工程款”、“预付设备款”等科目余额,新账中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按照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等科目余额,新账中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基建账中“基建拨款”科目余额归属财政补助拨款的部分,贷记新账中“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基建账中其余科目余额分析并入新账的相应科目中;按照上述借贷方差额,贷记或借记新账中“事业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二)定期并账的业务处理

2014年1月1日起每月末,单位以当月基建账的月末余额表为原始凭证,对当月发生的基本建设会计业务进行分析,填制事业账会计凭证,将基建账并入单位事业账。定期并账的原理、方法与期初衔接并账一致。

按照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预付工程款”、“预付设备款”等科目当月增加数,新账中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同时借记“科研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基建账中当月发生竣工基建项目移交固定资产业务时,事业账中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基建账中当月发生的基建投资支出(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为例),由期初“预付工程款”、“预付设备款”科目余额转入的,新账中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预付工程款”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预付工程款”科目;基建账中当月发生预付款业务时,按照“预付工程款”科目当月借方发生额,新账中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预付工程款”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预付工程款”科目,同时借记“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等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基建账中“现金”科目在定期并账时,应全面分析其当月借方和贷方发生额的成因,例如:“现金”科目借方发生额可能是银行提现或还款所致,贷方发生额的原因包括现金支出和库存现金送存银行两种可能,原因不同,基建并账时借贷方科目也就不同。基建账中当月发生的其余经济事项,按照事业账中对应的科目进行并账。

三、关于基建并账业务处理的思考

(一)预付款业务

衔接并账和定期并账都将“预付工程款”、“预付设备款”的余额和发生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定期并账中同时借记支出类科目。这与新制度中“在建工程”科目的定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内容矛盾。

新制度中“在建工程”定义为核算科学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定义明确指出是实际成本,而“预付工程款”、“预付设备款”核算的是尚未结算的预付款项,其金额是未确认的工程价款,并非实际成本,因此,事业账的“在建工程”科目不应核算基建账的预付款。基建会计制度中在建工程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预付工程款”和“预付设备款”归属于预付款,而非在建工程,在将基建账数据并入事业账“在建工程”科目时,只能并入四大投资科目的数据,不应包括预付款项。

“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属于净资产类科目,净资产代表的是所有者权益,不是债权。“预付工程款”和“预付设备款”作为预付款,属于资产类科目的范畴,代表的是债权,新制度在“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下设“预付工程款”明细科目用于核算基建账的预付款项欠妥。

结算预付款业务时,基建账的处理是增加在建工程,即确认投资支出科目,减少预付款,即冲销“预付工程款”或“预付设备款”,符合会计核算的原则。但在基建并账业务处理时,事业账只是在“在建工程”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中做借贷方调整,对两个一级科目的余额不产生影响,故此项并账业务的意义不大。

定期并账中对基建账“预付工程款”或“预付设备款”当月借方发生额,同时借记事业账支出类科目,这与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原则矛盾。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将应收、预付款项一律先计入往来款项科目,待结算时再冲销往来款项,借记支出类科目。这样,在事业账中对往来款项科目的归集,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有悖于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原则。

建议预付款业务的并账处理参照目前科学事业会计核算的方式,发生预付款业务时,基建并账计入事业账的“预付账款”,结算预付款时,直接冲销“预付账款”,借记事业账支出类科目。

(二)工程交付使用业务

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科目的余额在衔接并账业务处理时,直接借记事业账“固定资产”等科目。笔者认为,此项业务处理存在虚增资产的问题。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工程竣工办妥验收交接手续交付使用单位时,借记“交付使用资产”科目,贷记有关科目,“交付使用资产”科目的年末余额应在下年年初新建账时,全数冲转,即借记“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使用基建拨款的情况)科目,贷记“交付使用资产”。截至2013年12月31日,单位基建账存在竣工验收办妥交接手续的工程项目,反映在“交付使用资产”的相关明细科目中,衔接并账同时又反映在事业账“固定资产”等科目中,存在重复归集的情况,虚增了单位的资产。

建议增设资产类科目“待移交基建工程”,以解决衔接并账虚增资产的问题。将单位2013年12月31日的基建账“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余额并入事业账时,记入“待移交基建工程”科目,待下年年初基建账冲转“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余额后,基建定期并账时再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待移交基建工程”科目。

(三)待核销基建支出的并账

待核销基建支出是建设单位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不能计入基本建设工程的建造成本,但应该予以核销的投资支出。这部分投资支出和固定资产的建造没有直接联系,所以不应该计入交付使用资产成本,拨款单位应该在基建拨款中冲转。也就是说,在批准待核销基建支出予以核销前,基建账如实反映此部分支出,且基建资金平衡表也将待核销基建支出作为基本建设支出单独列示,可见对该支出的重视。基建并账业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完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实现全面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解决长期以来基建账游离于单位事业账之外的问题。但是,新制度和衔接的处理规定都未涉及待核销基建支出,笔者认为这是现行基建并账的缺失,未能真正实现事业账和基建账的统一。

建议基建并账增加待核销基建支出的并账,作为基建投资支出的内容。事业账分别在“在建工程”、“非流动资产基金”和支出类科目下增设“待核销基建支出”明细科目,用于反映待核销基建支出的并账,并账的原理与其他基建投资支出科目类似。批准待核销基建支出予以核销后,并账处理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

四、基建并账的管理建议

(一)制定基建并账的实施细则

目前,新制度和衔接的处理规定仅简单阐述了基建并账的业务处理,还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各单位进行基建并账业务处理时,存在同一事项采取不同并账处理的现象,有的单位为了简化并账程序,只并表不并账,随意性较大。建议制定基建并账实施细则,规范并账业务,为基建并账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基建并账的顺利进行。

(二)修订《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基建会计核算现行的会计制度是1995年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1998年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现行制度的相关内容已经滞后,难以确保基建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为保证基建并账的完整、真实和准确,首先要保证基建会计提供的信息质量,因此,建议修订《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完善基建会计核算。

(三)加强单位财务队伍建设

基建并账的施行,要求单位的事业会计人员和基建会计人员都必须精通基建并账业务,对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核算都要了解。这样,基建会计人员才能向事业会计人员提供完整、详细、准确的并账资料,事业会计人员也能据此在事业账中准确反映基建业务,这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加强单位的财务队伍建设,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E].财会[2013]29号.

2.财政部.新旧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E].财会[2014]4号.

基建会计制度篇5

关键词:会计制度;基建账并账;问题探讨;模式优化;审计

中小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基建账并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建设资金到位,才能够维持正常的施工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显著提高施工活动的建设效率,满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最优质的施工建筑工程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学校应该不断提升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的思想意识,完善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分析出发,对原有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相关的补充与调整,从而保证中小学会计核算工作逐渐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及完整化。同时要明确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最后,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不断地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

一、目前中小学基建账并账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目前,中小学基建账并账工作做得不够好,各项会计数据缺乏有效的整合,并未能及时地形成完整的会计数据分析系统。基建财务工作与工程建设管理衔接较差。在基建财务核算中,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基建工程款的支付和结算,很少有机会对基建工程的实体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和核实工程的进度项目总体进展情况,无法将工程款的支付和结算与项目工程的进度相匹配。基建工程财务竣工结算不及时,结算手续不完善等。基建竣工后,不能按规定办理竣工手续,不及时办理交工验收手续,期间所发生的维修费及其他费用都在基建投资中列支,扩大基本建设支出,很大程度上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在纳入固定资产时,只是预估入账,事后又不能及时修改固定资产价值,导致账实不符。使会计信息应有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漏洞,不能有效的监管国有资产的正常使用。

二、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的优化手段

(一)深入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前期调研工作

学校领导人应该安排会计部门参与到施工前期等的相关工作中去,避免施工单位利用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结算的知识了解较少,不能对建设工程结算进行有效地监督的情况,采用多计算工程量,高套定额,编制假预算和假结算,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高估工程造价,有的因项目成本本身设计深度不够,概算粗略,中途变更较多,有的承包商通过中途变更来实现利润,增加工程造价,导致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工程造价失控。监理监管不到位,导致监理单位形同虚设,影响最终工程项目财务决算审核。其次只有参与到施工工作中,才能了解工程造价、工程建设的一系列程序、工程计量规则、专业定额、招投标知识、合同管理等,履行其监督、核算的职能,对工程预结算的严格审核、明确工程材料等的用量及各种费用的分摊。为基建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不断规范基建账并大帐的实施细则

因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在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的编制、政府收支分类及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现行《中小学会计准则》及《中小学会计制度》中已经将基本建设预算包含在本部门预算中,调整了政府经济收支分类科目,在政府经济收支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下新增了“基本建设支出”及“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进行核算反映中小学基建帐并账的会计经济业务。为了向管理层提供全面的会计信息,必须要保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来处理财务数据,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学校财产的安全,确保成本与效益达到比值合理,从而降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成本,要求会计部门、审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工程的预决算进行监督审查,建立项目审查制度,要在学校财务机构内部建立以“会计部门监督”审查、“社会监督审查”和“管理会计监督审查”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审查体系。使学校领导更加重视财务内部“管理会计”的地位,走出传统会计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只重视账面工作的严重误区。

(三)提高基建账并账会计工作的具体效率

针对存在的现有问题,要想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会计信息决算的质量,减少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造成的错账问题。会计人员首先一定要把好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建设的资金预算关,会计部门必须参与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确保立项准确性,科学性,项目建设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可行性、规模上的适应性。合同签订、资金拨付、价款结算以及成核算等重要项目。将项目基础工作以及支出、收入等具体内容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会计活动的预见性和财务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其次一定要把好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关,建设工程项目完工后,会计部门要同审计部门等建设单位实行“三堂会审”。以设计概算和工程预算为依据,认真审查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和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审查建设成本、费用开支,结余资金等,全面分析投资效果,做好交付使用资产部分的审查。

(四)积极接受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基建账并账统计活动中,财务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不做“假账”,将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整个基建项目工作审计报告都需要由基建处、审计处同时签字,并且报批给学校领导审批,才能够生效。因此,中小学基建账活动中的内部控制应该严格遵守《会计法》的各项要求,结合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切身实际,保证内部各机构依据其职权合理设置和分工。这就要求中小学加强对会计准则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财务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其参与到工程建设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除了学习基本建设项目程序、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招投标、合同管理等知识。还要深入了解权责发生制的具体内涵与实践策略,再结合本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选择适合的账务处理方法与核算方式,确保其原则上的一致性。

三、推行中小学基建工作模式创新的措施

为了保证基本建设项目财务审计报告的科学性、真实性。基建帐并入大帐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中小学会计队伍方面、外包工程的施工队伍方面,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讨活动,不断完善会计账目信息的具体操作方式,学校应该不断提升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的思想意识,并且尽快出台基建账并大帐的实施细则,确保不同单位基建并账工作有章可循。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化是符合社会发展和学校现代化管理需要的一种方式,采用更高效率和具有更高精准度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开展账目处理工作。

四、结束语

根据财会(2013)28号《中小学会计制度》的要求,基本建设项目的账目审查活动需要配合基建部门报送工程预算资料的复核,审计人员应该认真检查送审资料是否齐全并且做好登记。对于中小学基建帐并大帐会计核算的规定,基建及财务部门应该按照“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的工作方法来开展基建项目工作,确保整个基建工程处于良性循环。保证账目审核工作的正确性。保障基建项目并账数据的真实有效及完整。

作者:王莉 单位: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教育局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李俭梅.关于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基建账并大账的问题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4(8):120-121.DOI:10.3969.

[2]邓安香.新会计制度下的中小学基建账并大账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14(4):135-136.DOI:10.3969.

[3]陈瑾.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下学校会计工作要点[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60-165.DOI:10.3969.

[4]齐丽娜.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学教育成本计量问题研究——关于基建账并入“大账”问题[J].经济师,2014(4):113-113,119.DOI:10.3969.

基建会计制度篇6

一、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是新准则和制度的客观要求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一个预算单位为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同时《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通过基建会计并账,可以使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是新准则和制度的客观要求。

二、财政改革为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奠定了基础

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新增了“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事业单位收支实行“大收入、大支出”的管理,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已全面推广,部门预算、部门决算相互对应,为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门决算体系的构建,可指导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的整合工作,目前比较成熟的部门决算已成功将基本建设资金和行政事业资金完全融合到一套报表中,能够完整、真实地反映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能够满足资金管理的需求随着会计信息技术处理的现代化,使行政事业单位为满足其各项管理的要求,从同一套会计账簿中获取各种会计信息成为可能。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会计已具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

三、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并账的操作规程与方法

新制度对“根据基建账中相关科目的发生额按月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未作规定,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中,也只对2012年12月31日基建账中相关科目余额并账业务作了具体说明。

按月并账,涉及基建账和事业账相关科目处理,情况较为复杂,很多事业单位在会计处理中存在疑惑,本文通过交通部门实例对基建按月并账业务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将2012年12月31日原基建账中相关科目余额并入事业账: 假设2012年底××市公路处大中修项目基建账各科目余额如表1(明细科目名称前面标注横杠“——”)。

(一)若大中修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将基建账“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附竣工验收相关手续转入事业账的“固定资产”科目

借:固定资产——××资产 8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8000

注:若大中修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不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则不并入事业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不必做以上分录,在基建账核销项目相关的收支即可(如上例借: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 8000 贷: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 8000)。

(二)将2012年底在建工程结转至事业账

(1)结转在建工程成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本分录类似于事业单位验收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6000

——待摊投资 3000

——预付工程款 4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9400

(2)结转基建账“交付使用资产”及其对应收入科目以外的其他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科目: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支出(基建账2013年以前资金安排的支出) 8000

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财政补助支出(注:假设此部分支出为2013年财政补助资金安排的支出)

1400

银行存款——基建账户 1600

其他应收款——基建工程 1000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基建拨款

(注:基建账2012年底的基建拨款2013年以后收到的基建项目拨款据实计入“财政补助收入”或“上级补助收入”等科目) 6000

长期借款——基建工程 2000

应付账款——基建工程 2700

其他应付款——基建工程 1200

——基建工程留成收入 100

(三)2013年以后每月按照基建账各科目的借、贷方累计发生额按上述分录格式分别计入事业账的相关科目

假设2013年1月基建账收支情况如表3:

每月按照基建账的各科目情况填制上表作为并入事业账的依据,按照衔接年初余额时的分录格式录入事业账以保证事业账相关科目的余额与基建账保持一致。如本例作分录如下

(1)结转在建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500

——待摊投资 200

——预付工程款 1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800

(2)结转基建账“交付使用资产”及其对应收入科目以外的其他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科目: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财政补助支出 (注:假设此部分支出为2013年财政补助资金安排的支出) 800

其他应收款——基建工程 300

其他应付款——基建工程 2 00

贷:银行存款——基建账户 400

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 600

应付账款——基建工程 300

注:(1)本例为简化每月的并账分录按基建账一级科目累计发生额的借、贷方差额并入事业账。这种方法只保证了事业账与基建账对应科目的余额一致若主管部门要求两套账的明细科目和借贷发生额也要保持一致则按上表的明细科目和借、贷方发生额分别并入事业账即可。(2)基建账的交付使用资产已于年初并账时记入事业账的固定资产科目故上表“交付使用资产”和“基建拨款”8000万元的借、贷方发生额不必再记入事业账。(3)按照基建制度规定每年年初将“基建拨款——本年拨款”转入“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科目因年初并账时事业已记入“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基建拨款”故上表“基建拨款” 6000万元的借、贷方发生额不必再记入事业账。

(四)项目完工后事业账核销项目收支、在建工程等科目 假设部分在建工程完工时其他应付款为建设单位扣的质量保证金等留成收入200万元尚未安排基建账各科目的余额如表4:

基建工程并入事业账后对应的各科目如表5:

(五)事业账核销分录

(1)核销已完工项目的收支: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基建拨款

6000

财政补助收入——基建工程 5000

其他应收款——银行借款安排的基建工程建设缺(注:若按相关规定此资金缺口由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弥补则此“其他应收款”科目改为“事业基金”科目借方200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时借长期借款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2000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支出

8000

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财政补助支出

5000

(2)核销在建工程的收支:

借:财政补助收入——基建工程 3600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财政补助支出

3600

(六)核销相关收支后基建账和事业账各科目余额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2012-02

-07。

[2]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2012-12

-19。

基建会计制度篇7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高职院校 基建并账 会计处理 实践

随着教育类单位财务制度改革的开展,大量的新型财会管理工作出现在了高职院校实际财务工作中。特别是随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修订与执行,高校基础建设财务账目定期并入院校整体财务账目会计处理的开展,对高校财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如何在新会计制度制约下,做好高职院校基建并帐工作。利用科学有效地财务管理控制与会计处理方法,确保基建并账工作合理有序完成,同时促进院校整体财会工作的顺利完成,就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实践内容。

一、在制度监督范围内,做好基建并账新旧账目衔接工作

随着2014年新会计制度的执行,我国的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基建并账过程。但是在并账过程中如何做好新旧账目的衔接工作,保障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与控制的顺利进行,就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采用以下工作方法进行应对。一是做好账目会计科目的衔接审核。在新旧账目的衔接过程中,院校财务领导者应以新财务制度为监督依据,对高校新旧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科目进行监督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了新的财务账中会计科目是否按照制度进行了调整、账目调整是否全部完成等。这一工作的开展可以确保新旧账面衔接有序完成。二是做好账目金额的审核工作。在并账衔接过程中,为了确保不因为漏算、误算等人为问题造成的新旧账目衔接错误问题,财务管理者应对新旧账面中的金额内容进行详细、全面的重新审查与核算工作,防止账目衔接中金额错误出现。

二、选择合理的记账模式,做好合并后的账目登记

在高职院校的基建并账过程中,为了做好合并后的账目登记工作,会计管理工作者需要选择合理的记账模式为并帐的进行提供支持。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要在借贷记账法中做好账目核查工作。在现阶段的账目管理中,我们一般采用的都是借贷记账法。在记账过程中,需要财会人员做好账目中借贷项目的核查工作,防止因出现借贷科目与金额错误造成的账目登记错误,进而对整体财务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如在年末的财会转账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上一年度在基建中需要的财政性资金拨款,转换为以前年度拨款。 其记账方式为:

借:基建拨款DD本年财政拨款8 000 666.3

贷:基建拨款DD以前年度财政拨款 8 000 666.3

在记账过程中,财会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账目科目与数额的审核工作,防止出现因为账目科目或会计金额错误造成的会计账目登记问题。同时在核查过程中,财务人员还必须注意做好旧账目中的会计账目复核工作,防止因为账目累积性错误出现的账目登记问题出现。

三、结合新会计制度,做好基建并账中会计科目、报表合并工作

在高职院校的基建并账过程中,为了确保会计科目与报表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一是做好基建账与财务账会计科目的合并管理。在会计科目合并过程中,其合并方式包括了以下四类:直接并如、直接相加并入、分析后并与以及分析计算后并入。在实际的会计科目合并中我们需要根据科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好科目的合并处理。如在并账过程中,我们将基建账中的“器材采购、库存设备、库存材料”三项会计科目结合新会计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其与财务账中的“存货”科目一致。所以在并账过程中,我们将这三个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进行相加,直接并入财务大帐中的“存货”的借、贷方就可以了。这种分析的过程既可以保证在并账过程中会计科目处置合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会计核算提供了支持。二是做好会计报表的并入工作。在并账过程中,会计报表的并入主要集中在决算表的调整中。其主要的内容调整包括了以下内容。首先在财务账新的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在建工程”、“预付工程款”和“基建结余”等新的报表内容,用以体现基建账中并入的会计内容。其次是在报表整体工作中,财会部门需要加报“基建投资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和“基建借款情况表”三类基建财务报表。最后财务部门还需要在其他决算报表中的体现出对基建财务数据及对应科目内容。

四、建立基建并账工作细则,做好新型核算方法实践

在高职院校的基建并账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很好的按照新财会制度要求与院校财务实际情况做好基建并账工作细则的建立与实践工作。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一下两点。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细则,做好新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核算方法的设计和应用研究。二是通过对细则的应用,在实际基建并账工作中做好新型核算方法的实践工作。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具有以下作用。首先是通过细则的建立确保了并账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其次是通过实践分析充实了细则的内容,保障了并账工作的顺利完成。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基建并账会计处理工作,是新会计制度对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院校财会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新会计制度理论研究与高校财会实践内容,利用有效地会计处理方式,做好新旧账目的衔接、账目登记、账目合并以及细则制定等实际工作,完成并账处理,为高职院校以及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完成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郝菊玲.新高校基建并帐业务的会计处理[J].财经界(学术版). 2015(01)137

基建会计制度篇8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基建 管理 核算

2012年12月财政部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新制度”)。自 2013年1月1日施行以来,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其中一大亮点是将基本建设投资纳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这既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又满足了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特殊要求。笔者在基层财政部门从事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工作,通过总结工作实践,对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管理与核算提出如下见解。

一、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要求

(一)财务部门要承担建设项目内控职责

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应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为保证基建数据进“大账”的完整、真实,财务部门要摒弃“纯财务”工作理念,牵头建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机制。实务程序一般可划分成6个步骤,一是梳理基建财务活动业务流程;二是按时间或逻辑顺序明确业务关键环节;三是根据环境对内部控制的负面影响分析风险点;四是确定风险点并选择应对策略;五是依据策略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六是督促基建和财务人员认真执行,人是最活跃因素,执行是决定性因素。

(二)通过资金管理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新制度规定基建会计核算在单独核算同时,要将基建数据定期并入单位“大账”。这为事业单位加强基建资金管理、加强建设项目关键环节控制起到了支撑作用。一是建设项目概预算控制。财务部门要参与审核,最好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造价评审,对资金需求进行前期控制。二是建设项目资金和工程价款支付控制。财务部门应当与基建部门及时沟通,掌握建设进度,加强价款支付审核。月末要按照新制度要求,及时将基建账务数据并入“在建工程”科目反映。三是竣工决算控制。财务部门要及时了解工程完工情况,定期复核“在建工程”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等科目,以便督促建设单位按规定时限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切实解决基建投资支出长期挂账,不转增固定资产等问题。

(三)财务人员素质顺应制度改革要求

多数事业单位是基建部门负责项目全程管理,资产交付使用转增固定资产时才转入单位“大账”。造成很多财务人员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知识了解较少。随着新制度全面实施,财务部门被推向项目财务管理前台,财务人员每月都要对基建数据进行分析,并转入单位“大账”。这要求财务人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要加强自身素质。一是财务部门要认真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规范制度,财务人员能以此约束自己。二是财务人员要主动学习如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定额、招投标、合同管理等一系列知识,便于判断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正确性,材料用量及各种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二、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要求

(一)体现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根据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2013年及以后发生的基建收支均在每月月末登记到基建账和单位“大账”。基建账会计核算要明确服务于单位“大账”,作为“在建工程”项目的明细账。并账过程中,基建部门要认真审核基建数据并做好解释工作。目前并账操作细则尚未出台,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两种模式做账:一是定期汇总登记单位“大账”,基建核算单位根据原始凭证,逐笔登记基建账。月末基建核算部门将基建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汇总后提供给单位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对应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登记到单位“大账”。二是对于基建业务量多的事业单位,也可以逐笔或逐日在单位“大账”登记基建数据。

(二)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两个制度衔接

新制度下基建数据并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实务中主要是会计科目合并。对此《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中没有详细描述。笔者通过实际工作中理解,将科目合并分为直接合并、调整合并和分析合并三种。

一是基建会计科目中,如“现金”、“固定资产”、“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内涵与事业单位会计相应科目基本一致,可直接并入事业单位账套进行核算。二是基建会计科目中,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等科目是成本核算科目,与事业会计科目“在建工程――基建工程”核算说明要求一致;“待处理财产损失”科目核算不能形成投资和产权,与事业会计科目“待处置资产损溢”核算内容相近;“库存设备”、“库存材料”等科目是核算材料物资成本,与事业会计科目“存货”核算内容相近;“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科目是核算预付备料款及工程进度款科目,与事业会计科目“预付账款”核算内容相近;“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与事业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相近。三是如基建科目“交付使用资产”核算已交付或结转单位的各项资产,按照性质应分别并入事业会计科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基建拨款”科目核算的各类基本建设拨款要根据资金性质分析合并,属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预算拨款并入“财政补助收入”;地方主管部门拨款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单位、团体或个人无偿捐赠等并入“其他收入”。

(三)正确理解“在建工程”科目内涵

上一篇: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地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