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时间:2022-09-11 04:47:24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关键词】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而缺血性心脏病是chf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1,2]。我院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患者均系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住院患者,共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平均年龄(61±13)岁。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诊断,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标准为:(1)年龄55~75岁;(2)心功能nyha分级ⅱ_ⅳ级;(3)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肺心病;(4)二维超声心动图证实lvef≤0.45。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充血性心力衰竭基础治疗(利尿剂、acei、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他美嗪20mg,每日三次,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治疗。疗程为12个月。治疗期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血脂,观察其不良反应。

1.3 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t)、及射血分数(ef)。由固定医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

1.4 6min步行距离检测: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分别由专人测定6min步行试验,以6min步行距离作为心功能的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两组经12月治疗后:lvedd、ivst、lvpw、ef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4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1。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243.5±26.7m)vs(228.4±31.2)m,p<0.01],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步行距离显著增加[(282.1±30.2)m vs(231.4±26.8)m,p<0.01]。两组间治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心衰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失调是chf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3]。曲美他嗪可通过优化能量代谢,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心肌功能,特别是增加葡萄糖代谢,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和(或)减轻组织损伤。他汀类药物是3_羟基_3_甲基戌二酸单酰coa还原酶抑制剂,除了降脂作用以外,还有抗炎、改善内皮功能、调节免疫、增强血管舒张、抗氧化、稳定斑块及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其通过阻断类异戌二烯中间体的合成,抑制ras和rho等小g蛋白的类异戌二烯化修饰,导致胞浆内失活性的小g蛋白堆积,阻断细胞内信号传导,从而抑制心肌肥大,心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4]。本研究证实,曲美他嗪及阿托伐他汀通过不同的病理机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但鉴于样本较小,有待于较大规模及设计更严格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mark. db, nelson cl. contining evolution of therapy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1994,89:2015-2025.

[2]lopaschuk gd, stanley wc.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e ischemic heart[j]. circulation,1997,95:313-315.

[3]regitz v, shug a, fleck e. defective myocardiac. carnitinl metablism in congestive heart faicure seconday to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to coronany, hypertensive and valvular heart disease[j]. am j cardiol, 1990,65:755-760.

上一篇:大鼠血浆运动对高血压尾加压素Ⅱ 及前列腺素I2... 下一篇:恩度联合GLX方案治疗晚期肾盂癌获部分缓解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