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子韬奋

时间:2022-09-11 03:02:25

・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民主战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卓越代表

・20年代著名传媒品牌《生活》周刊主编,生活书店(三联)创始人,著名新闻记者

・抗日期间“救国会案件”中获狱坐牢的“七君子”之一

・解放后以他名字命名的“韬奋新闻奖”为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他的一系列政论和著作至今是中国新闻学教材

2005年11月,北京和上海两地分别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洁白素雅的新书《韬奋年谱》散发着油墨的芳香。三本书的封面上印着:邹嘉骊编著。邹嘉骊是韬奋先生的女儿,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交际与口才》杂志社社长。采访邹老师,探索一代新闻工作者先驱邹韬奋先生在上海的足迹,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2006年春节大年初三,此愿终于以偿。

冬日屋外寒风呼呼,邹老师的家中很温暖,老人家今年76岁了,齐耳的短发,两鬓略显斑白,慈眉善目,言辞温婉,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回忆起爸爸那如烟的往事。

17岁到上海入南洋公学,显露写作才能

邹韬奋先生1895年11月5日出生,祖籍江西余江县,父亲做过清代的候补官,辛亥革命后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筹办工厂,虽负债累累,却仍坚持理想,欲将儿子韬奋培养成强国利民的工程师。1912年父亲携韬奋来到上海,17岁的他进入了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读书。小韬奋非常聪明、用功,学习成绩不负众望,一直遥遥领先于同学。然而,他心底的文学梦却时时涌动,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新闻记者。

上海是韬奋先生的第二个故乡,他的大半生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学习、工作、婚姻,很多故事发生在这里,居住过的地方不下七八处。

通读韬奋先生的自传《经历》,常常被他所写人和事的细节惹得笑出声来。邹老师说,是呀,爸爸是一个有趣的人,在《忆韬奋》这本书里面,很多人回忆到他的文字,说很受感动,因为文字背后有人,他是用真情写作,而“浅写”是韬奋先生文风的标志。

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韬奋最喜欢国文课,沈永癯老师批卷子很严格,最好的文章,在题目上加三圈,其次的加两圈,再次的加一圈。此外还在句子的精彩之处加双圈。于是同学间就有了竞争。韬奋显然很在乎他作业本上的圈多圈少,很重视他的“劲敌”,故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闲暇时猛看《纲鉴》,读史论。其实,韬奋小时候的算学成绩也很好,但是他内心却不那么喜欢,没有自发的动力,不像他弟弟会自己去买一本《珠算歌诀》到算盘上去研究九九归一的问题。韬奋喜欢文科,仰慕沈永癯老师的人格魅力,常常跑去他那里请教,从老师的书橱中借当时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回来,在帐子中偷点蜡烛看到深更半夜。

进入中院(中学)后,韬奋笑话自己“向上爬”的心理很严重,仍然硬着头皮啃数理化,然而却已属“外强中干”。也是韬奋的幸运,南洋公学在注重工科之外,积极提倡研究国文,英文的教学水平除了圣约翰大学,就是这老牌的南洋公学。由是,韬奋国文和英文在中学里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他的文学写作兴趣被一位朱先生进一步点燃,朱先生课堂上近乎可笑的“一点不肯拆烂污”的认真态度,改文章的本领和写作的要诀都使韬奋一生受用。

可是,入中学几个月后,韬奋先生的经济就陷入了绝境,家里没钱支持他了。一天在学校的图书馆他偶然看到《申报》的《自由谈》栏目刊登着请作者领取稿费的通知,不觉惊喜,决定投稿。一个中学生能写什么,写什么才能换来钱呢?聪明的脑瓜子一转,想到自己的特长――英文。于是,韬奋便到图书馆的英文杂志上寻找选题,选译几百个字一篇的健康卫生方法或科学上有趣的发明等等,投到《申报》。几次石沉大海后,他不泄气,继续抽出时间译稿、投稿。终于有一天打开《申报》居然看到了自己的“大作”和胡乱起的笔名“谷僧”。

现在看韬奋先生当时的投稿选题,不难发现他与生俱来的个性,有主见,很少阶级偏见。做事情首先考虑为大众服务。那些国外的科学思想、实用的健康信息给尚处在封建思想十分浓厚、消息相当闭塞环境中的中国人以一种冲击,获得一种打开窗户豁然开朗的效果。

第一次拿稿费的景象是有趣的。韬奋携着弟弟先去小摊上刻了一个图章,跑去伸手取钱。韬奋先生在自传中形象地写道:“心里一直狐疑着,不知到底能够拿到多少。不料一拿就拿了六块亮晶晶的大洋!如计算起来,一千字至多一块钱,但是我在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这样计算过,只觉得喜出望外。我的弟弟比我年龄更小,看见好像无缘无故地柜台上的人悄悄地付出几块大洋钱,也笑嘻嘻地很天真地为我高兴。我们两个人连蹦带跳地出了申报馆一直奔回徐家汇。”好玩的是,这两个孩子钱到手后萌发了企图“暴富”的心理,“居然土头土脑地下决心掏出一块大洋买了一张”,结果当然是打了水漂。

受到鼓舞,韬奋的投稿积极性更高涨了,他又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杂志》进军。几千字一篇的有关学生修养方面的文字滚滚地“炮制”出来,写作有了深度和理性,上了一个台阶。

考入圣约翰大学,自我奋斗不止

韬奋不断地寻找着适合自己读的书,不断探索自己将要走的人生道路。此时他愈来愈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工程师,一次听考入圣约翰大学医科的同学讲起那里的文科环境,不觉欣喜向往,决定投考。

圣约翰大学是上海最著名的老牌教会学校,也是著名的贵族学校。我问邹老师:为什么说韬奋在圣约翰大学是“穷小子”?邹老师说是穷小子啊,你看爸爸在圣约翰大学和同学的合影,好几本有关韬奋的书中都收了这张9人合影。合影中的邹韬奋在后排居中,果然是头发很短,脸型清瘦得露出病态,穿的袍子单薄且皱巴巴的,而其余的同学,不是西装白裤浅色皮鞋,就是小分头梳得油光光一副贵族公子的模样。而韬奋完全是凭借自己扎实的学习成绩和几个月赴宜兴当私塾“老学究”赚来的学费,顺利“杀入”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使韬奋如虎添翼,可是冬天别人棉衣上身了,韬奋还穿着单衣,夏天的蚊帐破洞百出,还有三弟弟也到上海南洋公学读书需要他接济。金钱的压力迫使他既要“节流”,又要“开源”。古往今来,大多数文人“文字都为稻粱谋”,像托尔斯泰那样穿睡袍在洋房中踱步,口授给女秘书写作的可谓寥若星辰。韬奋身边虽然也有一些能“救急”的好人,但他必须自我“救穷”才行。

到图书馆打夜工、辅导考高中的学生、写作投稿组成了韬奋自我救穷的三步曲。这个心向高远、睿智、意志坚忍不拔且生性幽默、乐观的年轻人就这样在压力下,高唱着三步曲一步步成长,于1921年从圣约翰大学毕业。

韬奋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和新闻界无关,走的是“曲线就业”的道路――去上海纱布交易所担任英文秘书。虽然工作比较枯燥、简单,韬奋还是勉力而为,并同时去《申报》兼职翻译英文信函,去上海青年会中学代课。初涉社会,有心积累了那么多的职业经验后,机会必将来临。中华职教社聘请韬奋先生当编辑股主任,从此正式开始了邹韬奋先生的新闻职业之路。

进入中华职教社,接办生活周刊

中华职业教育社大楼地处雁荡路南昌路口,是一幢古老而雄伟的大厦,至今保存完好。韬奋先生二十年代就在这幢大厦中主持两种工作,一是编辑职教社所出的月刊《职业与教育》,二是编辑职业教育丛刊,后来教英文,兼任教务主任,晚上读书写作、备课,忙得不亦乐乎。

正如韬奋先生自己所说:“但是能使得兴会淋漓,能使我的全部身心陶醉在里面的事业,竟渐渐地到来,虽则只是渐渐地到来。这是什么呢?这是民国十四年十月(1925年)间创办的《生活周刊》!”几乎是在韬奋先生的长子呱呱落地的同时,韬奋接办了《生活周刊》,把全部气力都用在工作上面,他的夫人说,怕是你想把床都搬到报社去了。

韬奋先生办报的进步倾向,他的无畏精神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大大地惹怒了反动派,先是派宣传部长张道藩和特务头子刘健群对韬奋进行威胁,继之授意上海大亨杜月笙中间调停,企图使韬奋改变立场。但是韬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他们如芒刺在背,拿他没有办法。

为了免遭迫害,韬奋被迫作第二次流亡。此次目的地是香港。到香港后他一刻也没闲着,创办了《生活日报》。7月,韬奋和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联名在《生活日报》上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并印成小册子,要求停止内战,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各党派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后来,国内局势变化,救亡运动需要韬奋,他回到上海。

闻名中外的七君子事件

反动政府媚敌卖国,残酷镇压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公然逮捕爱国人士。从50年后日本友人仁木富美子在日本发现记载日中战争的《现代史资料》中,可以看到七君子事件完全是日本侵略者与反动派狼狈为奸,秘密策划的阴谋。从那一封封日本驻沪领馆发回日本的秘密情报中看到,韬奋先生便是由日本人点名拘捕的救国会领导人之一。

1936年11月22日深夜,韬奋在自己家中被捕。同时被捕的另6位救国会领导人是:李公朴、章乃器、沙千里、沈钧儒、王造时和史良(女)。

这次拘捕的过程被富有幽默感的韬奋在《经历》里面写得十分戏剧化,他的裤带、皮鞋带和须臾不可离的近视眼镜都被除去,变得像猴子和瞎子。隔天被律师保出后由朋友“拥进汽车,直驱觉林去吃晚饭。这时我还带着‘半瞎’的眼睛,拖着没有带子的皮鞋,领和领带也没有,大家都说我的面孔瘦了好多,面色也憔悴得很,我想这时的形态也许很像上海人所谓‘瘪三’了!……这夜我回来好好地洗个澡,很舒适地睡了一夜。”

不料第二天韬奋被再次拘捕,被押送到特区第二监狱。好笑的是,监狱办事人员例行公事问他犯的什么罪?韬奋脱口而出:“救国”!办事员听了这两个字,毫不迟疑地在簿子上写下四个字:“危害民国”。

此“救国会案件”震惊了全国,七位“爱国犯”博得人民群众的无限同情和尊敬。人们尊称他们为“七君子”。在监狱中,他们除了坚持抗日主张,积极争取出狱外,组成小集体,读书、讨论、写作、练字、学外语、锻炼身体。后来他们被移送苏州看守所,一关就是243天。

韬奋先生是乐观的,也是极为勤奋的。他在狱中写了自传《经历》,记叙了他的人生历程,以及从事文化生活的经验和思想变化。《萍踪忆语》记述了第一次流亡时考察美国的观感。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关于美国的全貌,从来不曾看过有比这本书所搜集材料之亲切有味和内容丰富的”。他还把旅居伦敦时研读的马列著作英文笔记整理成《读书偶译》出版。可说是坐牢的收获相当可观。

七七事变以后,全国抗日吼声高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1937年7月31日,七君子终于获得了释放,结束了为时243天的牢狱生活。前来迎接的家属这才露出了笑脸,他们排成两排,一共17人在看守所合影留念,为历史画卷记载下了这个既令人耻辱又感到荣耀的特别时刻。

挥别上海去大后方,最后时刻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陷香港。1942年1月,韬奋和一大批文化精英在共产党的策划保护下,撤退到广东东江抗日游击区。韬奋后来转移到广东梅县隐居。后躲避特务奉的“就地惩办,格杀勿论”密令,历经艰险,经上海到达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那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不堪回首。

韬奋隐居梅县期间,左耳已经发炎,红肿疼痛,没有条件及时治疗。途经上海时,匆匆忙忙又贻误了治疗的时机,结果到达苏北后,病情愈来愈重,无法生活,不得不在党组织的护送下,秘密回到上海求医。生活书店的地下党员陈其襄、陈云霞夫妇、张锡荣等冒着生命危险帮助韬奋先生找医院和好的医生,诊断结果是患了中耳癌,而且已经是晚期,每隔4个小时就痛得要吃止痛药。接着,韬奋化名为季晋卿住进红十字医院(现华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一走漏风声结果不可设想。为了韬奋的安全,先后辗转了5、6个医院,最后在上海医院(现岳阳路上的徐汇区肺科医院)住下。

可惜的是,韬奋先生的病情日益严重,人慢慢地瘦得皮包骨头,耳病还影响到他的眼睛,终日发出难闻的味道。止痛药也不起作用,疼痛厉害时,韬奋满地打滚,情状极其惨烈。1944年春,韬奋还在病中写下《患难余生记》,坚持了一个月,写下5万字,第3章还未写完病情转剧,此文成了韬奋的遗作。

同年6月,徐雪寒(徐伯昕)受新四军代军长委托,代表中央到上海看望韬奋,并送来治疗的经费。韬奋很感动,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请徐雪寒,口授遗嘱。遗嘱中“最后一次呼吁全国坚持团结抗战,早日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要求中共中央审查他的一生,“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先生说,韬奋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在思想上已经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是没有入党的共产党员。也是因为他原先就具备的正直、善良的品格。

1944年7月24日早晨,伟大的爱国者、民主战士韬奋先生与世长辞,终年49岁。中共中央电唁家属,接受韬奋的入党要求,追认他为中共党员。

韬奋先生逝世时,上海还在日寇的魔爪中,不能公开安葬。抗日战争胜利后,韬奋的灵柩落葬于上海虹桥公墓。1967年韬奋墓迁葬于上海市烈士陵园。如今,每到清明时节,都有很多小朋友前去献花,他的家属、后人、他的事业的继承人也前去鞠躬、缅怀。

尾声

和邹嘉骊老师聊天很愉快,她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自幼喜爱文学,一生从事出版编辑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平时说话在慢条斯理中常常有生动的细节蹦出来。她在父亲邹韬奋逝世6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六十年前父亲的嘱咐”中这样说道:

60年前的今天清晨,上海医院的一间病室里,寂静无声,只听见妈妈低低的哭泣声。父亲静静地躺在床上,嘴在颤颤地抖动,似乎还有话要说,但已经发不出声音了。妈妈递上一支笔和一个练习本,父亲用仅有的,最后的一点力气,颤抖地写下了三个不成形的字:“不要怕。”随后,父亲的手脚开始渐渐凉下来,7点20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亲人,他的同志,他的事业。

今年3月30日,父亲的战友徐伯昕的儿子送来了1944年6月2日,父亲口述徐伯昕记录的一份《遗言记要》原始稿。原始稿中提到对三个孩子的嘱咐时,其中对我的嘱咐,更引起我对父亲无尽的思念。在已经发表的遗嘱中,说到我只有一句话,说“嘉骊爱好文学”,而《遗言记要》中,他是这样口述的:“小妹爱好文学,尤喜戏剧,曾屡劝勿再走此清苦文字生涯之路,勿听,只得注意教育培养,倘有成就,聊为后继有人以耳。”看到这段口述,好像时间倒退了60多年,我,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多次依偎在父亲身边,他平和细语,娓娓道来,劝我不要走清苦的文字生涯之路,而我却犟犟的,勿听,他奈何我不得,只得退一步,要求注意教育培养,如果有成就,也是对他后继有人的一份安慰。这就是父亲生前最终对我的一点期望。实现他的期望,要靠我的努力,更靠父亲临终给我留下的三个字:“不要怕。”回顾我的一生,正是用父亲的“不要怕”,和我自身的“害怕”较量了一辈子。不要怕,成了我终身受用的精神力量。

我问邹嘉骊老师,你觉得你爸爸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的著作!800多万字的著作!邹老师十分感叹地说,爸爸去世时49岁。他真正参加工作,从事写作的日子是从1922年到1944年这二十多年。800万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还有呢?那是爸爸的人格魅力!爸爸是个性格很活跃的人,是一个幽默发噱的人。他有信仰有追求,在白色恐怖的时候,他也懂得如何去同新闻审查官打交道,通过曲笔发表自己的进步主张,有时候,改一个标题就能通过审查。这就是爸爸的聪明之处。爸爸早就懂得“与时俱进”了。爸爸的文风是很鲜明的,通俗易懂,非常讲究辩证法。还有,生活书店的经营很值得研究,那种股份合作制,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管理模式,我看到今天也一点不落伍。爸爸和普通老百姓心相通的,对读者是真情关心,把他们当家人,回信推心置腹帮人家分析,解决问题……

是的,太多了,韬奋先生的经历和事迹,他的思想,就像一座金矿,有待我们去挖掘。

上一篇:挪威:不止易卜生 下一篇:天价背后的陆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