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现况解析

时间:2022-09-11 12:27:00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现况解析

1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现状 1.1服务范围及模式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3亿,社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居民提供能接受、易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构建心理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成为现实的最佳选择。我国现阶段心理卫生服务主要以心理咨询形式在三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对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此项功能还多是空白或起步阶段,仅靠医院咨询和药物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传统的心理服务只对个人或小团体给予咨询、评价和治疗,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现阶段服务模式主要是患者单向地找医师诊治,而临床医师习惯了处理临床患者的方式,容易忽视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难以提供一个持续的支持系统。 1.2医务人员对心理卫生知识的了解现状通过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约52%的医务人员对心理卫生服务知识有一定了解,然而近50%的人员不太明确心理卫生服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流程及如何开展这项服务。 1.3社区医务人员接受心理卫生知识培训情况据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很少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培训,现有的一些知识主要是通过自学或听些学术讲座,基本上不具备进行有效心理卫生服务的资质和能力。 1.4与国外心理卫生服务的差距社会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研究领域,欧洲各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收益,不仅给社区带来了收益,整个社会也因此而受益。以澳大利亚为例,从服务模式上是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和案例负责人—门诊或入院治疗、随访,患者一旦接受服务,就一直会得到案例负责人的细致照顾和随访,直至痊愈;在服务项目上也较为广泛,如孕妇心理疏导、集体心理治疗、上门谈心接受咨询、青少年心理辅导、性教育、对吸毒人员的心理辅导等,在不同人群中进行不同形式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美国有2000多个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兼具初级、二级及三级预防功能,由精神科医师、心理师、社区医师、护士等组成专业团队,开展心理卫生教育,进行反馈医疗服务、门诊与出院追踪等服务。我国当前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远远不够,选择社区来构建全民心理健康的支持体系也是结合我国实际、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 2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1政策不到位缺乏支持体系心理卫生服务具有很强的福利性质,我国社区心理卫生工作定位同医疗工作一样,是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但现实中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的条件。心理卫生服务不能通过手术、医疗器械、辅助检查、医药等高利润的手段获得收入,只能提供少量药品和收取较少的咨询费用,几无经济效益可言。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处于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状况,而医院出于自身利益和生存的考虑,不愿意开展这种无明显经济效益的服务,使得心理卫生服务缺乏组织上和经济层面的保障。 2.2观念不到位缺乏人才体系在我国,心理卫生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看重个体而忽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看重疾病的治疗而忽视对疾病的预防,医疗卫生资源在防治方面的投入也体现了这一点,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并未落到实处。心理卫生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收入较低,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而现有从业人员也有许多想转换职业者。面对我国庞大的心理问题人群,心理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制约了服务的提供,以致形成医患比例严重失调的供需矛盾。 2.3宣传不到位缺乏宣教体系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起步较晚,心理卫生知识宣传不够,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道德问题而被压抑。“患者”被歧视与边缘化,使得当前社会对心理服务的需求表达还相当的隐晦。心理卫生服务对于普通居民还比较陌生,对居民心理卫生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的宣传不到位,导致社区健康知识缺乏,也是妨碍人们正确摆脱心理困扰、主动寻求帮助的重要原因。防治知识的缺乏使许多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进而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我国人群存在着心理疾病多但就诊和主动寻求心理帮助人数少的矛盾,其产生的根源来于对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不到位,心理问题缺乏宣教体系导致寻求康复措施知晓率低。 2.4社区功能单一缺乏有效手段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全面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专业或者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全科医师也相当缺乏,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既不能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更不能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即使有能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社区,大多数也仅局限于门诊普通的心理问题处理,方法简单、方式单一,而不能充分采取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心理疾病的三级预防服务。 3社区心理卫生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3.1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迫切需要社区合力有利的外部环境可以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社区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业务用房、人力支持等方面的到位,将是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医院的管理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更是这项业务能否健康运行的保障。心理健康服务实际上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首先要在社区逐步建立并完善心理服务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1)要建立相应的各级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机构;(2)在社区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如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设咨询热线、公益网站,设置心理咨询室、活动室等;(3)充分整合现有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心理卫生服务,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3.2完善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培养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的发展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新的卫生服务模式,鉴于普通人群心理问题的增多及社区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连续的原则,为及时地解决居民的心理卫生问题,实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全科医师和心理医师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3.3健全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功能社 区心理卫生服务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心理问题差异性的需要,要提供包括心理测量、心理诊断、行为纠正、心理咨询、危机干预、自杀预防干预、家庭暴力预防干预、儿童情绪问题干预治疗、儿童学习困难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及行为问题的干预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等多项服务。 3.4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定位要适度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居民心理问题出现,使早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达到心理疾病一级预防的目标,并适当开展二级预防措施。 3.5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方式要灵活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应当采取灵活的方式以应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需要,使社区提供的心理服务能够有效地传达给确有需要之人。改变既往“坐等上门”和非正式(私人邀约)的心理服务,使有需求但羞于表达的“患者”通过灵活的形式得到服务。因地制宜开展社区门诊现场、家庭咨询、网络与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宣传、个案咨询及团体咨询辅导。 3.6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不仅要获得数量上的增加,而且也要保证质量上的提高,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并制定出考核质量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以便发现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心理卫生服务需求。 3.7加大预防保健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政府及心理卫生组织机构应加大心理卫生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深入居民生活场所,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提高居民的兴趣和参加健心活动的积极性,使公众对心理健康产生公共需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发展,追求心理和谐、行为和谐乃至社会和谐。因此,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开展和推进至关重要。

上一篇:九年级英语学习心理障碍和对策浅议 下一篇:城镇经济发展中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