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育人价值

时间:2022-09-11 11:11:00

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育人价值

一、重视教师道德人格蕴涵的育人价值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是浸润人的灵魂的教育,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青少年儿童道德情感发展和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少年正处于道德感受性最敏感的时期,是社会性依恋、归属情结的奠基期。重视人格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并且以道德人格来表征人的德性生成,是一种极具感染性的德育式样。

早期的研究者把人格特质理论引入教师研究,以求发现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Rushton等根据学生对教师讲课效果的评价,总结出成功教师所必需的两个人格维度:成就取向(管理能力、智力、责任感)和人际取向(影响力、自我同一性);后来又增加两个维度:魅力和组织能力。结果表明,这四个维度上得分高的教师,往往被学生评价为优秀教师。也就是说,成功的教师具有温和、理解人、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于想象力和亲切热忱等人格特征。[1]

教育实践表明,凡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无论是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还是孔子、陶行知、鲁迅等,他们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产生着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一次,鲁迅先生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讲课,来听讲的人越来越多,礼堂容纳不下,只好临时挪到大操场上去。萧瑟秋风中,没有扩音器,也没有扬声喇叭,但听者专心致志、激动感奋。何以如此震撼人心?是鲁迅先生人格的力量所至。这种人格魅力来自于崇高品格、渊博学识。

笔者曾亲历一事。某学校进行考试,当老师发完试卷后,发现一个同学试卷不清楚,对旁边同学说:“同学,能借用你的试卷吗?这位同学的试卷不清楚。”在征得这位同学同意后,她才取走试卷,一会儿,她把试卷轻轻放回他桌上,说:“谢谢你,同学”。老师的这一做法,看似简凡,却使这位同学感到特别的温暖,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和关爱。在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有道德影响力,尊重、关爱学生,做事一定容易成功。

以上例子说明,健全高尚的人格所具有的魅力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产生敬佩模仿心理,进而根据其期望发生自觉的改变,正像罗杰斯所说的那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人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人格魅力所施加的影响。教师人格魅力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资源,蕴涵着育人价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示范性,能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育情境,应发挥其作用。好教师宽严适度,既严格又有分寸;既能发现学生缺点,更能看到学生优点。教师人格是一种职业人格,一个好教师就是一所德育学校。

目前,我国有许多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尽职尽责,在一方讲台上送走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这一切都通过学生的眼晴在其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印象,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会成为学生人格品质的“基因”,学生从教师的人格中寻找可以参考的准则。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有道德人格影响力的教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一致认为,必须是既有人文情怀,又能践行人文关怀的教师。而我国教师和教师教育的人格精神缺失是值得注意的,需要呼唤教师道德人格精神的重塑,回到教育的本真状态。它不仅使教师本身获得专业化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手段。这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道德人格及其影响方式

“人格”在拉丁文中,解释为演员等戏剧人物的面具(persona),指每个人在生活舞台上公开的自我。道德人格是从伦理学角度理解的人格,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由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构成。其评价的基本尺度是独立性、平等性、尊严性。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教师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和品质,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道德理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倾向。其内容包括尊重理解学生,勤奋踏实,开拓进取,作风正派,社会责任感,言行一致,自尊自信,正直公正,宽厚仁爱等,它们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有机整体。人格一方面是教师本体价值的标志;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人格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或工具,所以又具有工具价值。我国传统的教师人格是一种安贫乐道、清廉守节、无私奉献的君子人格,而现代教师道德人格更多地表现在专业水平、情感特征、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职业认同感、生活态度、责任意识、价值信仰和人生阅历等方面。道德人格魅力在于审美的、情感的、感染性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影响力,恒久弥深,对学生道德心理建构发生整合效应。

一般说来,优秀教师人格特征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对工作的事业心和上进心,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求知的欲望与兴趣,良好的性格,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等等。

教师道德人格的育人价值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1.通过人格示范来体现

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说:“以身立教”;钱穆认为:人师是师道之最高标准,人师能以身作则,能行不言之教,此即所谓师表或师范。这些都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精神的高度期盼。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师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或奖励制度都不能代表的一种教育力量。”[2]教师在教学、做事、活动、研究中都具有示范作用,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演奏出一种人的和谐之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3]他还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个性,因为教育力量仅仅来自于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设置的机构,不管它设想多么巧妙,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性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定型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4]可见,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能起到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人格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教育影响力,是因为它有直接的示范性,即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品质、行为表现等给学生树立榜样。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立德行、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正如植物有趋光性、趋水性一样,学生也具有“向师性”特征,这样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品德主要是靠感染力和榜样学习而来,而非直接教来的。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是青少年获得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质的重要方式。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应是真实人格的一面,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这样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增强德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增强教师在人格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应成为教师理想道德人格的根本指向。

2.通过师生和谐交往来体现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道德生活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学生而言,在交往中育德是一种亲验的学习过程,教师一言一行都会映入学生心田。需要发挥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诺丁斯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不能想象他人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拥有真正的道德。“教师关怀”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去关怀学生,而是必须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来“阐明”关怀,即以自身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的意涵。所以,这种“关怀”不是权威式、教训式、控制式的,也不是恩惠式的,而是以建立和维持彼此充满关怀的关系为宗旨的。教师要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世界,能洞察孩子细微的变化,与学生坦诚相待。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学生,用公正的胸怀去关心学生。通过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心理相融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主动适应各种变化、挑战、竞争、挫折和失败,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面对人生,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定是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当然,适度的惩戒也是必要的。此外,还应增强交往互动性和吸引性。

3.通过课堂中的教学来体现

现代课堂价值观在于关注差异、关注生命,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而不是简单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知识内容。教师人格魅力不同,育人特色不同,效果差异很大。课堂中教师人格魅力表现在教育方式、学术修养、职业态度情感等方面,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要营造民主合作的课堂气氛和环境,使猜疑、胆怯、敌意和忧虑在课堂生活中销声匿迹,减轻心理压力,让学生在广阔而自由的空间放飞思想,砥砺意志。

社会心理学调查表明:一个班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风格往往与某一任课教师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欣赏、学习和模仿的结果。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知识和真理的化身,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理智与情感的交融。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从而促进其学业的顺利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教师应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在细节上下功夫,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人格的活动,努力做到育人于“无痕”之处,追求课堂的“原生态”,而不是表演式作秀。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和日常师生交往关系充满着道德性,具有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的引领,都是教师道德人格育人价值的关键所在,既制约着学生的道德学习,也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习德形式。

三、如何提升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

教师素质是人格的基础,没有健康人格的教师,就没有健康向上的现代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育人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那么,如何来提升教师道德人格魅力呢?这既有内部因素如独特的个性,情感丰富性,也有外部的因素如行为举止,外表形象;既需要主观能动性(自我塑造),也需客观的条件(外在塑造)。

1.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我修养

教师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永无止境,包括教师伦理精神追求与专业发展,力求做有品位的文化人,目的在于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教师以自身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发展,达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境界。既要把教师当做职业,更要当做事业,这样才能乐业。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确定自主发展的目标,与学校结合,与教师群体协作共生,扬优补缺,并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发挥出来。积淀才学,陶冶情操,努力提升教师的道德境界。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师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通过学习思考前人积累的道德经验,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培养和造就及个人道德实践,才逐渐形成的。道德人格的自我塑造是教师高度自觉的一种道德建构活动,需要立志持志,知行结合,躬行实践,自省自检。教师通过扩大阅读,参与教改与反思性研究,拓展人际交往,将教师伦理标准内化为教师个人化的教育哲学和德性修养,努力在能够发挥人格工具价值的任何方面提高自己。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知识学习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道德实践。

2.力戒浮躁心态,保持健康心理

人格是一个人行为的基础,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自我。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是心性建设。人格健全就是指人格中的各种因素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表现为对现实的把握和适应性、对美好道德生活的追求、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引起教师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因素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其中,教师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是产生烦恼的重要原因。教师是活生生的有理想有激情的生命个体,他的性格、气质、修养、言行、举止,善良、真诚、宽容与正直,既表现为一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标准,也表征着他的人格魅力。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修养高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有了教师的和谐发展,才有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许多心理障碍就会在教师的感染下消融和缓解。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教师的人格健全。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与教师人格特征中挫折忍受力、责任心呈显著负相关,与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问题的存在会降低教师对遭遇挫折的忍受力和已有的责任心,增加教师的焦虑症状。有学者运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我国小学教师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研究发现,小学教师的身体自我与抑郁、社会自我与人际敏感和抑郁有高相关,并且自我概念越积极,心理健康状况越好。[5]自我意识在教师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支配和调节着教师的行为。因此,力戒浮躁心态,保持健康心理,有利于促进积极人格发展。

3.增强育人意识,提炼德育智慧

反观课堂和校园中的道德生活,需要唤起教师德育热情、激发德育意识、培养育德能力、提升教育智慧。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激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具有较强认同感,从而培养习德兴趣,在课堂中的道德教育才更有效。教师的人格修养的层次为:首先,守住职业道德的底线,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有损教师的形象和威信的事;其次,从高处着眼,从严要求,教师必须在道德品质和情操上高于一般人,才有资格任教,只有人格高尚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再次,寓善于美,美善一体,美和善是分不开的,善是一种内在美,美是一种外在善,无论是善还是美,都能够给人们带来温馨舒适、奋发向上的心灵抚慰和奋发作为的精神鼓励。此外,教师人格发展需要外部环境保障和有效评价机制,还有来自管理者同侪以及来自学生的关怀与尊重,教师也要对这些关怀与尊重有敏感性和感谢心。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职业倦怠,具有效能感、认同感、成就感、幸福感。

道德人格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无处不在,久远地萦绕在学生的心中,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观念、行为,甚至是人生幸福道路的选择。它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心田,迟早会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绽放出灿烂和美好。一个好教师,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上,也表现在严格自律和良好的自我形象上。道德人格既是一种重要的非权力影响力,也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品质。充分发挥这一影响力的作用,对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蔡岳建.教师人格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南师大学报,2006,(11).

[2]王荣德 .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14.

[3]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114.

[5]郭成等.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5,(4).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师范学院)

上一篇:县级教研部门在教育均衡化中有何作为 下一篇:教室涂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班级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