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时间:2022-09-11 10:44:43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生们的老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课程评价的目标,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学习机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不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我将从两则案例中指出:推迟评价和多元评价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关键词:推迟评价;多元评价;创造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93-02

[案例背景]

目前,虽然经过课程改革大潮的洗礼,但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是有增无减;虽然教育界都由上至下极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无奈地实施着应试教育。堆积如山的作业,反反复复的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排名……压得老师和学生苦不堪言。尤其是那些“学困生”,经过多次失败的打击之后,这些学困生的心理和心灵上都受到了创伤,慢慢变得一点积极性和自觉性都没有了,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了。这种对学业成绩的评价是片面的,它违背了课程评价的本来目的。

新课标中的评价目的就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来评定某段时期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在评价上一定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学生的不同时期的差异性,从而告知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同时也要在评价中关注个别特殊的差异,总结其中原因。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要看过程,在关注过程的同时,来了解结果。因为过程能看出每个学生的特性,比如情感、态度、能力、沟通等,都能在过程中体现出来。学困生我们要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优秀生我们要适当鼓励,让他们懂得帮助他人的重要性,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这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中,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课程评价的目标,给学生创造平等、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这是值得我们长久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案例描述]

[案例1]以“期终考试”为例

老师:这次期终考试,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大家对自己的成绩都满意吗?(一部分学生摇头不答。其中几个学生小声嘀咕着:不满意怎么办呢?)老师:如果你们有一部分人对本次的考试结果觉得不太满意,可以提出申请,我答应你们可以重新考一次。学生:(惊讶地)真的吗?老师:当然是真的。如果你们对自己的成绩不太满意,假期只要你们努力地学习,开学后老师再给你们一次考试的机会,重新出一份试卷来考考你们。你们觉得怎么样?(教室里鼓起了一片掌声。)(后来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了第二次考试。绝大多数学生的考试成绩都高于第一次的成绩,但是也有极个别学生的成绩反到不如第一次的。)老师:我们班这次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了第二次考试,总体成绩都有所提高。参加两次考试的同学,你们可以在你的两次成绩中选择你最满意的一次作为期终成绩。(有一些学生禁不住吹起口哨来)教师就学生自己最满意的一次答卷给予评价,并给出一些鼓励性的评语。

[案例2]“清平乐村居”的教学片段

(学生需要事先预习这篇课文,在理解了该词的意思之后,可以发表见解)

老师:现在我再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大约10分钟后)学生1:我根据词的内容作了一幅画。老师:你对词的理解很深刻,而且画得很好,看得出你有很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水平,太棒了!学生2:我为这首词谱了一个小曲子,现在就唱给大家听,希望大家喜欢。(唱完后,大家都热烈鼓起掌来)老师:某某同学,原来你有这么好的音乐天赋,以后校园艺术节的时候可要好好表现表现哦!学生3:虽然我没有什么方法来表现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但是我想给大家朗诵这首词。老师:某某同学,以前他上课从来没有主动发过言,今天非常主动,这足以说明你进步了,大家鼓掌!

……

[案例评析]

推迟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善现有课程的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各项技能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在评价上选择推迟作出判断。

案例1用的就是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满意时,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二次机会,学生为此会感激老师给他们提供的二次机会,因此在行动上就会更加努力学习,也希望能给老师一个惊喜。因为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努力了,那么就有了回报。学习成绩提高了,考试分数自然就提高了。由于老师所给的二次机会,使学生找到了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朝着良性循环发展。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同学们的鼓励,那么信心就十足了。对前途和未来就充满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的可能。

实际上,我们常说的学困生,在智力上没有什么差别,由于在学习上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加上考试经常失利,造成心理上承受能力很差,时间一长就麻木了,没了生机和活力了。推迟判断法对学困生需要淡化处理,差别评价,从一个学生的纵向发展来评价,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方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进步,从而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自己努力学习。

多元评价给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的学生”,所以在我们评价学生的时候,就是要多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案例2中,教师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评价每一个学生,学生1能画一幅美丽的画来表现对诗词的理解,老师对他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2能谱曲一首,并当堂演唱,老师于是肯定了她的音乐天赋;学生3老师从学习态度方面表扬了他。

可见,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这种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完全按一个统一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怀,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评价就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萍.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李玉芳.多彩的学生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议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 下一篇:大学生创新能力制约因素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