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的新常态

时间:2022-09-11 09:14:52

首都经济的新常态

在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等不可持续问题、城市其他功能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等不协调问题、科技创新含量不高和竞争力不足问题的倒逼下,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旧常态被打破。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北京市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政策举措,将引导首都走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经济进入更有韧性的中速

增长阶段

近年来,北京市与OECD国家及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特大城市相类似,在服务业成为产业主导时,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出现放缓,并下拉经济增速。与此同时,经济抵御外部需求冲击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经济波动的幅度正在逐步收窄,对于就业的影响趋于弱化。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环境中,北京市服务业增长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7.5%左右,成为稳定经济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动力逐步由要素驱动转为效率驱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1.8万元,为十年前的3倍左右。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并没有造成经济发展步伐的放慢,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投资支撑由即期拉动转为

长期带动

即期拉动作用减弱既有外部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原因,也有提升投资社会效益,弥补原有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投资欠账,弱化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2013年投资率降至40.3%,连续八年波动下行。平均每增加1元投资可带动的GDP增加量由2007年的0.44下降到2013年的0.23。

投资更多集中于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改善运行软环境的领域,投资支撑经济的方式由原有的产业投资直接拉动短期经济增长,转为通过提升经济效率进而支撑经济的间接带动长期经济增长。同时,投资具有更大的可挖掘潜力,落实城市功能定位、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涌现大量投资机会。

消费引导作用持续增强

目前,北京市消费率已经达到6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至70%左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不断增强。随着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安全型转变,绿色、特色、便捷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带动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产业快速发展。消费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正在倒逼传统商业态和社区服务模式转型。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网络消费、信息消费高速发展,并持续释放消费潜力,近年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60%。

为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应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丰富消费产品及服务供给,解决高端消费供给不足的问题。前瞻谋划商业和社区服务发展,推动社区网购投送点等便民设施建设,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新业态。

产业发展高端化

高端产业的比重逐年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金融、信息、商务、科技四大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3左右。产业融合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近十年来,诸多新兴业态的企业已快速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规模企业。百度全球首个开放大数据引擎,京东商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小米、奇虎360、乐视等平台型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产业空间集聚趋势进一步显现,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占全市的增加值比重达到四成以上。产业发展更加集约,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由十年前的1.06吨标准煤、71.5立方米下降到2013年的0.42吨标准煤、18.7立方米。

但同时也要看到,北京正在步入商业竞争力难以爬升的瓶颈期。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空气质量恶化、居民平均通勤时间过长等问题,成为首都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需要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打造高精尖产业体系,以合理的节奏推动一般性产业的疏解和升级,提前规划产业退出后原有产业用地的明确用途,整体谋划产业进退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路径。

创新优势

转化为首都经济影响力

近年来,创新已成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最为重要的领域,是首都经济核心竞争优势的体现,是决定首都资源掌控力的关键因素。北京已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全国创新资源集聚中心,先行先试政策成为国内创新政策典范。前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促进形成新的产业链。如4G技术标准TD-LTE全产业链技术快速发展,第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完成初步设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自主品牌纯电动车等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提高了首都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原有的科技体制与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大刀阔斧改革科研体制,把应用性研究推向市场。提高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积极发展类似创新工厂、车库咖啡的民间创新主体。建立“普惠+平台”的支持方式,积极发展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设计交易所等市场化交易平台,完善高技术产业要素市场和发展环境。

由经济主导城市开发向经济服务城市发展转变

经济主导城市开发的局面发生了深刻转变,“单中心、摊大饼”式自然发展得到有效抑制,首都产业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经济在产业功能区集聚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发展所必需的辅助功能产业发展开始得到控制,已经明确不再增加普通高等教育建设规模,城六区不再增加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模,经济结构将更加合理。经济服务城市发展的理念在投资领域已经得到深刻体现,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市非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达到五成以上。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更加广泛,既满足了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需要,也培育形成了地铁运营管理、城市矿产、节能环保等新的新增长点,并向全国辐射。

环境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北京市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环境对于生产生活服务部门、流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分别由2005年的4.5、2.7上升至6.6、3.4,提升幅度分别为47%和28%。在生产业比重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凸显。根据中国300个城市绿色GDP指数研究,2013年北京绿色经济指数排在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首位,连续3年领先于上海、广州、深圳,每立方米水和气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273个城市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经济发展创造的财税收入有效转化为生态环境改善、城市运行环境改善的建设资金来源。2013年,用于节能环保的财政支出达到138.2亿元,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千亿元规模,经济支撑环境改善的格局正在形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

首都经济增长创造新空间

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看,纽约、伦敦、东京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大都市区域的支撑。北京的发展正在依托京津冀都市圈的支撑,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改变规模不经济现象。在构建京津冀全产业链的进程中,首都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延伸,产业互补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目前首都圈区域已成为首都农业和能源资源的重要保障;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北京输出到河北的技术合同位居全国第二,廊坊90%以上的科技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高效、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年引进技术项目和科技成果500多项;北京法人在京津设立产业的单位超过700余家;政策共享的效果正在体现,如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实施以来,通关时间平均节省20%-30%,通关成本较改革前降低1/3。

(作者单位: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部)

上一篇:五大领域特许经营向民资开放 下一篇:农业嘉年华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