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山洪灾害成因及防灾减灾对策

时间:2022-09-11 08:38:09

蒙阴县山洪灾害成因及防灾减灾对策

摘要 阐述了暴雨山洪灾害的概况,对蒙阴县山洪灾害的成因、防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应对山洪灾害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蒙阴县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以促进该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山洪灾害;成因;防灾减灾;问题;对策;山东蒙阴

中图分类号 X43;P426.6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48-02

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因位于山东省第二高峰蒙山之阴而得名。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岭起伏,层峦叠嶂。荒山占总面积的57%,丘陵占37%,平原洼地仅占6%。蒙阴县境内中小沟河众多,依地势特点分别向中部东汶河、东北部梓河、东南部蒙河汇流,均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10 km以上的支流25条,5~10 km的支流44条,均属季节性河流,源短流急,旱季断流,雨季遇暴雨则水位暴涨,径流量大,引发山洪泛滥。

蒙阴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半年干燥少雨,下半年湿润多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6—8月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5%,河水量迅猛增加,是山洪灾害多发季节。近年来,山洪灾害破坏山区基础设施,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当前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制定科学的防洪避洪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灾害,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概况

蒙阴县山洪灾害发生频繁,平均每2.5年一遇。蒙阴县境内洪水主要发生在6—9月,暴雨山洪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且山洪来势凶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危害大。蒙阴县山区洪涝灾害频繁,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暴雨山洪出现频率高,季节性强。蒙阴县境内洪水一般发生在6—9月,其最大洪量发生时间大多数集中在7、8月。且单峰出现较多,峰形尖瘦,一次洪水过程1~5 d,短的甚至不足1 d。中小河流洪水在3—9月均有可能发生,10—11月也偶有发生。②暴雨山洪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蒙阴县山地丘陵和岗地占到国土面积的94%,山丘区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从而导致山洪灾害暴发。③山洪来势凶猛,成灾快。山区山高坡陡,溪河较多,山洪汇流较快,上千条山沟溪流汇集的洪水来势凶猛,几个小时即可成灾。④山洪破坏性强,危害大。山洪易造成河道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受淹、河堤冲毁、良田被毁等[1-2],且山洪灾害一旦造成破坏,灾区生产力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恢复。

2 山洪灾害成因

2.1 暴雨频发

蒙阴县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暴雨最早的出现在4月,1964年4月3日降水量为52.9 mm;最晚的出现在11月,2003年11月7日降水量为71.4 mm。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70年7月23日,日降水量为339.4 mm。1963年7月18日,蒙阴县南部降特大暴雨,一般降雨量300~350 mm,诱发山洪暴发,石家水营、前城等8个大队受灾严重。倒塌房屋54间,淹死37人。

2.2 地形地貌特殊

蒙阴县山区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阶梯式的地势水平梯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陡坡,对暴雨的分布和洪水组合汇流影响显著。特别是山地面积比例大,高差起伏大,易为夏季暖湿气流提升形云致雨,增加近锋坡面的降水强度和时间,从而引起长时间高强度降雨,导致灾害发生[3]。

2.3 土壤结构复杂

多数山峰岩石,表面支离破碎,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汇流时间短,受地形、水流切割作用明显,容易形成具备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较易导致山洪暴发[4]。

2.4 现有防洪工程年久失修,老化严重

蒙阴县现有1 092座塘坝,曾经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但因建设标准不高,年久失修,蓄水能力降低,安全隐患较大。此外,山区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隐患得不到解决,多数塘坝存在问题,多数河道未设河堤。

2.5 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萎缩

山洪的发生常伴随山体滑坡,大量泥沙淤积,导致河道泄洪能力萎缩。此外,人们在河道边任意乱倒、乱建,在河道中大量种植树木,导致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下降。

3 防御现状

成立山洪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在县防办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为防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洪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5]。对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应对措施、灾民救助等做出详细规定,为防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大、中、小型水库多次进行除险加固,植树造林4.27万hm2,整治泥石流、滑坡51处,地质灾害监测点14处,这些措施的实施在防灾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宣传工作初见成效,蒙阴县广泛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科学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逾22 530份,提高了受灾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避免多起人员伤亡事故。居住在不稳定山体和陡坡下的居民搬迁避让已经开始。

4 防御存在的问题

4.1 防治责任未落到实处

乡(镇)、村两级防治部门为临时性机构,且人员调动频繁,小型工程、易发灾害监测点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值守。

4.2 监测体系尚未健全,监测手段较落后

目前在全县开展山洪灾害监测工作还有很大难度,仅有的雨量站、地质灾害监测点覆盖范围过小、过窄。重大灾害隐患点尚未达到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专业化的动态监测和管理体系;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体系尚未健全[6]。

4.3 防灾工程标准低,老化、退化严重

90%以上的塘坝存在不同程度病险和隐患;大部分小型河道缺乏统一规划,防汛标准低,经常出现漫堤现象。

4.4 防治资金缺乏

由于没有大量、可靠的资金来源,导致必要的监测、通讯、交通、信息传输设备缺乏,监测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一些危害严重的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治理,搬迁避让工作、塘坝除险加固工作进展缓慢,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

4.5 防灾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群众对防治工作缺乏有效的自救与互救意识,应急能力不强。

5 防灾减灾对策

防治山洪灾害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防灾减灾原则,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从建设与发展、生态与环保、防洪与兴利等方面入手,做好整体规划和安排,搞好综合管理和治理。

5.1 强化防洪责任管理

责任落实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所在,小型工程、易发灾害监测点应有专职工作人员值守并且签订安全责任状。

5.2 提高预报预测水平

加强部门合作,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制度[7]。

5.3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和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积极推进预案建设和演练,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研讨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减灾救灾财政投入力度,强化预防预警,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及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8]。

6 参考文献

[1] 梁启军,郭淑云.铁力市山洪灾害状况及防御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135.

[2] 郭霖,刘清志,张英.胶南市山洪灾害非工程防御监测预警系统开发[J].价值工程,2012(26):114-116.

[3] 朱秀红.五莲县山洪灾害现状、成因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1(12):128-129,146.

[4] 朱秀红,姚文军,徐瑞利,等.五莲县山洪灾害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C]//S12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与服务.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12:3.

[5] 程龙仓.蓝田山洪地质灾害调查与对策[J].陕西水利,2012(3):144-145.

[6] 卢翔.湖南省山洪灾害成因分析[J].人民长江,2003(6):52-54.

[7] 庞道沐.山洪灾害防治成为防汛抗灾的突出问题—湖南近年防治山洪灾害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政报,2002(24):31-32.

[8] 管国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分流与应对策略[C]//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武汉:武汉区域气象中心、湖北省气象学会,2008:7.

上一篇:旱作节水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蚱蝉人工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