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蝉人工养殖技术

时间:2022-06-24 09:35:40

蚱蝉人工养殖技术

摘要 介绍蚱蝉的生活习性,总结蚱蝉的养殖、采收技术,以为蚱蝉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蚱蝉;人工养殖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S88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64-01

蚱蝉,俗称“知了”,在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其末龄若虫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接近60%,而脂肪仅为10%左右[1],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肴。蝉除了具有食用价值以外,还具有药用价值。由于生存环境恶化、人为滥捕等因素的影响,野生蚱蝉的数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导致市场售价不断上升,因此人工养殖蚱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具有成本低、技术难度不高等很多优势。据统计,养殖蚱蝉能产卵块约2 000只/m2,收入200~600元/m2;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前提下,每1 hm2农田养蝉750 m2,收入逾30万元,效益可观[2]。

1 生活习性

蚱蝉属昆虫纲同翅目蝉科,为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生长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7月下旬,后,雌成虫开始产卵,一般产在直径5 mm左右的枝梢。产卵时,用产卵器在枝条上刺出很多0.5~1.0 cm深的倾斜卵室,一个卵室产6~8粒受精卵,卵越冬后6月开始孵化,若虫落到地面上,随即潜入土中,通过吸食植物根的汁液获取营养,若虫在土中一般生活3~5年,甚至更长,直至末龄幼虫钻出地面,爬上附近杂草、树木等,最终停留在枝叶、树皮,蜕皮羽化为成虫。羽化20 d后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出现在6月底至8月下旬,并逐渐进入产卵末期。

2 蚱蝉人工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蚱蝉主要应抓好种源获取、场地选择、保护措施等。半自然条件下养殖蚱蝉是目前最成功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投入少,养殖风险低;二是根据蝉的自然生活习性科学养殖,仅进行较小的防护,养殖技术简单,易于操作推广[3]。

2.1 种源获取和保存

对于种卵的获取主要有2条途径:一是在自然条件下采集野生蝉卵,树密蝉多的场所最理想,可选取一至二年生枯枝条,一般干枯枝条呈扁平状、皮下木质部大量乳白色椭圆形卵的即是。采集种卵后,室外保存即可,同时注意下雪保温和防止其他动物的破坏。二是购买养殖基地的卵枝[3-4]。

2.2 卵的孵化和殖种

在长、宽、高分别为80、40、20 cm的塑料盒底部铺约7 cm厚的细干沙,30~32 ℃温度条件下,将成捆的卵枝放在盒上,用小喷雾器连续喷水,使卵枝条周围湿度较高。在此过程中,经常检查卵的孵化情况,当有若虫孵化时,将枝条连同细沙一起放在养殖场。6—7月或9—10月殖种。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约1 m,挖三角、环、方、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的30~50 cm深的窄沟。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4]。

从卵发育成若虫,蚱蝉要在地下生长2年,约3个冬夏:第1年6月开始生长,眼睛、全身为乳白色;第2年全身颜色加深,眼睛为粉红色;第3年若虫成熟,此时身体褐色,眼睛黑灰色,平均210只/kg[4]。第1、2、3年的体重分别约达到1.0、3.0、4.5~5.0 g。

2.3 选择场地、树种

寄主树种对蚱蝉的产量会造成影响,养殖过程中要求选择生长茂盛、根系发达、汁液较多的树种,如杨、柳树、桐树或老果园中的苹果、桃树、梨树等。场地土壤要求不板结、不沙化,且疏松湿润,没有蚂蚁,以壤土为好。另外,上年蚱蝉较多的地方也可以做埋殖卵枝的场地[5]。

2.4 管理

主要是做好防疫。出土后的若虫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蛇、麻雀,螳螂等都喜食若虫,同时还要预防白僵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卵期和蝉蚁的天敌主要是红色小花蝽、蚂蚁,用强氯精、DDVP等进行土壤处理或用强氨精100倍液浸洗具、卵枝[6]。

2.5 蚱蝉的采收

2.5.1 蝉蜕采收。蝉蜕为蚱蝉若虫在羽化时所脱落后干燥的皮壳。夏、秋季在树林的树上或地面捡取,去净泥沙、杂质、晒干即为中药——蝉蜕[7-9]。

2.5.2 末龄若虫的采收。在6—8月雨后土地湿软时,蚱蝉若虫用锯齿状的一对前足挖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做短期运动,然后攀缘到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脱壳。第2天4:00—6:00羽化为蝉。18:00—24:00在出土后尚未羽化之前,可用宽透明胶带缠绕树干使其无法爬到高处,便于采集。洗去泥沙后用冰箱冷冻保存[4]。

3 参考文献

[1] 徐雨晗.开发养殖蚱蝉前景好[J].北京农业,2004(7):27.

[2] 向前.蚱蝉的人工养殖[J].农家参谋,2004(5):5.

[3] 董利萍,李瑞霞,李玉林.林下半自然养殖金蝉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07(17):42.

[4] 王坚毅.蚱蝉的人工养殖和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3(3):10-11.

[5] 张洪钦,董延涛.蚱蝉养殖技术四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2001(9):34.

[6] 孙居祥,赵保立,刘现垒.蚱蝉及其人工养殖[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7):13-15.

[7] 覃西明.蚱蝉人工养殖技术[J].农家顾问,2008(9):23-24.

[8] 胡忠朗,韩崇选,施德祥,等.蚱蝉生物学习性初步观察[J].陕西林业科技,1990(3):43-48.

[9] 宋月芹,董钧锋,王锦锦,等.不同环境因素对蚱蝉卵孵化影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299-3301.

上一篇:蒙阴县山洪灾害成因及防灾减灾对策 下一篇:美洲鲥鱼苗种运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