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新课程

时间:2022-09-11 08:29:43

思考新课程

摘要:本文旨在对新课程实施中颇有感触的几个问题,诸如关于爱,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以及校本教育研究等作一剖析,以指导自己新课程的实际操作。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成性;校本教育研究

新课程业已实施了多年。多年来,由最初的激情四射,渐渐趋于成熟,趋于理性。然而,这并不就意味着像某些人说得那样,新课程走不下去了,新课程基本失败了。事实上,新课程正处于一个反思,一个有可能突飞猛进的酝酿阶段。请谨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那么,在哪些方面,新课程正在“深水作业”呢?

一、 关于爱,旧话重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如斯说。在这里,孔子的所谓“仁即爱人”活脱脱呈现――教育的最大秘诀便是爱。

爱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理性化,更情义化,因而显得更加科学化。能爱、敢爱、更要会爱。桂贤娣老师的“因生给爱十法”便爱之得法,很有特色:“体弱生爱在关心,残疾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耐心,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个性生爱在尊重,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鞭策,后进生爱在赏识。”

同时,爱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困难,更加无力又无奈。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个“心身耗竭综合症”,简称BS(burn out syndrom),并对BS做出解释:“它是一种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以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症,并且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

不可否认,教育环境复杂多变,教育现象层出不穷,加之繁重的工作,纷至沓来的无限责任,均使教师的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导致“心身耗竭综合症”的出现。或许,这就是一些教师出现偏激行为的深层原因吧。确实,我们的社会给教师的关爱太过吝啬,尤其是农村教育,更是如此,这也不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所能改变的。

抛开这些不言,就教育教学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经验问题,一个技术问题,而首要的是如何真正走进众多学生心灵中去,如何为学生服务,如何与学生打成一片。一句话,如何去爱学生的问题。尽管教师职业去个性化很强,极易消耗心理能量。但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如此,教育的本质不容出现偏差。因此,“爱”作为教育的代名词,不应由“迁怒”而来,不能情绪化,更不能太过制度化、程序化。只能比天空更广阔,比海洋更深沉,比飞鸟更自由。

新课程中,彻底解读“爱”,定位“爱”,无疑是相当重要的。重新尝试去爱已成许多老师在转变观念中自觉不自觉的行为,而这,本来不应成为问题,但在特定时期,却成了“疑难杂症”,不解决这个问题,新课程不可能走好、走远。

二、 聚焦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所谓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活性问题,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随机事件。它更是指思维碰撞中的“火花”,多数情况下,这朵“火花”自生自灭,甚至“掐而灭之”。但新课程看重它,关注它,视之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但生成是等不来的,也不是不等自来的。有时,生成在意料之中,有时,又在意料之外。实际问题可以引发生成,挑战问题可以引发生成,自由感悟,小组讨论可以引发生成,甚至作业解答也可引发生成……

因而,生成教学允许节外生枝,可以见风使舵,顺水推舟,甚至渴望锦上添化,点石成金;但生成教学不能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也不能被动招架,一味应付,更不可以改弦更调,脱离文本,远离重点,背离目标。

面对生成,在于教者的即时把握,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开发,更在于教师“功夫在诗外”的预设。从此意义上讲,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新课程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总之,生成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独特风景,具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而也正是生成教学,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此创新,如此美丽。

三、 尝试校本教育行动研究

北京八中教师王钦虞说:“教无德则垮,教有德则成;有德而无学则陋,有德又有学则精;有学而无研则浅,有学又有研则深;有研而无创则僵,有研又有创则新,有创而无述则空,有创又有述则丰。德、学、研、创、述、成就美师之道也。”

对于相当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而言,不是缺乏经验,而是缺乏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究行为。但是,搞大课题,既无时间、精力,从根本上说也未必有那个条件、实力。但着眼于校本、班级、个人教学等的教育行动研究则不然,它可以从日常教学活动入手,起点低,但绝不俗;实用,而绝不浮华,所以可谓简、便、效、廉也。

下面举一例,以示其实用。

“关于课堂中的吵闹情景”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课堂吵闹情境分析:

1.对学生吵闹的表现分析

(1) 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吵闹”。

(2) 哪些同学在吵闹。

(3) 当学生吵闹时,他们正在做什么?

(4) 他们吵闹是参与讨论还是别的事情;

2.对学生吵闹的解释及原因分析:

(1) 积极方面:

① 课堂气氛的民主与宽松;② 思维的活跃;③ 表达与交流的愿望;④ 多向交流的汇集;⑤ 参与意识;⑥ 个体发展需求的呼声;⑦ 表现的欲望和情感的流露。

(2) 消极方向:

① 纪律问题;② 课堂管理问题;③ 非学习活动;④ 课程安排不当;⑤ 捣乱。

(3) 其它方面:

课堂某一阶段的表现等。

三、 我的态度与做法:

1.我的基本态度;2.我的常规作法;3.我的态度和作法所反映的教育理念;4.我与他人的同与异。

四、 从理论论著中收集到的有关学术观点:

1.有关课堂气氛:

① 支持型气氛;② 防卫型气氛。

2.有关教师领导方式:

① 专制型;② 放任型;③ 民主型

从以上案例来分析,校本教育行动研究,实质是一种小课题研究,它更多采用一种“叙述式”的表达,一般不呈现为论文或专著。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教研的畏难情绪,特别有利于解决本校、本班、个人教学等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新课程进一步的实施和推进。随着这种研究的不断拓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一点一滴做起,多角度、多视点看待教育现象中最最普通、最最日常不过的教学事件,与专家教授博大精深的理论研究相呼应,从而在教育荒漠中建起一片片绿洲,实现教育生态的最大效益。

由新课程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与之相伴的思考、探索也如影随形。各地在新课程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感人至深的教学事例,一再地表明,新课程无疑能还教育之本来面目。适逢其时,幸甚、幸甚!

上一篇:探究实验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