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9-11 08:12:21

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当代社会环境之下,中职卫生类学生缺乏患者所需人文关怀能力。为此,将临床实践与人文关怀理论体系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患者心理与需求。以科学有效管理模式与培训方法为基础,提升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程度,为护患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提供良好条件,为学生专业能力深入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内科护理教学 人文关怀能力 实践

护理人文关怀特指护理工作者服务于患者的才能与本领,是评定综合护理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著名医学研究学家Waston院士曾明确指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实践的核心。护理人文关怀是充满爱心的人性互动,具有帮助他人达到社会文化上生理与心理健康的作用。至今为止,护理界普遍将人文关怀定义为三层涵义:第一,护理行为。护士照顾患者,必须采用合理的护理行为,满足患者需求;第二,关爱行为。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工程中,支出关爱情感;第三,谨慎态度。对自身行为负责。因此,如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成为了当前医学教育普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人文关怀教育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授课老师在内科护理学第一节课中,应用具体、生动的语言与丰富的表情,加上极具感染力的临床实例,为学生详细介绍内科护理学习方法和学习特点。提前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主动向学生提供联系方式,使全体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喜欢上内科护理学。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内提前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沟通,联络师生感情,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多谈论学生感兴趣话题,课下以朋友身份多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态,以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三)管理与理解相结合

现代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具有孤僻、独尊心态、依赖心强等特点。对此,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给予学生信任。在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前提下,严格要求学生,并亲临指导、监督;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做到管理、理解之间有机结合。

二、在课堂中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一)先做人再做事

教师在内科护理学各章节教学过程中,可带入先进实例,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例如,肺炎病人的护理这一节课可以将世界名著《最后一片叶子》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体会人道利他价值观。

(二)以学生为中心

内科护理教学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多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思考,通过自身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比如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教学中,除教导学生常规护理内容之外,追加部分内容:“当呼吸衰竭患者是在座各位的亲人,你们会如何进行护理。”学生通过这种情景模拟,容易体会到病人家属心中那份急切与期盼心情,这种心情一旦埋进心中,不需多久便会成长壮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仁爱”之心获得升华。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经验与体验为出发点,结合专业知识与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眼、手、脑相结合,鼓励学生放飞心灵,亲身体验。在视听感受中,通过亲身经历或媒体教学,激发学生人文关怀情感。例如,为学生播放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教学录像,当画面出现患者表情痛苦与患者家属哭泣时,示意学生安静、肃穆,并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提升学生对患者人性关爱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活力,促进师生、学生之间交流有效进行,对培养学生之间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呼吸系统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案例,为小组提供高仿真模拟人作为学习道具,将小组讨论与个案分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

3.个性化教学实验。教学实验服务于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人文关怀精神是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例如,在高血压健康宣教课中,让教师扮演高血压患者,使学生对教师实行健康宣教。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沟通,并注意学生宣教用词,提醒学生尽量使用平和、婉转词汇。

(四)规范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标准

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添加到内科护理学课程评价体系中,具体评价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临床个体案例报告、小组合作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全面考核学生健康教育能力、情感交流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医德修养综合素质水平。

三、实践效果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均反映在课堂中所学知识能顺利运用到实习活动中,二者联系紧密。学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与沟通技巧,使患者感受到轻松、自然的护理氛围,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带教老师也对学生礼貌、和蔼的态度赞不绝口。实习结束后,学生均提交3份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报告,课程教师通过仔细阅读发现学生在工作中能切实做到为患者着想,并将人文关怀理念贯彻到护理全过程之中。

四、结束语

人文关怀将“以人文本”理念充分体现在专业护理过程中。内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能够加深学生对内科护理过程的理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优质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诗尧,肖适崎,范玲,等.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30(1):9-12.

[2]蔡英杰,史,宋英茜,等.从临床教师视角分析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2015,30(15):79-81.

[3]孙曙青,朱碧华,曹梅娟,等.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3):190-192.

上一篇:动态生成性理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